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8134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 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 关系的异常。 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抗力形:使 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 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 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

2、的临时性固定修 复。 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 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 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 的牙本质。 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它是牙体缺损的主 要修复形式. 铸造金属全冠:

3、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 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 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 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 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

4、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 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 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 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 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 悬臂,无基牙支持 牙周潜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 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 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

5、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 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 戴的一种修复体 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 30-33 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 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 面具有溢出沟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半解剖式牙:起合 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 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 28 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 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6、 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 的分界线。 型导线: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远离缺隙侧 型导线: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近缺隙侧 型导线: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或牙齿本身倾斜,倒凹普遍且显 著。 制锁状态:是指义齿由于设计的就位道与功能状态中义齿实际的脱位方向不一致而 造成的约束状态。 间接固位体(indirect retainer):定义:辅助直接固位体固位的装置,是为防止义齿翘起、 摆动、旋转、下沉而设计的固位装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义齿的稳定性。 颌支托:指卡环体伸向基

7、牙牙合面的部分,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牙合力至该牙的一种 硬性(金属)装置。 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 口轻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侧黏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主承托区: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后牙牙槽嵴顶、腭部穹窿去、颊棚区等 区域,该区域通常出现骨吸收。 义齿间隙: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间隙,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颌位关系记录:指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下 1/3 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 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 无牙颌病人的正中关系

8、。 正中颌位: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颌覆盖,后牙颌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 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 正中关系位:当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时称正中 关系位。 息止颌位:在自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 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颌接触,叫做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做 息止颌间隙。 垂直距离:天然牙列成正中颌时,鼻底至髁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三分之一的距离。 髁道:下颌在咀嚼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 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切缘沿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叫切 道,切道

9、与眶耳平面的夹角叫切道斜度。 选磨:调磨正中颌的早接触点,使正中颌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和稳定的尖窝关系,并调 磨侧方颌和前伸颌时的牙尖干扰,达到平衡颌接触。 重衬: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分的 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与周围的组织紧密贴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颊侧翼缘区(颊棚区):位于下颌后弓区,在下颌颊系带至嚼肌下段前缘之间当下颌后部牙 槽嵴吸收成低平状时,该区又称为颊棚区 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之腭侧,为一梨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有鼻腭 N 和血管通过 颤动线: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

10、位.当患者发啊的音时此区出现轻微的颤动现象,故也称 啊线.可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约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 凹的连线上.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呈圆形,卵圆形或梨形,覆盖在磨 牙 后三角上,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粘液腺 克里斯坦森现象:上下合托戴如口内后,嘱患者下颌向前伸约 6mm,当下合托向上合托闭 合时,合托前缘接触,而后部离开,形成楔形间隙.此间隙出现与髁道斜度呈正度数时,正度数越 大,楔壮间隙也越大,此现象称 全口义齿的平衡颌:指在正中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 押都能同时接触,即为平衡合 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是用前伸合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的 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切导斜度与切道斜度相当而不相等 补偿曲线曲度:全口义齿修复中所指的补偿曲线多限于上 3-上 7 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 的曲线 上颌架:就是将带有上下颌托的上下模型用石膏固定在颌架上,以便保持上下模型间的 高度和颌位关系。 覆盖义齿:指义齿基托覆盖在天然牙、已治疗的牙根或种植体上并由他们支持的一种全 口或可摘局部义齿。 即刻全口义齿: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出前预先做好,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