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第二节 苜蓿属

龙***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14MB
约44页
文档ID:357915
第九章第二节 苜蓿属_第1页
1/44

各论部分各章 重点掌握: 各种常见栽培牧草的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技术及饲用价值及 饲喂技术第二节 苜蓿属(.) 全世界有六十多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北半 球为北纬35~40°,年平均降雨量400-500年平均温度5-12℃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 流域及各省及新疆、东北等地分布很广,多数 为野生植物,栽培较多的有多年生的紫花苜蓿 (),其 次有黄花苜蓿( 杂花苜蓿等 紫花苜蓿(英文名别名紫苜蓿 、苜蓿“蓿生产在我国农业三元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 位和作用 (一)绿色粮仓 根据美国研究按能量计算,其替代率为 ,,苜蓿又富含蛋白质,如按能量和蛋白质综合 效能,  (二)增设功能蛋白库 鲜草粗蛋白4%左右,优质干草含粗蛋白 20%~22%,叶蛋白粗蛋白含量可达70%含以上 (三)建植地下生物氮肥厂 单位面积年产纯氮220~670 ,苜蓿茬 增产粮食幅度达20%~30%,调整后苜蓿实行粮草 轮作,可增产粮食800~效 能——未知促生长因子 据报道,脱水苜蓿配入家禽日粮可以产 生捉摸不清的内在价值,猪饲喂苜蓿汁 液,生长增加15%~20%育肥牛日粮中加 入可有效提高尿素的利用率,为促进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秘密武 器。

二、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 根: 主根入土深达三、四十米 60%­70%根系分布于土层0­ 30有共生根瘤; 根颈为根之最上部,位于地表以 下,随生长年限延长不断下延— 抗旱、耐寒;分枝由此产生,一 般有25­40个,因肥力不同而异★ ★茎: 直立或斜生, 绝对高度达 达 60~150cm  层高度达 达 60~80 ,棱形, 较柔嫩粗 粗 2~4cm m,花期生 长最迅速产 草量此时最高★叶: 三出羽状复叶,中间叶柄较长,叶缘上端近 1/3处有锯齿小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 形,顶端凹形有尖刺,两面无毛或疏被绒 毛,托叶狭披针形,叶片占鲜草重的 45%~50%.★花: 短总状花序,花萼筒状钟形,花冠碟形, 紫色,期长,虫媒异花受粉果实及种子:荚果2~4转螺旋,每荚种子8粒,肾形,黄 色或黄绿色,陈种子暗褐色 子产量低,每亩约40公斤种子生活力强,发芽率 高,但有硬实,不易吸水,须经处理后才能发芽黑苜蓿螺旋果苜 蓿 种 子三、生物学特性 温度:性喜干燥、温暖、多晴天、少雨天的气 候,适宜生长温度25℃-30 ℃,喜温耐寒(­ 20℃—­30℃) 水分:年降雨为400-8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 好,越过1000毫米则生长不良。

需水较多, 蒸腾系数800,但抗旱力强,在温暖干燥有灌 溉条件地方生长最适宜 土壤:最适宜高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钙 质的土壤喜中性或微偏碱土壤,最适宜 ,光照:喜光不耐荫苜蓿的秋眠性:是一种生长特性,与 耐寒力和生产性能有直接的 关系美国科学家将苜蓿的秋眠级 分为9个等级:1­3级属秋眠类型, 4­6级属半秋眠类型,7­9级属非秋 眠类型秋眠反应: 季刈割后,适应南方气候的品 种,其再生植株生长的高大、挺直、 强壮-非秋眠的 ,适应北方气候的 品种则相反,其再生植株生长的茎长 短不一、非常细弱-秋眠的 ,但在 夏季这两种类型的再生差异不明显中国苜蓿的秋眠性 1 天水苜蓿 1 润布勒  1 准格尔 1 淮阴苜蓿 2 晋南苜蓿  1 草原2号 1 图牧2号 2 肇东苜蓿 1 草原1号 1 陇中苜蓿 2 公农1号  1 陕北苜蓿 1 甘农1号 2 新牧1号  1 河西苜蓿 1 陇东苜蓿 2 沧州 1 蔚县苜蓿 1 公农2号 3­4 关中  1 北疆苜蓿 1 敖汉苜蓿 4­5 新疆大叶 秋眠等级 品种 秋眠等级 品种 秋眠等级 品种四、饲用价值 (一) 产草量高 (二) 利用年限长 (三) 再生性强,耐刈割。

一般一年可刈割 4次,多者可刈割5—6次 (四) 草质好、适口性强 (五) 营养丰富 (六) 肥田增产 (七) 保持水土 (八)蜜源植物五、利用技术 高30-40厘米时开始为宜;调 干草:初花期左右 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 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草田不能连续收种 种子田也应每隔1-2年收草一次 猪、鸡、马属家畜最适宜放 牧反刍畜易得臌胀病()划区轮牧,放牧 利用间隔35-40天如放牧反刍畜时, 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要占50%以上的比 例;应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 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 草,还能防止家畜腹泻 阿杜1 阿杜2幻灯片 19 阿杜1 为防止膨胀,可在放牧前口服普鲁卡因青霉素钾盐,成畜每次量50-75毫克 杜世平, 204杜2 世平, 选择晴朗天气干草 必须保持绿色状态存放过程中应勤 检查,以防霉变造成损失用裹夹碾 压法(也叫染青法)调制,效果很好 供商 品经营 视种子和产草量最高年 限而定六、栽培技术 (一)土壤耕作与施肥 ★深翻,整地精细,地面平整水浇地要 灌足冬水播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结 合深翻或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 25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为底肥。

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 等速效氮,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 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公斤 或磷二氨4—6公斤二)播种 ★种子处理:①播前晒种2-3天打破 休眠;②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公斤种 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 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 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 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 斤,公斤,干旱 地、山坡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 20—50% ★播种期:春夏秋皆可播种 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 一般1—播种方法 种子田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 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或 50×60厘米,每穴留苗1-2株收草: 条播或撒播单播、混播或保护播种 行距30厘米撒时要先浅耕后 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 ,也间行条播混播的牧草有: 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 冠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 占40%—50%为宜 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 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三)田间管理 1. 出苗前及时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2. 苗期中耕除草1-2次 3. 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 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 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 春季萌生 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 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 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 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5.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干旱和寒冷地区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 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 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 病、锈病、褐斑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 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 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 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 刈割喂畜为宜苜蓿霜霉病常见局部性症状,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 的褪绿斑,淡绿色或黄绿色,病斑边缘不清 晰,随病斑的扩大或汇合,以至整片小叶呈 黄绿色,叶缘向下方卷曲潮湿时叶背出现 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又称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感病植株也可出现系统性症状,全株褪绿矮 化,茎变短,扭曲畸形重病株不能形成花 序或发育不良,大量落花、落荚苜蓿花叶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锈病苜蓿褐斑病金龟子类盲蝽类 苜蓿盲蝽最适 宜温度为23 -30℃一 般6-8月降 雨偏多年 份,有利其 发生危害苜蓿夜蛾 学名瘤菌接种的专一性: 不同的豆科植物都有其相应的根瘤 菌,并非任何豆科植物都可相互接种。

提出根瘤菌可分为8个族,同族根瘤菌可 相互接种见下表: 返回苜蓿、金花菜、天蓝苜蓿、草木樨 红三叶、白三叶、杂三叶 豌豆、山黎豆、春苕子、冬苕子、蚕 豆、扁豆 黄羽扇豆、白羽扇豆、蓝羽扇豆 菜豆、红花菜豆 大豆(白豆、黑豆) 豇豆、刀豆、铁扫帚、绿豆、花生、 胡枝子等 紫云英 苜蓿组 三叶草组 豌豆组 羽扇豆组 菜豆组 大豆组 豇豆组 紫云英 所共生的豆科植物 根瘤菌组苜 蓿 草 捆苜蓿草压缩块苜 蓿 草 粉七、苜蓿规模种植、生产和加工的几个问题 有利因素: 国自身缺口大,以5% 加入配合饲料,将需要草粉200多万 吨,而我国年产商品苜蓿仅几万 吨);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与呼和浩特红岗 机械厂合作研制成功不利因素: 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解决途径: 介——基地(农户)之路;健 全服务(信息、科技、供销流通)体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