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0977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本壮介 寻求新的普遍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时代 趁筑T一me +Arch一tecture2005/6栩燕橄丫A N GXi一wei寻求“新的普谊性”膝本壮介访谈录Se ar chingf ora“Ne wUnive r s alit y”:AnInterviewwithSouFU jlMO下O摘一文章通过访谈的形式介绍了藤本壮介的六件建筑设计作品.试圈展示藤本独特的建筑设计手法和思考过程。关.何“弱建筑“系统设计建筑空间的趣味性新的普遮性意念归零ABST R ACT即in t e闹即ingw油SouFU JI冈C印0.thisar ticleintr oduc e s6 desi即w or l so fh一ma ndt rle s

2、to6ndo utFU jIMQrO5 sPe cialtac ticsandth.nk.ngPr oc e s s一na陀h晚c tur a lde sign.KEY 丫 丫OR D S“VVe ak Arehlteetur e,SystemDe sign.Inte r e stof Areh ite cturalSPa e e.NewUn一v ers allt yIde aR ese t ting中口分类号:C969(313):TUZ:TU一86文傲标识码:C文.绷号:10 05一684X(20 05)0 6一0 084一06., ,蕊本壮介 l 出生于!, 7 1年.在他开始学习建筑的时

3、候.有很多标志 .时代结束的事情发生。冷战的结束,日本泡沫经济的结束.他是 否能够成为日本新建筑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成为一个新的坐标原点呢7在每次建筑创作时意念 归.的膝本壮介,不招要象伊东丰雄(Toyolto)和青木潭(Ju nAo陌)t 2 一样背负解放建筑的使命.他轻松上阵.在日本的建筑界斩获无数大奖,如一顺新星飞速升起越来越多的人, 到了他翔眼的光芒.本文中.如何面对建筑家前辈“、“汇报方案的表现形式“、“创作的原点等一系列设问想必也是读者们所关心的问题。与大师们的平等对话么?藤本我渴望和大师们通过作品寻找接点。我认为与其和大师们从正面文锋不如从侧面寻找机会。针对他们的作品.不用急于表白

4、.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答案通过作品反映出来。我认为如果不这样去做 的话.很难和大师们形成文流。3汇报方本的农现形式杨:您在汇报方案时经常使用的技巧是什么,我注意到 您在作品文章中都有可爱的图解说明.简单而有说服 力。这种省却文字运用视觉的手法,配合紊模型或者仅仅一张折纸.就阐明了设计意图是否这种简洁的方式更能捕捉人心?您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呢7藤本:我总在努力使用新的造型、形状来进 行表现. 有时用模型.有时用图解说明。我认为自己使想法成形的能力还不错尽管最终提文的大多是平面或立面.但表现形式方面是否新颗独特.一直是我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我能够在最后阶段把自己发散 的思维概括起来.这种能力也算

5、得上是我的有力武器。2如何.对. 筑众, .杨(杨熹徽)膝本先生建筑设计的创新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我想通过本次访谈对于您具体把握建筑形体的手法和如何在竟赛中取胜进行了解。首先能否谈谈您作为年轻的建筑师如何面对建筑界的前辈泰斗7藤本:我有意忽略这些人的存在,从一个更加长远的眼光去若待自己与这些前辈们的竟争。前辈们既有的想法、当代建筑的流行趋势等问题.从来都不是我考虑的范畴。我甘经说过,特别粤欢柯布西耶.但这并不意 味.我要走他的老路.我只是通过柯布西耶的作品在思考如何创造出柯布般其有,撼力 的作品。我关注粉比我年长一代的建筑师们.粉若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创作。但我用更多的时间来和自己对话。杨:您参加

6、过下O丁O出版举办的未来建筑座谈会r众多新老建筑师们相聚一堂之前您期待过4创作的. 点杨:您怎样开始考虑新项目7从二维平面入手2还是三维立体的.全方位捕捉空间的感觉7藤本:我做设计没有仅从平面切入的习惯。我经常设想 自己t身于项目之中.通过想象能够看到的场景画各种草图.平面也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去理解空间.我不把设计的作品作为一种单纯 的物体(。炳ec t )来看待,而是去考虑空间的形成.营建的方法。我心里总有一种渴望创造新的空间。杨:从营建的手法开始考虑建筑物的过程和畏研吾先生很像。藤本:从技术层面上来讲 我们有相似之处。但我想从更加根本的地 方入手. 从一种更加包容的 角度。比如针对传统

7、建筑的柱子和楼板 我设计了盛层建筑(N日o us eP侧ec t )(图2.3)。让建筑物自己去说明成形的表现方式更具说服力。概括而言我一直在探索让建筑物成 为建筑物的途径。杨:这应该算是一种系统的建构手法。建筑物的空间往往要 受到结构 的影 响.建造方法的不同也使得时代班筑Time +Areh一te etur e2 00 516.写空间产生变化。膝本系统化的探索.听起来生硬.有卖弄技术的嫌疑我所追求的系统化建筑设计更员活自由.如* 森县立共术馆设计竟赛参赛方案 图4 . 5).从系统化的角度来讲,该作品应该算是一个其有完整意义的设计.我提议一种新的共术作品展示系统.和已有的美术馆“系统“完全

8、不同。杨:您设计的外部和内部竟然没有区分,连续曲折但并不! 文的幼璧也别具特色.这能够让人感受到以往共术馆设计中没有的趣味.大多数人则主耍考虑功能分区等“传统做法“ 。膝本刚开始做方案时没有多想.每天都是不 同的阶段性草案和不断的自我反省。突然有一天突发员感:与其去做 建筑.不如提出一种崭新的展示关系来影响建筑.就是你所说的“系统“ 。我非常喜欢也比较植长 发现 建筑中的秩序。S二筑杨:关于论文中弱建筑“的概念.我有两个问题请教:首先“弱“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7从宇面上理解比较抽象.弱的程度如何衡,?是否很感性,因人而异.随主观态度 改变而不同7另外“弱建筑如果是表示建筑物内外的各种关系的话.“

9、弱是否反而是在暗示一种强有力的关系7人与人之间的个体距离,也可以认为是因为关系的确立而决定的.说人际 关系“亲密无间“不就是这个意思么7是 否是 关系决定距离?对于您的作品我感觉更多的是超越距离这种简单关系之上的更加具有旅祖性的关系的,组.蕊本:正如你所宫我花更多的时间来摸索向人们展现一个全新的处理相互间关系的方式.引导人们如何 去接触彼此.由人际关系的改变带来建筑空间的改变.让人们在其中可 以忽略.距离感“.这就是我在空间上所追求的感觉.我还,经想过.在空 间里面多给人们一 些选择的机会.只是播求安全舒适的空间是不够的,在这种安定的空间里.为了促进人们之间的文流.应该多些可选性 。不能把建筑

10、的功能强加于人.在同样的空间里面,有些人姗要 紧密.而有些人则希望保持距离.这时候的空间就应该其备“可选性“。我放弃了建筑中强加于人的功能界定.我自称 这种设夕二二公.口.曰 . .,.口,. ., .、户, 氏.计退让行为为弱建筑“ 。杨:这种手 法是否更加其有“包容性“7膝本:这种建筑概念很难 用语言表述。我认为“包容性建筑其有两层含义:第一种包容是不设计.一切顺其自然其结果典有包容性.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做法缺少了乐趣.比如说就地形而言.可能平坦的荃地更好去发挥,但是我认为地势上的起伏往往增加创造趣味空间的可能性.而在平盆的土地上创造出“起伏“就更显然是一种空间的创造了.我所认为的真正的“包

11、容性“.不是奄无作为地给予平面空间而应该挖掘大地中落蔽的潜能,立体地展开空间的创造。盛层建筑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不平坦的建筑空间中充瀚了各种契机。我渴且这种场所的出现。不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强加于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一种其有员活性的建筑棋式。杨:您 多长 时间汇报一次方案7业主的反映如何7藤本:大概两个月一次。主要因为设计费较低.经济上不允许频繁的接触。我在两个月中可以进行各类的尝试。上来就讲新样式没有说服力只有在尝试了多种可能性以后.挑选出来的方案才能够捕捉业主的心。针对住宅而言直接提出一个“家“的原型效果更好.对根源的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地 引起业 主的共鸣.比如丁住宅 图6一1 1),个人空

12、间,公共空间是一个整体,象洞窟一样没有任何约束.甚至连厕所的境限也没有明确的区分,这就是该项目的设计原型。通过模糊空间功能,给住户提供“可选性“。虽然建筑面积不大.但有“移步易景的效果.空间也显得宽敞。另外.为了让业主满意除了考虑“趣味性“可选性“之外,还要兼备“舒适性“。众多要紊统一协调以后.项目本身也就容易运作了。杨如何感动业主?藤本:首先要自己特别喜欢然后业主才有可能被感动。交流的时候.模型是个好工具.空间形象具体.业主思维容易被带动, 可 以跟着我一起展开联想.碰扭出更多“好主意一。6一,丁住宅旧日T住宅平面6一9 THous e旧1IT Hou灭P(a n二筑的好处杨:您的作品处处体

13、现自己的主张。当您的设计和业主发生矛后的时候.哪方优先呢?藤本:我往 往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放在前面考虑。业主的要求虽然需要褥到薄,.但是并不是决定性条件。比如设计医院时.我总想“更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7设计住宅时.我总想“更适合居住的方案是什么7开始找不到答案也无所谓,只要花时间来思考.思维就会慢慢浮现.逐渐成型。经过加工后向业主汇报仔细说明思考的过程.这样一来往往业主非常乐意接受。7系统设计杨:您的作品容易让我联 想起L EG O玩具 。您如何摸索建筑设计中的系统创造7藤本:L EGO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 的.每一块可以时代 趁筑T!me+Arehlte ctur e2 00 516.7分褥很清

14、楚,但是我希且自己的设计作品中的组成部分不耍分得那么清楚。不知道 这样说是不是让大家感到困感?我担心很多人理解不了“弱建筑“概念.以为我很消极呢?杨:中文里有“以退为进.的说法.和您的概念相似。所 以只要 您能够向业主展现建设性提议,没有人会认为您消极。藤本:那我就放心了。带来空 间的未知感和期待感,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慈本趣味空间应该宫于变化.但是决不能杂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为人们设计未知的空间.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但是“宫于变化的空间“并不好掌握.往 往很难达 到预期的效果。二筑空间的. 味性杨:请您介绍些作品。慈本:刚才提到了T住宅.平面上是连续不可分的.动画也许更能够清晰地表现我们设

15、计上关于每个房间收放的反复.好像一个生命体。房间面积的调整贯穿设计过程始终,给你粉到的是变化后的最终形态.分离但不分隔遥遥相连,最终成就了一种崭新的建造形式。和你刚才所讲的L EGO系统相比,有吻合的部分.但也不尽 相同。再 粉伊达养护中心宿舍图!2一!6 ).我让它产生橄小的摇摆.斌予积极变化的平面。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操作使空间变得有趣。杨:我研究的“儿t 游戏环境“的理论中有仙田满先生总结的“游戏场所 七原则“阎,空间宫于变化是使空间趣味化的条件之一。光线、视线.流线的变化.,.断的,班性杨:您在做设计的时候是否总会避开前人们走过的光明大路,探索一条自己的路,藤本:自己的路也许会有光明大道一

16、样的终点.也许我还能找到一条更具普遮性的真理。我自信.我以此 为乐以此为动力.这种追求“新的普迫性“的乐趣对我而言,就是我的建筑设计的生命.当然这存在很大风险,一步迈错.就有可能陷入杂乱不堪的境地.所以正确的计算变褥尤为,要.多角形方案中的角度.单独来若可能难以理解,但是皿身于整体的语瑰当中.就不难明白了。为了发现这样的“新的普遮性“我和事务所的员工总是坚持不懈地推敲.不断地尝试.想耍其体推行的计划7藤本:就像我在20 05年第8期的 析建筑护冲所讲的.我感觉 到有新的建筑样式即将证 生.而我则希望成为其创造者.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中的领跑人物,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只好每天不断努力。杨:您并不跟随流行,您创造流行。藤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能够吸引大家加入,令人心情愉快。杨:我感觉到藤本先生的积极.您是否特别乐观7碰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也决不妥协么?藤本:相当乐观!只要创断.就有希扭.作品成型后反思的时候,有成功.也有失败.于是就又有了再修整付诸实践的冲动.而这一系列的反复本身就充满了乐趣。我经常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