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9418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探究以我们的母亲河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为例龙海市教师进修学校 连碧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 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标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问题,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承,学生在思辨中成长。应该说,高效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提问” ,特别是针对某些重点问题的追问。“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 它不仅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重新建构,也是提高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品德课

2、堂中“追问”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促进他们深入探究,突破重点、难点,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启迪。下面,我就以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对品德课堂中有效追问的理解。我们的母亲河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的山和水中的第二个主题江山多娇的第二个话题。这一课是在学生了解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基本情况。根据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这一课程目标,结合教学要求关于这个章节 “了解我国的地形、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的学习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指出长江、黄河

3、的地理位置,理解 “母亲河”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节课中,我们想通过 “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个主问题,诠释出“母亲河”的深刻含义即长江、黄河“养育中华儿女” 、 “孕育华夏文明” ,从而让学生体验这江、这河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刻感悟“它们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懂得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母亲河的责任,使得“知”回归到生活的“行”中。案例案例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片段: 师:对于长江黄河,书上也做了介绍,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阅读书中的“小资料” ,想想,你从“小资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师:请用一句话说说你从“小资料”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生 1: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黄

4、河是中国第二长河。生 2:我从书中了解到,长江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 20%的土地。黄河流域在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曾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2此时,学生的回答还停留在浅层次上,是基于文字表面的,仅限于他们从课本上得到的信息,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长江、黄河优越的地理条件及被称为“母亲河”原因。此时,教师追问这位学生:师追问:书中的资料你看得真详细。那你能不能从这两段小资料中各找出一句关于长江、黄河被我们称为“母亲河”的最重要的依据?生:小资料里说“有三亿多人生活在长江的怀抱中” ,这句话说明了长江养育的中华儿女很多。师继续追问:那黄河呢?生:小资料里说“黄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

5、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母亲河” 。师:所以我们说“它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们就是我们的母亲河” 。(第一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能不能从这两段小资料中各找出一句关于长江、黄河被我们称为母亲河的最重要的依据?”的追问,目标非常明确,引导学生再次阅读小资料,抓出小资料中的关键字眼“三亿多人生活在长江的怀抱中”、“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初步理解“它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初步明白这就是我们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在学生思考肤浅处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这样的追问是

6、有效的。师:通过阅读小资料,我们初步知道了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小探究员,深入探究一下为什么说“长江、黄河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师:谁来汇报一下,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及流经的省、市?生 1(指图):长江源头是青藏高原。长江流过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十一省市,汇入东海。全长 6300 公里。师(指图):我们来看,长江就是从青藏高原出发,一路昂首高歌,奔过青海、西藏、江苏、上海等 11 省市区,最后注入东海。从这个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长江的流程非常长

7、。那黄河呢?生 2(指图):黄河也发源于青藏高原。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呈“几”字形,比长江短一点,是中国的第二长河。3师:在这组同学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长江黄河犹如两条巨龙,穿行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就是我们的生(合):母亲河。(第二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重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收集到大量有关于长江黄河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水能资料及灿烂文化等相关信息资料,难的是对现有资料的加工与有机整合。此时教师 “为什么说长江、黄河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

8、女?” 的追问,就像一个点火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帮助他们围绕问题就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此时的追问,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样的追问是为围绕教学目标深入重点服务的,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师: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流程长,流域广,河流所经过的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下面我们就继续探究母亲河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吧。生 1:长江因为水量丰富,可以利用来发电。三峡水电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如果电价按每度 0.180.21 元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 181 亿219 亿元。生 2:我还知道葛洲坝水电站。师追问:除

9、了“水力发电”这个好处,谁再来说说,长江、黄河还给我们的农业带来了哪些好处?生 3:我收集到的资料是,长江的中游有“天府之国” ,下游多有“鱼米之乡” 。而黄河流域在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曾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因而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农耕区。生 4:长江流域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生 5:长江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师:是呀,长江、黄河滋润着我国大部分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就是我们的生(齐):母亲河!(第三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在探究“长江、黄河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这一个环节中,当学生说出可以利用“水力发电”时,教师随机应变调

10、整教学思路,以“谁再来说说,长江、黄河还给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好处?”的追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农业生产”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继续深入思考“母亲河”的含义。在追问中,学生知道了人们利用长江、黄河水灌溉农田,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的粮仓;在追问中,学生明白4长江、黄河与农业的关系,懂得长江、黄河与百姓生计息息相关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长江、黄河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含义。这样的追问思路清晰直奔主题,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师: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请同学们再深入思考一下,长江除了能发电、灌溉,促进农业发展,它还带动了哪

11、些发展?生 1:长江还带动了航运发展。我收集到的资料是,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有“黄金水道”之称。生 2: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一个运输网。有了这个运输网,货物才得以流通。师:你们组搜集到的资料可真多啊!航运发达,也带动了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生(齐):母亲河!(第四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师: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因为有它们,运输网得以四通八达,货物得以流通,因为有它们,才带动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其实,长江、黄河对我们的贡献不仅限于此,它们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谁收集到这方面的信息?生 3:黄河中的鱼类就有一百多种。最重要的经济

12、鱼类有鲤鱼、鲫鱼等。生 4:整个长江水系,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在中国河流中可找到 500 多种鱼类,其中大部分栖息在长江及其支流中。所以渔业得到广泛发展,成为这一些地区人们的主要生计。生 5:毛主席就曾写下“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这是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全班为这位同学精彩的回答鼓掌。 )师:所以它就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养育着千千万万个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这就是我们的生(齐):母亲河!师:我们离不开它们,是它们养育了我们!(第五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课文提到“人们利用长江水运输、发电、灌溉,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此时教师 “长江除了能发电、灌溉,促进农业发展,它还带动了哪些

13、发展?”的追问,切口缩小,以“长江”为支点,把学生发散的、零碎的思维再次聚焦起来,引导学生在“运输”这个层面分析思考。然后再追问“长江、黄河对我们的贡献不仅限于此,它们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谁收集到这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拓展了解长江、黄河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这一些地区人们的主要生计。就这样,在教师的追问下如剥春笋一层一层步步推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清长5江与黄河促进了农业、渔业的发展、航运的发达,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理清长江黄河与我们的关系是长江黄河养育了我们,我们离不开长江。通过这样的追问,一层紧接一层,逐步触及问题的核心长江黄河“养育中华儿女” 。通过追问,情感升华,再次

14、诠释“它们就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养育着千千万万个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的含义。这样的追问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师: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同时也孕育了华夏文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歌咏过长江,现在我们请第三、第四学习小组一起来合作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吧。生(展示图片):我收集到了九曲黄河在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生:由他这幅图我想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生:我还想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生:大家请看,这是美丽的黄河母亲雕像。母亲慈祥微笑,小男孩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多幸福呀!师追问该生: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一个画面!

15、那你知道黄河母亲雕像的象征意义吗? 生:我百度过,雕塑里的“母亲”象征黄河母亲, “婴儿”象征华夏子孙。黄河母亲雕像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坦荡、博大及源远流长的时代精神。师:雕像再一次说明了,长江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它们孕育了华夏文明(第六次诠释母亲河的含义)黄河母亲石雕图是课文里的一幅插图。课文通过塑像强化了“母亲河”的象征意义。此时由学生展示出“这是美丽的黄河母亲雕像” ,教师及时捕捉住这个动态生成,适时追问“那你知道黄河母亲雕像的象征意义吗?”引导学生思考雕像的象征意义。此时的追问再一次催化学生彻悟的能力,再一次把学生的思维聚焦突显主旨,再一次强化“母亲河”的意义。目标明确画龙点睛,这样

16、的追问是有效的。在这一节课中,执教者紧扣教学目标,设置主问题:“为什么我们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以诠释“母亲河”为主线,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分组探究等活动,走近母亲河,在问题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理解 “它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们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节课中,执教者及时捕捉住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调整教学思路,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将“主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用巧妙的追问,聚焦学生已有的认知,层层推进。在追问中,孩子逐步理解长江黄河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力、航运、渔业资源,带动了经济发展;在追问中,学生明白是长江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华夏文明;在追问中,学生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深刻体会到“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的那种自豪感;在追问中,学生触及灵魂思考“面对变脏变丑的母亲河,我们能6做些什么?”由情促行,知行合一,从而落实本课教学目标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追问是为落实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