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建言高龄电梯强制体检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0962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3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心市民建言高龄电梯强制体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心市民建言高龄电梯强制体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心市民建言高龄电梯强制体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文明创建督查组暗访省人民医院 排队挂号 10 分钟 本报讯(记者舒翔宇)患者最头疼挂号排长队, 省人民医院窗口全开缩短排队时间。 昨天,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李述永带领市文明建设督查组暗访武昌区, 重点考察网吧吸烟、 路口交通、 窗口行业。在人民医院内, 文明宣传氛围浓厚, 患者文明就医。 医院负责人介绍, 为解决医患停车问题, 目前要求医院职工车辆停于院外指定处, 保证医院停车位全部用于就医车辆。 之前, 随着4号线开通, 前来就医的市民增多, 门诊挂号常现大排长龙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医院加开服务窗口,原先至少排队15分钟,现今在 10分钟内即可。位于和平大道的银玲网吧、万星达网吧内均有

2、吸烟现象,银玲网吧前台工作人员也在吸烟。督查组要求, 网吧吸烟问题定要严肃整治, 首先要抓好管理者,网管要加强网吧内巡视,及时劝阻吸烟等不文明问题。户部巷风情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浓厚, 但垃圾箱漏水问题, 导致路面有污水, 督查组建议更换不漏水的垃圾桶。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2015年10月27日星期二 责编 丁宣美编 王晔晖A02要闻先锋榜施 敏 江岸区西马街江汉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英雄榜伍明生 青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执法督查大队 副大队长 好人榜刘志耀 武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 侯立新武汉立新中医院院长 诚信榜庄丹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孝心榜曾祥元 汉阳区鹦鹉街瓜堤社区居民

3、创业创新榜杨晓峰 武汉校导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靖德喜 武汉达鑫源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志愿服务榜余进文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辅导员, 武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宋忠桥武汉精英美发中心负责人10月份时代楷模为武汉制造 “ 把脉” 中日韩工程院士在汉举行 “ 圆桌会议” 本报讯(记者朱佳琦 通讯员陶虹)武汉作为我国工业大市,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如何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昨悉,11月23日, 第18届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暨先进制造国际研讨会在花山生态新城举办, 届时 “武汉制造2025” 行动计划院士专家咨询会将 “把脉” 武汉制造企业。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为三国工程院科技专家、企业家研究

4、解决三国共同关注的工程及技术问题提供交流平台, 每年举行一次, 由三国工程院轮流在各自国家主办。此届为何钟情武汉?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中心副秘书长、 市科协巡视员张太玲介绍, 这表明中国工程院对武汉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将起的引领作用作了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武汉市作为主办方, 将通过召开这次会议, 掌握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 学习吸收先进制造经验和技术, 推动武汉产业转型升级, 顺利实现 “武汉制造2025” 战略目标和工业万亿倍增目标。据了解,会议将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借鉴日本、 韩国在先进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本报讯(记者朱凯)昨起, 武汉晨报受武汉市政府委托

5、,征集市民对明年 “十件实事”的意见和建议。征集首日,百余名热心市民、 网友积极建言, 两位多年来关注并积极参与政府十件实事征集活动的“达人”均在第一时间提出了建议。盼建 “ 绿色站台”为乘客添荫 “布衣参事” 胡全志昨天呼吁: 优化提升市区公交站台建设和维护标准, “让武汉每一座公交站台都有绿荫” 。他说,主、 次干道上不少站台没有绿荫, 夏天候车乘客非常难受。胡全志建议在2016年十件实事计划中,结合地铁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等交通提升措施, 有计划地开展市区公交站台提档升级,首批在市区主、次干道上打造(建设 、改造)一批(约 500个)标准化、 港湾式、 绿景式、 无渍水、 无障碍样板公交站

6、台并逐步推广, 使我市主干道公交站台成为名副其实的 “绿色站台” 。同时, 他还建议以地铁规划为导向, 按照地铁站布局配套进行永久性公交站无缝对接。望对 “ 高龄”电梯普查检修 另一位积极建言的热心市民胡希龄提出了两条与安全相关的建议。他说, 武汉不少住房电梯逼近或超过1518年的一般使用期限, 超期运行的电梯安全隐患很大, 仅靠修修补补、 换换零件,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议明年市政府考虑对 “高龄” 电梯进行普查和强制检修; 建议相关部门要组织物业、 社区及居委会, 对空调室外机三角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喷防锈漆排除安全隐患, 对超使用年限的强制更换。【 建言集萃】市民张先生:希望政府把农

7、村通公交车的道路加宽。 网友“德德”:原有盲道欠缺多,要花大力气进行整治。 网友“夏日么么茶”:武汉街头自助图书馆设施建设还是 偏少,希望能把这项政策继续落实下去。 网友“闲风野影”:50年代的红房子,里面的地板层已剥 落,瓦顶漏雨,管道也已朽坏,迫切希望政府对老房子进行检 修改造。 网友“我自陶陶”:市民为十件实事提建议可能会考虑得 不十分周全,市政府在征集建议时,能否先列出候选实事让 市民备选?? “ 十件实事”征集首日,百余市民、网友踊跃献策 热心市民建言 “ 高龄电梯”强制体检?本报讯(记者陈永权) “今年将是武汉3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 比2008年冬天还猛烈一些。” 这几天, 此帖被

8、武汉各大微信、 微博、 朋友圈刷爆, 光这一条的阅读量就达到了40多万,文章中提到了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大气环流使冷空气活动加强等, “2015年冬天将是2010年以来最冷冬天” 。听起来言之凿凿, 可这都是真的么?昨日, 记者从湖北省气象局、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武汉市气象台等多部门核实, 该信息存在多处疑点, 不科学、 不靠谱。不过,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今年冬季出现暖冬可能性较大。12 月 1 日 -9.8? 昨天,记者从本地一家微信号看到:由于今年发生了 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 预测今年冬天将是近30年来最冷的冬天。帖子被搜狐网、 腾讯网等转载, 阅读量40多万人次。网帖

9、中称: “武汉将迎来最!冷!冬!天!” 帖子还引用了 20022014年冷冬及暖冬的数据并找出 “规律” , 得出武汉今冬是 “冷冬” 结论, 并称, 厄尔尼诺现象将会造成2008年的寒冬天气重演。为 “佐证” 该结论, 帖子写道, 今年10月中旬以来,云南、 四川、 贵州等多地已降雪, 这意味着大气环流在急剧调整, 冷空气活动已引发了我国的强降温和异常雨雪天气。该文还预测今年下半年全国首次寒潮时间为12月1日,当天全国35个省会城市大部分降温20左右,武汉气温从 17.7降至-9.8, 降幅达27.5。 “今年夏天不太炎热的气温伴着大量雨水,夏季气温一旦反常,冬天冷的几率就非常大, 将是20

10、10年以来最冷冬天。”今冬可能偏暖 昨天, 湖北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张礼平介绍, 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已持续17个月,超过史上1982年5月至1983年8月、 1986年10月至1988年1月的两次16个月的厄尔尼诺过程。从持续时间看确实是有记录以来最长,但其强度并不及 19821983年、19971998年的冬天,还没达到“超强厄尔尼诺” 的标准。“对于是否形成冷冬, 并没有规律可循。” 张礼平分析, 根据新中国成立来10余次厄尔尼诺年统计, 出现冷冬、 暖冬和不冷不热的冬季都有。20世纪80年代之前, 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 我省出现过大范围偏冷情况;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厄尔尼诺年冬季我省多表现

11、为偏暖特征。气象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7次“厄尔尼诺年”中,除2002年外, 其余6年我省均为暖冬。从概率来说, 今冬也不排除暖冬出现的可能。暴雪看冷空气多强 对于12月1日武汉会降温27.5的预测, 武汉区域气候专家周月华表示, 这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一方面, 目前气象技术最多只能预测近10天天气,10天以后的天气只能预报趋势, 不可能预报某一天具体天气; 另一方面, 武汉史上没有出现过超过27.5降温幅度的寒潮。那武汉今冬会不会出现2008年的大雪?周月华表示, 2008年的罕见大雪, 主要受到拉尼娜现象影响, 海温偏低, 南方充足的水汽和北方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相遇造成,而非厄尔尼诺现象

12、。“今年冬季是否会有强降雪,还有待观察冷暖空气的配合。 ” 周月华表示, 相比厄尔尼诺,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更主要因素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通俗说, 就是冷空气的强弱, “但要预测未来的气候, 要考虑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而该网文的分析结论太过随意和草率” 。非法发布气象预报 最高可能罚 5 万昨天,记者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最冷冬天”,居然全是“今 年将是地30年来最冷的冬天”,除了城市名称不同,标题 几乎一模一样,包括济南、青岛、广州、海南、上海、长沙等等 10余个城市。 除了地名之外,文章中所发布的内容、数据、图 片等也都是大同小异。 湖北省气象学会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来看,这批网文涉

13、及 气象预报、预测内容,但出处不明,内容也可能存在严重纰漏, 存在网络营销机构跟风炒作话题的嫌疑,意图赚取订阅号、公 众号的关注度。 武汉市气象局法规处副处长何兵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气象法,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 一发布制度,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 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据悉,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 办法提出,非法发布气象预报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而传播 虚假气象预报,或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和结论,引起社会不 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 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 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员伤亡或 重大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说,虽然“最冷冬天”、“最大暴雪”之类的噱头很吸引 眼球,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气象信息可不能乱发布和传播, 否则可能会挨罚。“最冷冬天”在刷屏 大家不要相信它 网传武汉一天降 27.5,专家说不科学、不靠谱,传播者小心被罚建议建议我为 2016献一策十件实事秋风扫落叶 昨日,江城气温陡降, 寒风瑟瑟, 解放公园路上梧桐树叶随风飘落,令环卫工人的劳动量大增。记者苗剑 摄影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