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9375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完全按照考纲编写,大题目+名词解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 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 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包 括四方面: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 ;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 ;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 ;日常生活 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答:1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审美

2、活动。审美活动即创造主体中介作品接受主体 2 美学是人文学科,因为 研究对象始终与人的生存实践、生命感受息息相关;揭示人生的理想、命运、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方法:不追求 客观性,要求研究者的介入、参与、体察甚至投入。3 综合性:和其他学科(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有紧密联系, 不能做孤立的研究 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 1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与功利需求、求知欲望在地位上相并列,内涵上有不同。按照美的 规律塑造世界和人自身,正是人的审美需要。2 目的

3、由需要而产生,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在外在功利的追逐,而是对 审美境界的追求,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精神对话和情感交流 3 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在逻辑上是先在 的。 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有四个主要对象:艺术美: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 形式(如唐诗宋词的美) ;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如高山大川的 美) ;科技美:当科学工作者与面对、探究的对象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时,科技美就会出现(如细胞结构的美) ; 日常生活中的美:社会中衣食住行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如服饰的美) 美学

4、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美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美学的理论基础: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是以其理念论为基础的,抗的的美学是以其先验主体论为基础的,中国当 代的美学是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 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 2 在审美活动 中,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这就少不了哲学方法 3 美学只有靠哲学方法才能掌握人生的本源问题 4 美学出 了感性的感知和欣赏歪,还需要哲学式的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 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

5、、同步发展的。这一 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 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个体与社会真正统一的理想社会是以个体自由为基础的,而 这也正式人进入审美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 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艺术作品和艺术存在的方式;审美教育 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审美境界的主要特点 1,是指在生活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情境。它具体体现为情与景、心与境、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其中优 先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想和韵味。2,审美境界是

6、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不应把审美境 界和人生境界割裂开来。 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1,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求,如建筑的美观要求。2,目的不是对公立的追逐,而 是对审美境界的追求,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精神对话和情感交流,如心上展览的珠宝不是为了占有。3,是一种独特的 认识活动,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地触及人生的真相,打动人的心灵,使异化状态中的人得到解放。如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 在理论逻辑上,审美关系必定先于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而存在。因为在审美关系之外或

7、之前,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 主体和客体。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是赌鬼,进入创作状态才是作家。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着的。第二章第二章 审美需要及其特征审美需要及其特征 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 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1 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因为人的 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 2,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 享受。 审美理想及其特点审美理想及其特点 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

8、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1 具有形象性,始 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 2 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协调运作创造出来的 3 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 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4 具有稳定性,会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审美理想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审美理想对于审美活动的作用 1 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观念 2 审美理 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使审美活动成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趣味及特征审美趣味及特征 审美趣味是各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

9、 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1 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由先天和后天、生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的 2 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审美趣味的标准审美趣味的标准1,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2,必然要收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审美体验及其特点审美体验及其特点 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以至心灵受到摇 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1 具体性:飞抽象地而是具体感性地去感受、感动、领悟。如小桥流水人家2 集 中性:在一次体验中,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如红楼梦。3 整体性:是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

10、义的一种领悟和玩味。 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 审美惊异的特点审美惊异的特点 1 不是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产生于对主客对立向主客统一的回归中,在主客体的直接碰撞和深灰 中,激发起主体强烈的审美兴趣。2 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如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也依赖于对 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如对象的新奇和独特性。 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原则 多样: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物质因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统一:审美对象各个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物 质因素在整体中相互关联呼应,从而有机融合的内在关系。如安格尔的画泉 ,在各种力的动态平衡中呈现出美的

11、 形态。 色彩、线条、形态的审美特性色彩、线条、形态的审美特性 色彩是事物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之一,审美意义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方面:表情性是指色彩能直接唤起 人的某种感受和情感;象征性是指在不同的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 从而使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如中国婚礼红,西方白。线条线条也是构成客体审美条件的一种重要的感性质料,是人 们在实践中队物体外形所做的一种抽象,在这种抽象中,线条被赋予了某种观念意义,从而成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特殊 语汇。如直线表示力量刚强,曲线表示飘逸柔和。形态形态是事物在空间中具体的存在方式,它不仅构成事物的轮廓,是 一切审美

12、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表情性。如哥特式建筑。 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 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中; 开放性即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审美对象既是有限的、确定的,但又具有无限性和不确定性。 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寄居在它的有限个体的存在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 未来开放的生产性的结构之中。 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人

13、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是自律 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特殊性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 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 并进行情感体验 2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3 所追求的是能 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 游戏说游戏说。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和席勒。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

14、摆脱动物状态达 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 的活动。所谓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动物本能说动物本能说。德谟克里特、博克在论崇高和美两种观念的根源 , 一类是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另类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达尔文:愉快的感觉出自本能、弗洛伊德:艺 术活动是本能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巫术说巫术说。泰勒、弗雷泽。用巫术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 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劳动说劳动说。毕歇尔、普列汉诺夫。 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1,审

15、美是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它既是一种摆脱了肉体必然性对人支配的活 动,也是一种摆脱了对物的绝对依赖性活动 2 在什么活动中,对象能如其所地呈现自身,从根本上说,审美活动是人 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 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有限:以摆脱直接公里目的为前提,否则主体就不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马克思说, 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之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最高, 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读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使人更积极乐观

16、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审美活动的自律性和他律性审美活动的自律性和他律性 自律性: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整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他律性:1 审美活动从根本 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2 历史状况和人际关系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影响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3 各种审美形态 是指上是人的生存状况和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反应。 审美活动为什么是一种价值活动审美活动为什么是一种价值活动 审美活动本身和其成果浓缩着人类过去,启迪人类未来,照应人的命运和境况,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定和 肯定。因此审美活动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1 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使人从平凡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2 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 它是应然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人暂时摆脱了种种现实的功力关系,进入了理想的超越 的存在状态,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达到全面充分的自由与和谐,人的本质力量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