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交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0790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体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综合体交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综合体交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综合体交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综合体交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体交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体交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浅谈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姓 名:赵萌学 号:2010141066指导教师:武联浅谈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浅谈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摘摘 要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激增、绿地面积锐少、交通状况堵塞、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加重、居住房价上涨等问题,通过在城市一定的地块内将城市交通组织与城市综合体功能的结合与混合,可以达到有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目的,并在二者间形成相互促进、激发的效果。因此本文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研究观和方法,以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为研究对象,探求在土地资

2、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的运行城市综合体的交通组织,对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系统承载物的运行、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结构以及其运行和管理要求及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关键词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城市交通组织,运行,结构,管理要求,措施所谓城市综合体(HOPSCA),是将城市中的酒店(Hotel)、办公(Office)、公园(Park)、商业(Shoppingmall)、会所(Club)、公寓(Apartment)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的服务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在国外,如欧洲的拉德劳斯、东京的新宿、纽约的曼哈顿都是典型

3、的城市综合体,而在国内,深圳的万象城、上海的港汇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也相继产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经济的变化,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型物业类型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综合体规模较大,内部车流、人流密集,因此,处理好城市综合体内的交通问题是管好此类物业的关键。一、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系统承载物的运行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系统的承载物就是人流和物流,也就是流动着的人和物。人流主要就是通常所说的客流,它的存在是综合体各个部分达到其经济目的的基本条件。综合体人流动线必须按照综合体商业运营要求提供给消费顾客以行动的途径。这个途径包含这样的要求:(1) 能够容纳足够的人流流量;(2) 给予顾客以足够的便利性;(3)

4、 商家所需要的人流的流向。城市综合体的物流是综合体能够正常运行的功能性条件。综合体物流包括:(1) 商品和其它各类固体货物的运输、仓储、搬运和装卸;(2) 各类废弃物的运输、存放和处理;(3) 车辆的行驶和停放。综合体物流动线必须按照综合体商业运营要求提供对商品、货物、废弃物和车辆以运输、仓储和处理的途径。这个途径需要足够的空间、通道、流向和必要的辅助服务设施。二、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结构组成城市综合体的交通体系结构是复杂的,按综合体区域内外划分,划分为体外交通体系和体内交通体系;按功能划分,划分为人流动线、客用车辆动线、货运动线和废弃物动线;按动线环节划分,根据不同承载物划分为出入口、通道、

5、运载工具、转运集散点、储存区、处理区等。现在,我们对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各个组成部分结构进行分析。1 体外交通体系结构。城市综合体体外交通体系是将人流和物流从城市交通体系有效组织到综合体内的交通组织。与城市综合体相联系的城市交通体系包含这样的内容:(1)城市规划道路;(2)城市步行街区;(3)城市地面公共交通;(4)出租车;(5)城市轨道交通。因此,城市综合体就应当具备与上述内容相联系的综合体体外交通组织,包括道路和服务设施:(1)停车场进出口。即城市规划道路与综合体机动车停车场相联系的道路和设施。承载顾客和货物的各类车辆通过此由规划道路进入综合体。(2)综合体内外人流动线的联系节点。即城市地面

6、公共交通站点和城市步行街区与综合体步行通道联系的道路和设施。顾客通过此由城市地面公共交通站点和城市步行街区进入综合体。(3)出租车停靠点。综合体区域内有较大空间作为出租车停靠点,顾客可以通过此进入综合体。(4 )城市地铁与综合体的联系节点。顾客可以通过此进入综合体。2综合体体内人流动线结构。(1)人流进出节点:综合体体内人流除了从综合体外上述交通组织进出以外,还要从停车场进出。顾客通过客车进入综合体,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后,便从停车场进入综合体的人流动线。(2)人流通道:顾客在综合体内部需要通过人流通道进行位置移动,到达其需要到达的区域。人流通道按综合体空间结构划分为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水平通道由

7、综合体的街道、走廊、水平电梯组成;而垂直通道则由楼梯、电梯等交通运载工具组成。人流动线需要与其他动线做到空间上的分隔。确保顾客安全,给顾客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3综合体体内客用车流动线结构。综合体体内客用车流动线结构与其他物业类型的车流动线结构没有太大的差别。必须注意的是,综合体体内客用车流动线与人流动线、货流动线(包括垃圾流动线)在空间上要进行分隔。确保安全,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4. 综合体体内货运动线结构城市综合体特别是购物中心部分的货流量是很大的,因此在综合体内形成有序的货运动线结构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货运动线由货车进出口及通道、卸货区、货物转运后通道、库区所组成。(1) 货车

8、进出口及通道。从城市道路进入综合体的货车进出口无论是否与客车进出口共用,当进入综合体之后,其运行通道必须与客车的运行通道相分离。(2) 卸货区。同样,卸货区也不能与客用机动车停车场以及人流通道等公共空间所共用,避免造成混乱和环境污染。(3)货物转运后通道。货物从卸货区到仓库,从卸货区到使用或销售区域,从仓库到使用或销售区域都必须通过货物转运后通道。货物转运后通道与人流通道一样包含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水平通道就是货运走廊,垂直通道就是货用电梯。无论如何,货物转运后通道应当与人流通道相分离,对车流动线也尽量做到分离。(4)库区。综合体的库区在空间上与公共空间相分离。5. 综合体体内废弃物动线结构。

9、综合体体内废弃物动线由垃圾车进出口及通道、垃圾处理站、垃圾转运后通道、区域垃圾房箱所组成。垃圾车进出口及通道、垃圾转运后通道分别和货车进出口及通道、货物转运后通道没有大的区别,甚至可以在空间上实现共享。垃圾处理站一般与卸货区处于同一个空间,但是必须进行空气净化处理,避免污染。6. 员工通道。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员工除非必须进行前台服务,否则应当在后通道和货梯进行位置移动。三、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要求及措施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要求:1有效进行空间管理,实现不同类型动线的空间分隔。城市综合体在交通组织的空间管理方面,不仅要实现人车分流,而且必须实现客货分流。这样做不仅是

10、为了安全,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综合体良好的外部形象并实现环境的优化。2有效进行时间管理,充分发挥交通组织的效率。城市综合体管理公司应当根据综合体各个部分的不同时间的经营服务需要,科学安排各类承载物在综合体交通组织内活动的时间,对人流和各种物流活动的时间进行控制,发挥交通组织的效率。3有效进行引导和疏导,给予承载物流动以足够的便利。指示标识在交通组织中对承载物流动的引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管理公司必须制订发生动线阻塞的应急处理方案,并且当发生动线阻塞时具有快捷有效地疏通动线的能力。例如,当停车场容易发生交通阻塞的时段,可以采用多点收费的技术措施。4.有效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交通组织中的交通安全

11、和公共安全。健全安全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对人员、车辆和物资在活动和运输的过程中进行安全防护,有效地进行车辆限速、限高、货物包装等监管活动,有效进行安全管理,防止综合体内各类车辆交通事故、危险品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灾害和人员意外伤害事故,避免对建筑、环境和经营活动造成损害。5. 引导客流,促进顾客消费,最大限度发挥综合体交通组织的服务功能。掌握和控制客流流量和流向,促进顾客消费,服务和服从于综合体的经营活动,是综合体管理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际上,在综合体活动的顾客,出于不同的消费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习惯,在综合体中的流动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的。这种情形往往导致在综合体特别是商业中心各街区人流的

12、不均衡性,导致部分区域人气、商气不足。真正实现综合体特别是商业中心各街区人流流量和流向的均衡,主要依赖商业业态的科学分布,但是,通过结合环境要素,人流动线的管理和运用也可以在导向人流流向和平衡人流流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流动线中,有各类为顾客流动过程中设置的休闲椅等功能性小品。只要对这些功能性小品的功能指标、设置位置和密度的安排上进行精心地策划,都能够对控制人流流量和流向特别是非目的消费的人流发挥作用。总的说来,城市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组织的运行是对城市建设适度紧凑、城市土地资源的混用,以及不同功能单元叠加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城市综合体交通组织,使用正确的运行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城市综合体以更合理有序的形态存在并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束昱,郝磊,路姗,吴月霞.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规划理论研究J.时代建筑,2009(5):23.2 彭波,候承德.普陀区静态交通规划构想J.上海建设科技,2002.(1):12.3 德海德格尔著,聕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 4陈 莎国外 BRT 系统开发实践综述C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 2005 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刘 迁从库尔蒂巴的经验思考北京 BRT 系统建设J城市交通,20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