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9938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88 年通过国家计委专家认证,并确定为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 年后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共 129 万美元,购置了实验室建设初期的主要设备和基础设施,1992 年 10 月对外开放。1995 年通过了教育部和基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实验室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软件新技术、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1997 年 12 月经教育部

2、批准,成立了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由 12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董韫美教授担任主任。本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中的二位外籍专家,分别来自日本筑波大学和德国马普计算机研究所。1996 年以来,实验室基于对软件产业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确定了“面向软件产业发展面向软件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瞄准软件基础研究的世界前沿,突破研制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深化原创性的软件的主战场,瞄准软件基础研究的世界前沿,突破研制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深化原创性的软件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验室根据自身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特色,并结合国际学科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以原创性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关键技术

3、突破为重点,以研制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平台为总目标,设立了计算机科学理论与基础、高速网下的协同工作环境和面向领域服务的软件支撑技术三个有特色、有优势的研究方向。自 1996 年以来,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共 156 项。其中,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14 项,攀登计划(子课题)1 项,973 计划项目 1 项(4 个课题),863 计划项目 23 项,部委级重点项目11 项,其他课题及横向协作项目 94 项,科研经费共计 8065 万元。实验室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在软件基础研究方面:1)在国内率先倡导将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组织、传输与处理的研究作为软件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19

4、99 年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组织、处理和传输的理论与方法”正式立项启动,实验室主任李未院士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01 年,该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检查,认为“该该项目整体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进入了国际领先项目整体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行列。”。2)实验室以李位院士为带头人的学术梯队长期进行“开放逻辑”的原创性理论研究率先将形式系统序列、序列的极限以及收敛过程模式等概念引入数理逻辑,给出了公理化进程的数学描述。目前该理论已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初步认同。已有 16 所

5、国内大学以及德国、日本等国外研究机构参与该理论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 155 篇,并建立了中日、中德合作研究项目。3)参与我国 Internet2 试验床的建设。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共同主持了于 1999 年正式立项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 NSFCnet”。实验室作为NSFCnet 项目软件方面的组长单位,主持了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关键软件技术和软件应用示范的研究工作,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高速网络的多媒体、实时、交互式协同工作环境(Admire)。1、实验室通过 Admire 工具,已经成功地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AccessGrid中的五十多所

6、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协作关系。2001 年 11 月,实验室成为首次在因特网上进行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SCGlobal 2001)的中国分会场,并且是会议中唯一没有使用美国AccessGrid 软件工具的分会场。Admire 工具由于处理视频音频的质量高,已经被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国家实验室使用。2、在大型软件研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1)实验室设计并实现了“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生产平台”。在国内首次提出并设计完成了“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生产线”;设计了符合我国用户特点和国际标准的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软件构件库;提出了以开发方和用户方交互为主线的软件开

7、发管理方法。“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生产平台”取得了 2000 万元的知识产权,该平台已经成功应用于二十多个省市,取得了 10,034万元的经济效益。2)实验室在“因特网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研究成果,经过软件认证和评估也形成了 1000 万元的知识产权。实验室提出了以培养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研究生梯队式培养方法,既培养了我国高技术和高等教育方面的领导型人才,又培养了一批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自 1997年以来,实验室培养了 6 名博士后、18 名博士、108 名硕士和近 300 名本科毕业生,目前还有51 名博士生、128 名硕士生在实验室攻读学位。实验室面向我国软件发展的战略

8、需求,以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内外软件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国家软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近几年来,实验室先后担任了国家计委软件产业基地评审和监督专家组组长单位、教育部软件示范学院的评审组组长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和 863 计划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主题组长单位。实验室已经通过高速因特网与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软件所等建立了紧密协作关系,并通过参加 AccessGrid 网络协同联盟,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六十余所大学和实验室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联系。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实验室已经初步

9、达到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序 号课题名称编号负责人与单位起止时间1电信网络综合业务 平台及应用系统863-306-ZD06-0李 未 北航1999.03-2002.122863 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系列著作863.306.RK99.5李 未 北航1999.06-2002.123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863-306ZT-06-0怀进鹏 北 航2000.06-2002.124数字化家庭监控系统863-306-ZD13-05- 5李 波 北航2000.07-2002.125涉密网络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863-301-1-1尹宝林 北 航2000.09-2002.126软件质量保障平台体系8

10、63-360ZD12-02钱德沛 北 航2000.12-2002.127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863-306-ZD08钱德沛 北 航2001.02-2003.128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安全协议的设计2001AA144150龙 翔 北航2001.10-2005.129流量工程与网络行为学2001AA111222张 辉 北航2001.10-2005.110网络环境的系统软件核心技术及运行 平台2001AA110233马殿富 北 航2001.10-2005.1211视频数据的压缩、传输与存储研究2001AA1141李 波 北 航2001.10-2003.1212海量信息系统规律 模型和维护机理G199

11、9032701马士龙 北 航2000.01-2004.1213基于先进网络的大型网络 管理示范系统G1999032709吕卫锋 北 航2000.01-2004.1215 863 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系列著作 863.306.RK99.5 李 未 北 航 1999.06-2002.12 17 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863-306ZT-06-0 怀进鹏 北 航 2000.06-2002.12 18 数字化家庭监控系统 863-306-ZD13-05- 5 李 波 北 航 2000.07-2002.12 19 涉密网络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 863-301-1-1 尹宝林 北 航 2000.09-2

12、002.12 20 软件质量保障平台体系 863-360ZD12-02 钱德沛 北 航 2000.12-2002.12 21 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系统 863-306-ZD08 钱德沛 北 航 2001.02-3003.12 22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 安全协议的设计 2001AA144150 龙 翔 北 航 2001.10-2005.12 23 流量工程与网络行为学 2001AA111222 张 辉 北 航 2001.10-2005.12 24 网络环境的系统软件核心技术及运行 平台 2001AA110233 马殿富 北 航 2001.10-2005.12 25 视频数据的压缩、传输与存储研究

13、2001AA1141 李 波 北 航 2001.10-2003.12 26 海量信息系统规律 模型和维护机理 G1999032701 马士龙 北 航 2000.01-2004.12 27 基于先进网络的大型网络 管理示范系 统 G1999032709 吕卫锋 北 航 2000.01-2004.12 28 海量信息系统概念性试验和验证平台 G1999032710 钱德沛 北 航 2000.01-2004.12 29 基于先进网络的下一代 因特网公共服 务环境 G1999032711 马殿富 北 航 2001.10-2005.12 38 面向移动计算设备的蜂窝数据 通讯技 术 69973006 李

14、 未 北 航 1999.12-2002.12 39 视频信息检索的关键技术 69935010 李 波 北 航 2000.01-2003.12 40 基于自适应搜索的快速运动 估计算法 研究 60075006 李 波 北 航 2001.01-2003.12 41 基于小波变换的启发式分形编码技术 69974005 李 未 北 航 2000.02-2002.12 42 安全协议设计 60073006 怀进鹏 北 航 2000.12-2003.12 43 互联网网络行为的物理 测量和分析 90104008 李 未 北 航 2001.10-2005.12 44 动态构造的网管系统模型 实现方法 901

15、04022 钱德佩 北 航 2001.10-2005.12 45 高速互联网多媒体会议系统工程 李 未 北 航 2001.10-2002.12 60 微型惯性仪表 CAD/CAE 尹宝林 北 航 2001.10-2005.12 62 因特网上国防科技服务系统研究 16.8.2 李 未 北 航 1999.12-2002.12 63 军用图象压缩技术 李 波 北 航 2001.02-2003.12 64 安全网络协议技术及其应用 41315.2.1 怀进鹏 北 航 2001.10-2005.12 67 网络安全与对抗技术研究 J1300B004 怀进鹏 北 航 2000.12-2003.12 68

16、 基于 CPU 换型替代模型安全的信息 J1600E003 尹宝林 北 航 2000.12-2003.12 69 因特网服务环境 张玉平 北 航 2001.10-2005.12 72 元计算模型 李 未 北 航 2000.01-2002.12 73 自适应快速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2000000611 李 波 北 航 2001.02-2003.12 74 海量信息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李 未 北 航 2001.02-2003.12 84 复杂飞行器模拟计算环境 99F51107 李 未 北 航 2000.01-2002.12 86 程序特性软件 张玉平 北 航 2000.09-2002.12 87 基于小波变换的启发式分形 图象压缩 69974005 李 波 北 航 2000.09-2002.12 88 交互式定单系统研究 黄 宁 北 航 2001.02.2003.12 89 基于逻辑的网络安全设计理论 怀进鹏 北 航 2001.02.2003.12 9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怀进鹏 北 航 2001.07-2002.12 91 中国网上教育平台 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