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78172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陈和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讲材料 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陈和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荣幸能够应邀参加本次“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座谈 会”,与各位交流一下“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大家知道,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中央管辖的大型发电集团, 截止到2006年8月,总装机容量达到4940万千瓦,火电装 机有4633 万千瓦,其中又以燃煤发电为主。2005 年,华能 累计耗用原煤1.12亿吨。我们高度重视优化发展高效燃煤发 电以及煤炭发电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发电是煤炭高效环保利用的最佳形式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人类对其利用和依赖 程度正在逐步增加。我国煤炭资源丰

2、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 源生产和消费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为了保证国内能源稳 定、安全供应就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 我国所产煤炭难燃煤多,高灰、高硫煤比重大,长期以来煤 炭开采、储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 持续发展,煤炭必须要高效、清洁、综合利用。 电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是清洁高效的能源转 换利用形式。我国电力生产以燃煤发电为主,电力行业是最 大的煤炭用户,煤炭产量中用于发电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 2005年电力工业耗用原煤占到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 煤发电主要通过直接燃烧方式,煤炭燃烧产生了烟尘、硫氧 化物、氮氧化物、汞等重金属氧化物污染物以及大量的二

3、氧 化碳温室气体。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是中国环境 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必须为煤炭寻找一条效率高、污 染低的开发利用道路,努力减少向大气层中排放二氧化碳的 数量。 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在煤炭的各种利用取向中,煤 炭用于发电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是最好的。煤炭应优先用 来发电, 主要用来发电, 提高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例和效率。 从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实践来看,电力增长越快,总的能源需 求增长越慢;电力占终端能源比重越大,单位产值的能源消 费(也就是能源强度)越低。 高效、环保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是未来我国电力工业的 发展方向,大多数洁净煤利用技术与电力工业有密切关系。 开发建设大容量、高参数

4、燃煤发电机组,同时配套安装高效 除尘、烟气脱硫装置等,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 率, 减少原煤消耗, 另一方面集中解决二氧化硫等污染问题, 做到高效、清洁利用煤炭。此外,电力可以经济的远距离输 送,在坑口建设坑口电站,在有条件的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煤 电基地,通过超高压、特高压线路远距离输送到主要能源消 费地区,减少煤炭长途运输给铁路、水运线路所经地区的污 染,减轻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容量压力。 二、电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待提高,电能 的消费结构要逐步调整优化 当今世界,在能源结构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 源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的过程中,以电能替代非电能源, 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

5、趋势。一个国家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 的电气化水平,不仅是反映该国产业先进与落后、经济发达 与贫困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而且也是该国社会制度、劳动 力解放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等重要社会发展指标之一。 以电力为中心发展能源,大力推动生产、生活电气化, 可以推动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 序开发水电,大力开发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努力 提高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所发一次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 中的比重。以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燃煤发电, 提高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例,提高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效率, 让有限的煤炭生产更多的二次电力,逐步调整优化电力消费 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和居民的用电比重

6、,鼓励终端用户更多 地使用优质电能,鼓励企业和居民合理用电。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已显 著提高,1971年为5.1%,1980年为6.5%,1990年为8.8%, 2000年为10.9%,2004年为12.1%。但是,我国的这一比重 低于发达国家9.4个百分点(美国2002年为19.4%,加拿大 为22.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香 港地区约为25.2%,已高于发达国家,比我国内地高一倍。 所以,我国提高电力比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中国工程院 最近的研究成果,我国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010 年可提高到17%,2020年达到23%,到

7、2050年将达到与届 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同样水平的36%。 三、煤发电的环境问题基本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我国大量燃煤带来了很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 放。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煤发电污染物排放的末端控制和 治理,无论是在烟气净化技术上还是在工程应用实践上均取 得了巨大成绩:煤发电的烟尘污染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煤 发电的二氧化硫污染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全国范围展开了 大规模的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煤发电的氮氧化物污染物的脱 除已在多个电站示范,不久的将来会得到逐步推广。近年, 燃烧前、燃烧中污染物控制的洁净煤发电技术逐步成为控制 煤发电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除尘 (一)除

8、尘 我国燃煤发电的除尘设备主要采用静电除尘器,煤发电 烟尘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很好的除尘效果。但是随 着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部分静电除尘器难以达到新的排 放标准。如果今后对于2.5 微米以下细微颗粒也提出排放限 制,则普通的静电除尘器将面临严重挑战。为此,国内这几 年新建的燃煤发电项目中有一部分采用了布袋除尘器和静 电布袋联合除尘器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对细微烟尘的捕 集效率,有望得到较快普及。“十一五”期间,华能集团规 划投资3 亿元对639 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的除尘器进行改 造,将大大提高除尘效率,降低飞灰排放。 (二)烟气脱硫 (二)烟气脱硫 “十五”期间,国家加强了燃煤发电厂烟

9、气脱硫技术和 设备的引进和研发,逐步发展起来多种技术烟气脱硫,其中 石灰石石膏等湿法脱硫、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已基本具备整 套自主设计自主配套的能力,得到了大力推广。据有关部门 统计,到2005 年年底,全国已配套建设脱硫设施的火电装 机容量达到5300 万千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000 年的2%左右提高到14%。截至2005年底,华能集团已投入 运行和正在脱硫设施安装的现役机组容量合计1186.5 万千 瓦,“十一五”期间,华能集团将投资155 亿元用于电厂脱 硫,力争年内火电装机总量翻一番,同时二氧化硫减排 27.6%。 (三)烟气脱氮 (三)烟气脱氮 我国新建大型燃煤发电锅炉绝大多数

10、采用了先进的低 氮燃烧技术,相当一部分20 万千瓦以上老燃煤发电机组也 陆续进行了低氮燃烧的技术改造,通过燃烧中控制,降低氮 氧化物的排放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专家预测,我国低氮燃烧 技术的研发在近年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在烟气脱硝方面,国内引进了多套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烟气脱氮设施,有关单位正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有望在 “十一五” 期间完成常温脱硝技术和催化剂的国产化, 并大力推广。“十一五”期间,华能集团规划建成300 万千 瓦左右的烟气脱氮装置。 (四)脱汞等重金属及去除二氧化碳 (四)脱汞等重金属及去除二氧化碳 燃煤发电烟气中含有少量的铅、汞等重金属氧化物,对 土壤和植被有较强的

11、破坏作用。虽然重金属污染物还不是煤 炭发电的主要污染问题,但已经得到了国家环保部门的重 视,广泛深入探寻经济、可靠地脱除汞、铅重金属污染物的 方法。最近,国内正在积极研究烟气深度脱硫技术,采用可 再生活性焦为吸收剂、以烟气脱硫为主、同时实现脱硝、除 尘、吸附汞、铅等重金属微量有害成分的一体化多污染物排 放控制技术。 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国,将面临着国际社会巨大的外部减排压 力。除了提高煤炭发电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相对降低二 氧化碳的排放外,对燃煤发电,目前尚无经济、可靠的二氧 化碳捕获、脱除、永久埋存的集成技术。近年,美国、欧盟、 日本等国家先后

12、启动了基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IGCC) 旨在实现煤炭高效发电的同时完成包括二氧化碳在 内的零排放发电系统的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华能集团从未 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煤发电在效率和环保方面的更高要求出 发,于2004 年率先提出绿色煤电计划,2005 年底华能集团 联合有关单位发起成立了绿色煤电有限公司,规划在“十一 五”期间建成25 万千瓦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津临港 IGCC 示范电站,依托该示范电站建立新型煤制氢、燃料电 池发电、二氧化碳捕集的中试试验系统。 四、解决煤炭发电环境问题急需出台经济激励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稳定、经济、清洁、 安全的能源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

13、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 坚持煤为基础的能源战略,有序开发煤炭,重点优化发展火 电。 但是, 解决煤炭发电的环境问题急需出台经济激励政策。 尽早明确现役机组脱硫改造后的脱硫电价;修订调度规则, 增加脱硫机组上网电量;加大预算内脱硫资金支持力度;在 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方面给予绿色煤电 项目一定优惠政策。 五、结语 华能集团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费大户,肩负着节能降耗和 环保的重要职责。华能集团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领,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 展质量,增长发展效益,增强发展活力,正确处理好做强和 做大的关系,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以对国 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环保投入和环境整治力度, “言必信,行必果”,不折不扣地完成既定的环境保护目标 二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