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80450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伴随着新一论基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课堂评价学生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激励,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建立自信。笔者近段时间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评价学生时走入误区,有的是滥用表扬,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无原则地赞美和鼓励,使学生分不清回答正确与否,并没有较好

2、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评价,才能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呢?我认为,表扬与批评仍然是教育的一对法宝,关键是教师如何艺术性地使用好它们,使课堂评价学生能恰如其分,有的放矢,推动教学达到高潮。下面笔者从表扬与批评两方面简单谈谈评价学生应注意的几点:(一)鼓励与赞美1、赞美要动情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教师应以淘金的眼光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其作出富于个性和情感化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产

3、生良性的连锁效应。当学生字迹工整时,教师除给他“优” 外,再加上一句“你的字真漂亮,老师真爱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站起来大声发言时,老师除了给他灿烂的笑脸外,还应鼓励他说:“你的声音真好听,问题也回答得特别棒。”这样,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2、鼓励要及时,针对性要强。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评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赞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赞美要以事实为依据,忌扩大其词。小学生在接受赞美时,极希望得到自身所在群

4、体的认可,由此强化赞美的情绪体验,提高自身的群体地位和群体影响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之点,点滴进步予以赞美,而不能无原则地盲目表扬。没有事实依据的表扬给学生以模模糊糊的感觉,分不清谁对谁错,谁的好谁的坏,被表扬的同学本人也得不到其他同学的认同,领略不到自身群体地位的提高,因此,表扬后教育效果甚微。这种事实不清的表扬要不得。(二)批评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教育教学中,批评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评价形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批评时讲究艺术,让那些挖苦、告状、预言、比较、体罚等粗暴的批评方式避之又避,教师批评时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让学生们

5、心悦诚服,让“忠言” 不再“逆耳” ,下面列几种批评方式:1、批评要灌注情感。如:一位学生送上来的作业写错了两个字,教师惋惜地说:“老师很想奖给你小红旗,可你写字时不小心,写错了两个字,你能自己检查出错在哪里吗?”这种满含期待、充满爱心的批评,学生是乐意接受的。2、寓贬于褒的批评。如果批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使精力不集中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改正错误。3、点拨性的批评。对小学生来说,很多错误是由于想得不周到、顾此失彼的错,课堂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 ”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

6、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给孩子适时点拔,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就是这方面的典范。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 的“母”。学生哗然。可贾教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的对,是养母的 母” 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拔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 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贾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批语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接受的。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贾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一系列充满智慧的话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

7、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在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下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4、要批评先表扬。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拿贾志敏为例,他正是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准确而又得体地表扬后批评,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传情达意了,不信,你试一试!”5、暗示性的批评。课堂上

8、教育学生,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一个点拔,或者走过去摸摸他的头,照样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评价语言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浴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高潮。通过恰当而富有艺术化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评价成为撬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根杠杆浅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对学生的过程评价也主要在课堂。教师掌握着话语权、评价权。评价得体,能起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教师课堂评价

9、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好”“很好”“ 真好 ”,老是这样说,学生听后肯定感到腻烦。反之,评价语言灵活多变、注重创新,学生就爱听、听不够。评价要有针对性。教师评价学生要亮明自己的看法,不要含混其词。评价要注意方法,要让学生在要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评价。对于表现积极的同学除了充分肯定外,还应鼓励其多元思维,从不同方面看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会也不说,或者不善表达,或者怕丢面子,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表达水平,不要怕,说错了也不要紧。对于不会而不说的学生,则要弄清学生为什么不会,是知识缺陷,还是学习态度,对症下药,使其先搞明白,再鼓励其说

10、出来,总之,评价的态度要充满爱和尊重。有时教师对学生也要面对否定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用幽默的语气来暗示学生,使其不过于紧张,或觉着难堪;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这样,都有助于学生订正错误,树立信心,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进行得体的评价,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引领所有学生成长、成材!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新课程实施一年来,课堂评价学生再度广大教师所关注。教育学家指出,课 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有效、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

11、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使现代的课堂更具有活力,因而为广大教师所提倡和运用。然而一年来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评价学生时走入误区,评价中滥用表扬、肯定,无原则地 赞美和鼓励,使学生分不清回答正确与否,没有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下面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一、课堂评价语言过于笼统“回答很好”、 “非常好”、 “太棒了”、 “你太聪明了”等成了当前教师课堂评价的流行语。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回答的问题是否合理,都会听到这样的评价,疏不知这样的评价很笼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

12、性特点,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学生都适用的指向性不是很具体的评价,偶尔一次还可以,经常这样,一味赞赏学生的智力,聪明的同学容易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导致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便觉得自己很笨,而丧失自信。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会觉得自己被别人取笑而损伤自尊心。一次,一个外校教师到我校开课,课堂上这位教师提了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出这个问题,老师说“回答的非常好,你很 聪明。 ”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同学被笑得满脸通红的低下了头。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评价,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的教育个体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程度的不同,实际课

13、堂情境和场合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 对比较聪明的学生用“你很善于思考”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说“你很 爱动脑” 、“你很善于思考”“ 你观察的真仔细”等等,教师更多地赞赏的是学生学习付出的劳动,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到挫折时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二、评价使用表扬、 赞美太多,学生不以 为然。适当表扬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找到自尊,找回自信,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充满爱意的表扬能够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得到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表扬是评价学

14、生的最佳方法。由于受激励为主的思想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几乎都是表扬、赞 美之词,听不到一句批评。即使学生答得很差,也给予表扬,特别是一些学生轻而易举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也给予表扬。过多的表扬,会导致学生对表扬不以为然,产生不出愉悦的情绪体验,面对同样的表扬,其快乐程度下降,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另外,过多的评价也占用了课堂时间,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三、评价中奖励物品丰富多彩,分散学生注意力。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课堂评价中经常使用物品进行奖励,这种过多地依赖物质评价,从形式上看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实际上却导致学生过多关注奖励的物品,兴趣和注意力完全

15、集中在奖品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本身并没有产生兴趣。如有的老师奖励小食品、水果、小玩具,使一些学生上课就在想老师会奖励什么东西,得到奖励后总是惦记着吃或玩自己的奖品;有的教师在多媒体上用卡通人和卡通动物进行评价,学生吸引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活动中来。我认为物品奖励可以在一些活动课中适当使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少用,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四、评价只肯定不否定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应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打击学

16、生的积极性。而我们有些教师却误解为:要尊重学生,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就是不管学生如何回答,一概地进行肯定和表扬。所以课 堂上经常出现学生回答对了得到肯定,答错了也不会被否定,教师最多只会说好你做下。这样会产生两个不良的后果,第一,学生不知道问题的对错;第二,不能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第三,学会阿谀奉承。如果现在的学生连一句“你错 了” 、“你不对” 都承受不起的话,那么将来又如何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社会呢?由此可见,这样评价学生表面看来似乎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却可能使学生变得骄傲自大、是非不分,削弱了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我觉得在评价学生的问题上,应该是尽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但要有科学的态度,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好与坏,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学生知道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决不能姑息迁就。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使评价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