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发言摘要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0287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1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发言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发言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发言摘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别报道2 0 1 7年8 月1 3日 星期日3新华社北京 8月 12日电 (记者侯雪 静) 中宣部12日在京举行 “记者心中的塞 罕坝”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 访报道分享交流会, 参加这次主题报道活动 的媒体记者共话采访感受和收获, 分享塞罕 坝林场的感人事迹和宝贵精神, 展望生态文 明建设的美好未来。 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 础脆弱, 自然条件恶劣。5 5年来, 三代塞罕 坝人牢记使命、 艰苦奋斗、 传承接力, 将荒原 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为深刻诠释塞 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推广塞罕坝生态文明 建设范例的经验, 中宣部于7月中旬组织19 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 0

2、多名记者赴塞 罕坝林场蹲点采访。8 月3日起, 各大媒体陆 续刊播报道, 网上网下共同发力。人民日报 连续三天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通讯, 新华社 推出长篇通讯, 光明日报刊登报告文学作品, 经济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连 续推出系列报道, 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和热 议。北京青年报、 现代快报等推出系列融媒 体产品, 产生刷屏效应。 一次塞罕坝行, 一生塞罕坝情。参加采 访报道的记者把塞罕坝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新 闻生涯中, 成为难忘的记忆。 人民日报记者刘毅、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和 求是杂志社记者那非丁表示, 通过采访塞罕坝,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 丽, 蓝天也是

3、幸福” 的论述理解更为深刻了。 光明日报记者王国平、 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沈静文和中 央电视台记者仝文瑜认为, 塞罕坝人出乎 “本 心” , 恪守 “本分” , 不改 “本色” , 用行动书写了 绿色奇迹, 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大有深意。 中国日报记者雷蕾、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记者贾延宁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魏晞说, 塞罕 坝的生动实践证明, 在改善环境这方面, 中国 正在变成一个生态 “动力室” , 作为外宣媒体 人, 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和经验介绍给世界。 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江涛、 北京青年报记者崔峻和现代快报记者郑春 平表

4、示, 采访中对塞罕坝的认识经历了惊艳、 感动和震撼, 在这座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 “博物馆” 中, 几乎我们关心的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中宣部副部长、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蒋建国表示, 这次采访报道紧紧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全方位、 多角度地展现 了塞罕坝林场建设成就、 典型经验、 时代精神、 感人事迹, 贯穿了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故事见精神, 以成就谈启示, 有利于进一步强化 广大干部群众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 的深刻认 知,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的浓厚氛围。 中央财办、 中央网信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林

5、业局、 河北省委宣 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和新闻媒体负责人、 编辑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中宣部举行记者心中的塞罕坝分享交流会书写绿色发展奇迹凝聚生态文明共识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 有的因 公殉职, 有的终生残疾,“献了青春献 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 , 铸造了一个 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有的英雄, 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 在天地之间, 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 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 他们的业 绩, 数十年之后, 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 大地之上。 ” 站在林场亮兵台上, 眺望 浩瀚林海, 这段文字, 自然而然地从我 的内心奔涌而出。 塞罕坝的人和塞罕坝的绿, 为我们采访、 写稿注入了澎湃动力

6、和精神 养分。从三篇通讯到本报评论员文章 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等评论, 从 富有视觉震撼力的摄影专版到形式活 泼的多个新媒体产品, 各有侧重、 精彩 纷呈, 多角度、 多侧面地讲述了塞罕坝 精彩动人的故事、 感人至深的精神以 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思想如 何在这里落地生根。 我们有幸赶上了塞罕坝这样一个 难得的好题目, 赶上了一个生态文明 建设强力推进的好时代。从塞罕坝采访归来已经半个多月 了, 在我的梦中, 总会有一片绿, 慢慢 化成海, 总有一群人卧雪凿冰, 担水栽 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 量, 让他们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 印记? 她让我念念不忘, 因为她是 一片有血有

7、肉、 情感坚毅而深沉的林 海。一片绿化成海, 一个个人垒成塞 罕坝的精神高地。 她让我念念不忘, 因为三代 人为了一个40年以后才开花结果的 事业, 接力而行。他们的选择从未改变, 才有了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她让我念念不忘, 因为这片 林海在无声无息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 中, 有着最为可贵却普遍的生态自觉: 只要影响到树, 影响到绿, 眼前有大钱 也不赚! 塞罕坝人身上呈现出的这种对党 和国家事业的忠诚, 对绿色事业的奋 斗, 对绿色接力的坚守, 对生态文明建 设的执着, 让我找到了建设美丽中国 的希望所在, 愿我们的报道, 能让这种 精神感染和影响到更多的人, 这就无 愧于我们此行的责任、 义

8、务和担当。面 朝 林 海 ,播 种 希 望新华社于佳欣从 内 心 奔 涌 而 出 的 文 字人民日报刘毅生动的实践 有力的印证求是杂志社那非丁塞罕坝是一个蕴含着真道理、 大 道理、 硬道理的地方。塞罕坝讲述的 道理, 关乎一个 “本” 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特别是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等重要论断, 是塞罕坝 在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的 “本” 。塞罕 坝精神立体而丰富, 与地域的燕赵 “慷 慨悲歌” 精神、 林业精神特别是 “太行 新愚公” 李保国精神、“一棵树” 精神等 存在关联。 塞罕坝人是一群执着于 “本” 的 人。196 2年, 国家要在塞罕坝组建

9、林场, 是希望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 保持 水土, 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 条件” 。这就是塞罕坝人的 “本” 。5 5 年来, 他们出乎 “本心” , 恪守 “本分” , 不改 “本色” , 以超乎寻常的耐力和定 力, 创造着人间绿色奇迹。 如 果 说 一 篇 稿 子 是 一 个 “ 林 子” , 那么每一个字就是一棵树。在 撰写报告文学 好一个大 “林子” 过 程中, 我始终向塞罕坝人学习, 坚持 工匠精神, 把每一个字伺候好、 摆布 好。这是我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必须 坚守的 “本” 。出乎 “本心”不改 “本色”光明日报王国平来 了 不 想 走 , 走 了 还 想 来现代快报郑春平红

10、色 的 灵 魂 绿 色 的 根北京青年报崔峻当得知要来塞罕坝, 我问承德的朋 友, 塞罕坝是什么, 她回答我说那是坝 上的一片大林子。 就在前几天, 我的父 母在 焦点访谈 看了塞罕坝的新闻, 问 我塞罕坝是什么地方, 我告诉他们:“塞 罕坝就是家园的模样。 ” 我来自云南, 从小在山野中长大, 小时候我喜欢在松林间玩耍, 那是我 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当我走进塞 罕坝的时候, 松香伴着清风迎面而来, 我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奔跑的那片山坡, 像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 在这里, 我看到了塞罕坝人的坚 守成就了百万亩的绿色家园, 更深刻 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何重视生态文 明建设。 这是积极主动为 巴

11、黎协定 作贡献的真实写照, 是为打造人类命 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 是站在建 设全人类美丽家园的高瞻远瞩。 塞罕坝人用行动书写绿色传奇的 故事, 不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 功范例。我 看 到 了 家 园 的 模 样经济日报高兴贵在这19天的采访时间里, 我们意 识到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范 例,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大有 深意。 这里有造林屡战屡败却愈挫愈 勇、 如同 “打不死的小强” 一样, 不断从 头再来的 “林一代” ; 有为保住父辈栽 下的树不被滥伐而欣喜若狂、 冒雨在 敞篷车上一路高歌的 “林二代” ; 也有 为重塑森林生态每天要在林子里穿行 2 0多公里的 “林三代” 。他

12、们的故事, 使塞罕坝这个 “范例” 无比丰满。塞罕坝跨度长达300年的绿水青 山之变, 就是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 衰则文明衰” 的活的标本, 是总书记生 态文明重要思想的活的印证,“范例” 当之无愧。 相对于塞罕坝人5 5年的坚守, 19 天无疑太短。但这已经让我深深感悟, “绿色奇迹” 的创造来自 “钉钉子” 精神, 当好记者、 出好作品同样需要 “钉钉子” 精神。虽然吃了很多苦, 熬了不少夜, 但塞罕坝人的故事感动着我们, 塞罕坝 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一切都值得。新闻人同样需要 “钉钉子” 精神中央电视台仝文瑜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团队在前期 策划、调研和最初前往塞罕坝的采 访,都试图围

13、绕着“绿”字做文 章,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却有了新的 发现和认识。 如果说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根基 的话,那么几代人奋斗努力的红色精 神就是塞罕坝的灵魂,而塞罕坝在更 加广阔天地的意义在于,为建设蓝天 净水的美丽中国梦想的示范作用。 从绿色到红色再到蓝色, 不仅仅 是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不 同层次的内涵, 也是我们在策划报道塞罕坝事迹中, 不断总结并加深认识 的一个过程。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 从造青山 到生态育林, 从保生态再到林业惠民, 在采访报道中, 我们对塞罕坝生态文 明建设的认识也逐步加深: 塞罕坝并 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她的意义在于 为我们在更广阔天地建设蓝天净水的 美丽中国提

14、供了样本和范例。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塞罕坝绿色 的根、 红色的魂和蓝色的梦。如果有 机会, 我会再去塞罕坝, 不论是作为一 名普通游客, 还是新闻工作者。对我来说,塞罕坝是一个来 了就不想走,刚走就开始想念的 地方。 记得刚一上坝,我就拿出手机 迫不及待地拍摄路边高高低低的林 木,我指着其中一片山坡上的小树 苗随口问林场的同志: “这些是才种 的吧? ”他的回答吓了我一跳,那些 不起眼的小树,竟然已经长了十来 年了! 十年的树,只有半人高。再看看 那薄得像皮肤一样的土层,一股震撼 更是直达心底。生长在南方,扔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的地方,如果不是亲 眼所见,我们很难想象,每种一棵 树,在塞罕坝会有

15、这么难。 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 能把钉子钉牢。在塞罕坝,我们深刻 领悟到了,什么是“钉钉子”精神。 塞罕坝人对树的爱、对绿色的渴望, 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 今天的我们,何其有幸,能够 见证这样一个世界奇迹正在这样一 个美好的时代里延续和传承。我们 更期待着,能够再回塞罕坝,续写 生态奇迹!这次采访, 是一次心灵洗尘、 一个人生课堂。在采访中, 我们 努力回应海外读者对中国生态文 明建设的关切点, 寻找三个问题 的答案: 塞罕坝如何把 “高原荒 漠” 变成 “绿水青山” ?塞罕坝怎 么让 “绿水青山” 成为 “金山银 山” , 把森林的命运和人的命运紧 紧绑在一起?塞罕坝的成功经验 是否

16、具有可复制性?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 我们感 到, 没有看到塞罕坝, 就不足以全面 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 的范例, 它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 在过去5 5年中, 塞罕坝实现了生 态、 经济、 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在 极寒、 干旱、 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 下, 塞罕坝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的生动案例, 那其他地方完全 能走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 新闻媒体从业者, 同样是新 时期塞罕坝精神的继承人。我们 要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 传承新时期塞罕坝精神的内涵, 把老典型讲出新故事、 好故事。对于在城市里接受了高等教 育的大学生来说, 完全可以选择 其他的道路, 为什么要留在条件 艰苦的塞罕坝林场? 他们用 “工作 中的成就感” 回答我。 不仅仅是这些大学生, 在普 通一线造林员、 护林员、 防火瞭望 员的身上, 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 种实现自己独特人生价值带来的 成就感和幸福感。 对于森林防火 瞭望员来说, 他们年复一年的坚 守, 实现了塞罕坝林场5 5年从未 发生过火灾的奇迹; 对于一线造林员来说, 看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