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79473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文中所写的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了解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和抒情的作用,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3、情感目标: 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学习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学习难点】群体人物的描写。【自主预习】1、字词库(1)注音 鉴赏( ) 白皙( ) 捋着( ) 活跃( )脚踝( ) 荒谬( ) 迸发( ) 头颅( )(2)释义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忘乎所以: 义

2、愤填膺:2、资料吧(1)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 、 项链 、 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俊友 、 一生等。(2)福楼拜(18211880)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暴露巴黎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堕落,主要作品有包法利夫人 、 情感教育等。(3)屠格涅夫(18181883) ,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父与子、 前夜 、 木木等。(4)左拉(18401902)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其作品多以自然主义手法揭露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主要作品有小酒店 、 萌芽 、等。(5)都德(1

3、8401897)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 柏林之围都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世界名篇。3、疑问阁理清文章的结构提纲及表明行文顺序的语言(1)全文好像是一出舞台剧。时间: 。地点: 。人物:以 为核心人物, 、 、 逐个登场。主要内容: 。全文结构好像是舞台剧的结构。(2)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哪些?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作家串连在一起的?(3)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在人物描写上显示了作者卓越的才能。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描写四位作家肖像、动作、语言的语句,并分析这四位作家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填写表格)肖像 语言 性格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 左拉 (4)预习时

4、,你遇到了哪些困惑或疑难,请列举在下面吧。【合作探究】1.展示预习成果。2、研读课文(1)比较描写:针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外貌、语言、行动等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于哪一方面?明确: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 ;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 ;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 、 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 和 。(2)作者对每个人物的描写侧重点不同。在进行肖像描写时,下笔最多的是谁,其次是谁? 在进行行动描写时,详写谁,略写谁? 为什么会这样安排?(3)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试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找出人物描写的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赏析。【达标检测

5、】一、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纱毯 趣味 鉴赏 仰坐B.犹豫 魅力 钦佩 脚踝C.轮廓 模糊 覆盖 忘乎所已D.翘起 和蔼 陶醉 荒谬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 )A.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B.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C.他完全陶醉在这优美的大自然中了。D.老师钦佩王兰的学习精神。三、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1、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2、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四、下面语句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福楼拜的形象?从中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1、他可以用一句很深刻的话结

6、束一场辩论。思想一下子飞跃过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2、他把客人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有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3、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 ,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拓展延伸】本文作者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各有侧重地来进行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学习本文写法,写

7、出一群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要求: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不少于 200 字。【一课一得】15 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理解故事的思想内容。2、能力目标: 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3、情感目标: :理解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自主预习】1、字词库(1)注音 卿( ) 邪( ) 涉( ) 孰 ( ) 更( ) 遂( )(2)释义 权谓吕蒙曰(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8、孰若孤(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但当涉猎( ) 当涂掌事( )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 ) 见事之晚( )2、资料吧司马光(10191086)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之美称。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 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 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 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 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

9、今台湾) ,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鲁肃(17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吕蒙(178-219) ,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3、疑问阁(1)这篇课文共 7 句话,其层次结构为“”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 )( ) ( )( )(2)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3) 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并解释一下。(下面众

10、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请君入瓮 口蜜腹剑 桃李满天下 冰山难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4)预习时,你遇到了哪些困惑或疑难,请列举在下面吧。【合作探究】1.展示预习成果。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1)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目标是什么?(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3、演读课文,品析对话。(1)请找出孙权“劝”的语句,并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说说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2)试找出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并揣摩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并说说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达标检测】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蒙辞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下列句子中,

11、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三、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2、卿言多务,孰若孤?_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四、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1、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_ _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_ 五朗读课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六、 “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样的惊叹由鲁

12、肃口中说出,有什么作用?七、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八、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学成才的名人故事?列举一至二个。【拓展延伸】九、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 (2)诣: (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