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8090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健康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注心房颤动关注心房颤动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的成人中房 颤的患病率约为 0.7%,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房颤发作时,心房的激动频率可达 300-600 次/分钟,且毫不规整;心房丧 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通过房室结下传到心室的频率约为 100-160 次左右/分钟, 节律亦绝对不齐。心脏泵血的功能降低 25%左右。房颤的危害房颤发作时由于心率较快,患者通常会有心悸、乏力、眩晕等症状;长期 房颤,还可以导致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俗称 “中风” ) ,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 5-17 倍。房颤患者

2、死亡率是 健康人群的 2 倍。房颤的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治疗。但目前 尚无根治性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复律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搏器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 方法,其中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因而目前应用最为广 泛。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时,通过一根远端能够释放射频能量的消融导管,在 X 线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与房颤密切相关的部位(特别是肺静脉)进行毁 损,从而根治房颤。目前阵发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约为 80%左右。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 所致

3、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1、肺心病的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往往在数年后发展成肺心病。其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闷、心悸(心率加快或心律不齐) , 甚至出现尿少、腹胀和下肢水肿等症状。病情加重时,上肢和颜面部都出现水 肿、颈静脉怒张,而且口唇和指(趾)端紫绀,这些现象都说明发生了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并出现心力衰竭。2、慢阻肺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原因慢阻肺引起肺心病的最主要原因是身体长期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心肌 损害。慢阻肺病人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急性加重,每次急性加重,都使原来的 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最后发生心力衰竭。3、判断您是否有肺心病的依据对已患慢阻肺的患者在

4、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当对自己疾病的发展有较 清楚的认识,一旦出现活动后气促加剧,并出现胸闷、心悸,甚至出现尿少、 腹胀和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及 X 线检查(有条件可进行超声心动图) ,排除肺心病的诊断。老年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此时病情更为复杂,因此,应及 时向医师提供更详细的疾病资料,以供医生诊断及治疗的参考。4、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积极控制感染。2.氧气治疗: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 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后,可

5、自行消失。5.护理工作:翻身、拍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关注心力衰竭关注心力衰竭什么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心衰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的不协调 (简称心脏不同步)造成的。由于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心衰病人无法通过血液循环将充足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同时心脏本身也得不 到充足的氧气及营养供应,这就更加加重了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形成恶性循 环。心衰有什么症状?心力衰竭轻重程度不一,临床的表现也就不同。轻者仅在活动时感觉心慌、 气短、胸闷、乏力,较重的还会有下肢水肿,夜尿频繁,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等症状;严重的患者不能平

6、卧,全身浮肿,休息时也会感到心慌、胸憋等。什么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是通过双心室 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重度心衰患者多存在心室收 缩的不同步,CRT 在传统的双腔起搏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室起搏,左室起搏电极 经右房的冠状静脉窦开口,进入冠状静脉左室后壁侧壁支起搏左室,同时起搏 右心室,通过多部位起搏恢复心室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返流。对于心衰伴心 室失同步的患者,这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 质量,同时显示出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什么患者适合植入 CRT?具有下

7、列表现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安装 CRT:心脏不能协调搏动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脏扩大;曾经安装过单腔或双腔起搏器的,具有上述表现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人体随着年龄增加,各种器官、组织逐渐老化,心脑血管尤为明显,动脉 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 致死率和致残率也随之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要延缓生理衰老过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可注 意以下方面:(1)开朗乐观、情绪稳定,严守生物钟规律,这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 本条件。(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除不健康行为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必不可少的

8、条件。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粗纤维 食物为主;戒烟限酒;坚持适量运动。(3)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浓度。(4)已患心脑血管病者要积极治疗,严守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高血压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高血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就要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 进行治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与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主要为“治疗性” 生活方式改善。降压治疗的血压控制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小于 140/90 毫米汞 柱,老年患者收缩压小于 150 毫米汞柱;其他目标:保护心脑血管;改善生活 质量;最高目标为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延长生命。降压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使血脂、血糖、体重、血凝状态等指标也 达到理想水平。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个月一次,农村患 者每三个月至少一次;全面评估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