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7827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14.3“_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节第三节“ 伏安法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 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 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电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一般方法。学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和周密

2、、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并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可 2 人或 4 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小灯泡(带座) 、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题一、复习引入新课题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

3、单的 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题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 电流为 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同学们练习,两个同学板演).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其目的有二:巩固旧知识;引 入新课题。 通过该题的计算,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吗? 生 : 如果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电阻。. 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生 : 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和电流。 这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伏安法”测电阻。(自然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二、新课

4、学习: 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今天我们一 起来测量它的电阻。 (肯定有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教师可幽默风趣的说)你们的手真快呀!如果建筑工人也像你们这样,修的楼房多数都会 倒塌! (同学们会心的笑,教师因因势利导) 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通过纠正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一)(一)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请同学讨论,设计方案,并按自己的思路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 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 不论同学们灯

5、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 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画出这两种电路,学生观察比较和讨论)生:只要能测出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中的电流就可以由 R=算出IU电阻的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 另一部分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将电路接入变阻器呢? 生: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中的电流和灯两端的 电压就可以计算灯泡电阻.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分析:前一个电路只能测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而后一个电路中, 利用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

6、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灯泡的 电阻一般不变,这样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 U=IR,电流改变时,灯泡两端的电压 也会改变.因此,就可以测出几组不同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 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变的,测出一次计算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测几组不 同的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引导学生分析) 在实验中测量几组数值的意义也在于此: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 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 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多次测量求平均 值” ,这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电路中连入变阻器是十分 必要的。 教师总结变阻器的作用:

7、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以 进行多次测量。 现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实验器材,看老师给你准备的器材 够不够,然后设计好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表格。 (学生边做边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中根据观察到的不规范操作,统一作如下的讲解和指导: 1将仪器接入电路前要了解器材的规格,如电源的电压、电压表电流表 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2还要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如果不在, 还要注意先调零; 3还要看一下小灯泡标识的电压值是多少; 4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5注意看清电流表、电压表的

8、正负接线柱,连接时不能接反; 6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这一点可让 学生充分讨论其道理,并得出滑动变阻器阻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之二:控制电 路中的电流。 采用以上程序,应用了 :实践理论再实践认知发展过程。(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组内的同学可以分工协作,有人口述实验步骤,有人交递实验器材,有 人连接电路等。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有误。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合上开关,移动滑片,收集数据并观察灯泡的亮度的变化。(三)分析与讨论(三)分析与讨论1交流:用口述或多媒体、

9、投影仪展示 35 组的数据表格。 2讨论: 同一灯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不同,测出的电阻为何有差异? 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答案) 3分析: 电流表指针偏得过了,出了刻度线以外,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小,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电表指针反偏是为何? 师:往往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遇到问题要勇于去找到问题的答 案并力求解决它。三、小结三、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堂实验课并强调:电学实验要求严格,操作要规范,步骤 要严谨,否则,易损坏器材,或达不到实验目的。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 会做得更好。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1、2、3 补充

10、作业: 1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 ) A. 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B. 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C.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D. 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2 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调换了 位置,闭合开关 S 后,下列现象中会发生的是:( ) A。电压表烧坏。 B. 电流表烧坏。C. 小灯泡烧坏。 D. 小灯泡不亮。 3.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A 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 么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和

11、接在电路的 M、N 两 端 4小刚同学测量 2.5V 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 路如图:(1)检查电路,发现有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 错误的导线上打“” 。闭合开关,会出现 现象.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线.闭合开关前,他应将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端(填“A”或“B”);(2)小刚改正错误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右表: 则第 1 次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为 ; 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 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 R=实验电路:IU实验器材: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 置. 3.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 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 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4.根据欧姆定律 I=的变形公式 R=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并求出其平RU IU均值.作为所测小灯泡的阻值. 数据表格及记录: 实验次数电压 U(V)电流 I(A)电阻 R()灯泡的亮度 1 2 3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3321RRRR实验次 数123电压 U/V2.02.52.8电流 I/A0.200.240.2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