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朗斯特罗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8136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特朗斯特罗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特朗斯特罗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特朗斯特罗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7译文奇迹斯德哥尔摩今年圣诞节没有下雪。街边的树 像两百年前那样黑着,窗口的蜡烛像两百年前那 样亮着。下午3点天黑了。没人对此惊讶。这不 是奇迹。 奇迹是绝望或放弃时突然变成现实的梦想。 2011年 10月 6日是一个奇迹,它让瑞典诗人特 朗斯特罗姆 (Tomas Transtromer, 1931-) 获得 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兴奋,像是自己 获得了这一奖项。12年前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 歌全集的时候,我希望他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对诗歌,包括中国的诗歌,会有促进作用! ” 5年前,我相信他一定会得奖,因为他是世界上 活着的最好的诗人!但两年前我放弃了这一梦 想他不可能得,因为他是

2、瑞典人!我想到 1974年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导致自杀的另一个瑞 典诗人马丁松。瑞典学院不会重蹈旧辙。 但诺贝尔文学奖突然向特朗斯特罗姆走去。 在他80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就像诗人在孤 独一诗中描写的那样:雪天他的车滑入另一车 道,对面开来的车辆在逼近“这时出现了一 个支点:一粒援助的沙粒或一阵神奇的风” , 他驾车的特朗斯特罗姆免遭了丧身之 祸。 圣诞节我拜访了特朗斯特罗姆。我给他拍 照。在莫妮卡(特朗斯特罗姆的妻子)去厨房拿 香槟的时候,他突然握住我的手: “Tacks mycket!” (“多谢了”) 。我吃了一 惊。这,是老人的声音吗?这个中风后20年只 会说 “是” 、 “不” 、 “这

3、” 、 “好”这几个字 的失语者,此刻第一次在一个没有雪的 圣诞节从嘴里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特朗斯特罗姆的写作信条夜已深。我躺在沙发上,听海顿的交响乐, 大脑浮出特朗斯特罗姆 活泼的快板 的几句 诗: “音乐是山坡上一间玻璃房/那里石头在飞, 石头在滚/石头滚动着穿过房屋/但所有的玻璃都 安然无恙。 ”宁静优雅的旋律,把我带回24年前 的一个秋日: 那是1987年10月的一个上午,我坐火车从 斯德哥尔摩到特朗斯特罗姆居住的小城韦斯特罗 斯拜访他。这是我们的初次见面。 火车开了一小时后到了。车站空空荡荡。车 站尽头,离我两百米远的地方,站着一个穿米色 风衣风度翩翩的瘦高个男人。那人一定就是特朗

4、斯特罗姆,我想,兴奋地朝他走去,像一条雾中 船朝灯塔驶去。 他快步迎上来,和我握手: “欢迎到清净的 小世界来! ” 我喜欢这句话,它让我放松。我坐着他陈旧 的灰色沃尔沃车,朝他的住处开去。我们穿过市中心的一个广场,那里,有几块 石板如今刻着他的一些俳句,其中的一首,22 年后,即2009年我在参加特朗斯特罗姆专场朗 诵会时,在夕阳里熠熠生辉: 看,我坐成了 一只岸上的小船。 我欢快无比。 莫妮卡已准备好了午餐:烤三文鱼、煮土 豆、蔬菜沙拉。这是瑞典人招待客人的传统菜。 我们三人坐在他家的花园里,边吃边聊。我们谈 到翻译(我当时译了特朗斯特罗姆十多首诗,打 算再译一些,出个选集) 。我问风暴一

5、诗里 花楸树的果子(秋天,这里街上到处可以看到一 束束如心脏或拳头大小的红果子) ,能否把它译 成“橘子” 。 “中国读者绝大多数恐怕都不知道这 种植物。 ”我解释。托马斯听了说: “可以。翻译 是再创造!译者应享受他的自由。 ”他说他的朋 友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把他“耕犁是一只坠地的 鸟”翻成了“耕犁是一只飞起的鸟” 。说完,哈 哈大笑起来。 “半完成的天空里说:每个人 都是一扇半开着的门/通往一间共有的房间。这 句诗是否受到汉字我们的们启发,即 人门? ”我问。托马斯沉吟片刻: “这种神秘的 经验,西方的基督教里也有。 ”他像自己的诗的 结尾那样果断地回答了一句。 话题转到我翻译过的一个瑞典

6、诗人、小说家 L。我问: “你觉得他的诗怎样? ”托马斯用禅师 回答弟子的方式说: “他去中国三个礼拜,回来 写了一部长篇,假如我去中国三年,我会写一首 短诗! ” 不言而喻,一首用三年写的短诗,一定比一 部用三个礼拜写的长篇要好。这便是特朗斯特罗 姆的写作信条:写得少,但写得好,让每首诗都 通过词语的炼金术成为一流产品。也正是这信 条,50年他才写了200首诗,并最终让诺贝尔文 学奖给他戴上“用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 开了一条通往真实的新径”的桂冠。 我们保持着联系。1988 年,我到瑞典留 学,第二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用瑞典文写的名叫 水中的目光 的诗集,并引起瑞典诗界的好 评。这一年,

7、我认识了托马斯的大女儿艾玛,她 和我同龄,当时在学声乐。她建议我出第二部诗 集的时候,一定让他爸爸先过一下目。她的意思 是:作一下润饰。1990年10月,出第二本诗集 时间的重量前一个月,我给托马斯打了个电 话。两天后,他专程从韦斯特罗斯开车到我居住 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生宿舍。他帮我看清样, 修改句子,更换词语,为了节奏的美,把单数改 成复数,把不定冠词改成定冠词,把定冠词改为 不定冠词 整整一下午,我俩坐在 12 平方米的小屋 里。当沟通遇到障碍时(当时我的口语还不允许 探讨问题) ,托马斯就在纸上涂画起来: “这句 我路过一棵倒下的松树 ,你用的是 fallet,但fallet是自己倒下

8、的意思。诗中的那棵树是砍伐后 倒下的,这时,就应该用fllt(被砍倒) 。 ”他说 着,用笔勾出一棵躺着的松树,然后在上面加了 把锯子。显然,我的瑞典文受着汉语思维的影 响。汉语中, “倒下”可以是主动和也可以是被 动,就像“鸟”可以是一只鸟,也可以是一群 鸟。 天黑了下来。我留他吃饭,但他说他必须赶 回韦斯特罗斯,有个美国诗人将拜访他。他拿起 那件米色风衣,走出了我那显得有点低矮的学生 宿舍房门 一转眼,17年过去了。 2007年5月,我把我写母亲的第六本瑞典文 诗集 源 给他看,他的目光停在那首叫 无 名的诗上: 我登上去纽约的飞机 你躺着,纹丝不动 世界抽成苍蝇的嗡嗡声我乘船去克雷特岛,

9、去西西里 你坐在窗前 望着风中的柳树 汹涌的绿浪推着你向前我在卢浮宫迷路 你含笑走来 一只闪光的瓷器 托马斯看了以后,左手指着诗的最后一句, 摇头说“不” 。我困惑地看着他。坐在一边的莫 妮卡说: “托马斯是想让你把最后那句一 只闪光的瓷器删掉。 ” 我没删。我认为少了那几个字,就少了母亲 这个象征含义:文化、根、母语等等。 但 今 天 , 2011 年 , 我 会 接 受 大 师 的 意 见拿掉那一句,整首诗才会变得更加空灵,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托马斯是一个随和宽容、率直热心的人。 2001年,西蒙 (我儿子) 一岁,在教堂举 行洗礼。托马斯也坐着轮椅来了。他抱着西蒙, 像抱着朗诵

10、会别人给他的花束。我忙于照顾客 人,没顾得上拍照。这一瞬比抱基督的圣母美多 了。它出人意料,就像特朗斯特罗姆诗里的意 象。老人静静地坐着,脸上洋溢着他 冰雪消 融那首诗的喜悦。 2008年,市图书馆为我安排了一场“李笠 作品朗诵会” 。我到时,发现托马斯和莫妮卡正 坐在第一排的观众席位里,向我微笑。 2010 年,我随在中国任职的妻子移居北 京。2011年1月20日,我50岁生日那天,莫妮 卡突然打了电话,她祝我生日快乐,问了我北京 生活的情况后,说: “我把电话给托马斯。 ” 一阵沉默,然后一阵婴儿学语的嗯嗯声,其 中有一两个字我能听出是什么意思。然后又是沉 默,又是孩子学语的声音。像一首诗

11、在寻找自己 最佳的表达方式。特朗斯特罗姆与东方特朗斯特罗姆是营造意境的大师。意境是一 首诗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 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 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 蕴蓄于象内。意境 (有时也称为“境界”) ,用 特朗斯特罗姆的话说: “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 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 。这基础有时是 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 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 ” 意境概念到了中国清代诗论家叶燮那里则得 到了精彩的阐述,晚清学者王国维在集其大成的 人间词话中也反复论述了意境“境界” 。 他指出: “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

12、:有境 界而已。 ” 请看特朗斯特罗姆的这首诗: 足迹 夜里两点:月光。火车停在 平原中心。远处,城市之光 冷冷地在地平线上闪动 如同一个人深入梦境返回房间时 无法记起曾到过的地方 如同某人生命垂危 往事化作几粒光点,视平线上 一抹冰冷的小旋涡 火车完全静止 两点:明亮的月光,三两颗星星 这里,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 意识相互交融,恰如其分地传递了内心体验,巧 妙地做到了心与物的协调统一而心驰物外,意与 境的浑然一体而意溢于境,和李白的 静夜 思 、崔颢的黄鹤楼等唐代优秀诗作有着异 曲同工之妙。 此外,我们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里找到与中 国古诗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表达,比如: “穿轰 鸣

13、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使大地的宁寂百倍地 增长。 ” (冰雪消融) ,它让我们想到南北朝 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预感战争爆发而目瞪口呆浑身冒汗的花 朵”让我们想到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 鸟惊心”的移情绝唱,而“流淌的宝剑/正消毁 着记忆/小号和佩带/在地底下生锈” (短诗三 章) ,又何尝不是杜牧赤壁中的“折戟沉 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回声或共鸣。而 共鸣,则无疑体现了世界诗歌大师们抵达的精神 境界。 俳句是凝练的典范,是现代口语诗滚滚洪流 的中流砥柱。这一短短 17 音 (5、7、5 三行组 成)的日本诗体,成了凝练大师特朗斯特罗姆运 用自如的诗歌形式(

14、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这一形 式) 。特朗斯特罗姆的俳句和“蝴蝶翩翩舞,落 花疑返枝”或“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 瓣”之类的作品不同,他更具有日耳曼民族的精 神气息和北欧的硬朗强健。他的俳句就好像一个 小巧玲珑的江南女子变成了北方的汉子。 “太阳 已低垂/影子像巨人。很快/一切是影子。 ”这首 让人联想到歌德群峰之上的俳句,完好地体 现了他的俳句风格。 特朗斯特罗姆一共发表了65首俳句。但俳句 里的禅意到处显现:即一个瞬间的场景一两 个意象打开宇宙之谜。如十月即景 : “回 家路上,我看见钻出草坪的黑墨蘑菇/这是黑暗的 地底/一个抽泣已久的求救者的手指。 ”或1968 年写于冰雪消融 : “我

15、紧抓住桥栏/桥:一只 驶过死亡的巨大的铁鸟。 ”敏感、敏锐,对事物 观察的独到细微,并能由此上升到形而上的高 度,创造一种类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 照古人”的空灵境界,显然是这位瑞典诗人的天 才品性。 “缓慢的飓风/从大海图书馆来。/我可以休 息。 ”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震撼了一下。不是 被诗中的语言 (它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而是 被诗中的姿态,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姿态。和所有俳句大师的优秀作品一 样,这首诗似乎什么也没有言说。它只用淡淡 的一笔勾勒了一种状态, 一种人人都有的寻常 的经历。但诗已完成,它像大海一般向读者敞 开特约编辑: 严蓓雯2012年10月22日星期

16、一外国文艺译介之旅周阅, 文学博士, 北京语言大 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 中日文学与文化关系、 日本中国 学, 译有日本作家田山花袋 棉 被 、 吉本芭娜娜 尽头的回忆 等 小说。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翻译了日本作家田 山花袋的 棉被 和吉本芭娜娜的 尽头的回忆 , 这两部作品从作家经历、 时代背景到文体风格都 迥然相异。 前者发表于1907年, 后者出版于2003 年, 两位作者的生年相差近百年, 性别亦不同, 因 此两部作品的整体风貌必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 对二者的翻译却是在同一时期由同一个人完成, 假如因此而遮蔽了原作的风貌,过滤了原有的特 色,使中国读者看到的不是不同作者的创作,而 是同一译者的译作,那么,这样的翻译不能说是 成功的。原作与译文,肯定在文化与语言方面有 同有异, 而差异更是渗透在各个方面, 这就涉及到 一个如何在语言转换的同时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 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