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77792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础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作业指导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1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国家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考核评定标准(2005 年版) ;2、国电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3、电力部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4、国家电力公司 2000 年 9 月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5、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6、青海省电力设计院110kV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图 。7、110kV江仓木里线路工程总说明书。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1工程特点与工程量改线原因由于待建铁路在110KV 江仓木里线路 78#塔至 91#塔距离较小

2、,4 处铁路与 110KV 江仓木里线路交叉,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距离要求。改线范围及原则110KV 江仓木里线路 78#塔至 92#塔,该线长度约3.68km。1 处铁路与 110KV 江仓木里线路交叉,需要加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2高。2改造方案、110KV 江仓木里线路 78#塔至 91#塔,将 78#塔110JJ4-15 向 77#方向移 36m 为新的 78#,新 78#左转 5901,沿铁路新修施工道路南侧约 20 米向西走线 2.393km 到87#,87#右转 403走线 1.254km 与 92#相接,92#原 00变为左转 422。需要改迁单柱拉线铁塔 1

3、3 基,改迁转角塔 1 基,增加 110JJ3-12 转角铁塔 1 基,改线后 63#78#耐张段长度从4.629km,变为 4.233km(按新的代表档距重新紧线 1 次) 。原78#91#耐张段长度从 3.68km 边为 2 个耐张段,78#87#长2.393km,87#92#长 1.254km,改线后线路长度基本不变。改线后该段铁路的水平距离在 30m 以上。改线后 OPGW 长度满足要求,在 87#塔增加耐张金具两套。1、 基础腿别规定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32、基础施工说明及要求(1)基础施工前,一定要结合地形条件、基础形式及基础标高进行全面复核,认真核对塔型、塔

4、高、根开、地脚螺栓规格及间距,基础主柱坡度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地脚螺栓按主柱坡度火曲。为了保护环境,基础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一般情况下,基础基坑开挖时坑壁放坡宜为 1:0.3,必要时采取护壁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所有土方、材料、设备均应放置在垫布上,防止破坏原始地面植被。(2)基坑开挖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挖好后即浇制基础,拆模后由监理进行外观尺寸检查及质量验收各方面合格后方可回填,防止坑内积水。回填时必须清理完基坑的草团、木板片、冻土块、雪块、冰块等杂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4物,并应每回填 300mm 夯实一次,且夯实程度必须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 8

5、0%以上,回填土后地面找坡坡度不小于0.05,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作好基面散水处理,以防渗水。(3)所有浇制基础在浇制混凝土时拌和混凝土用的水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任何腐蚀性的水,也不允许向混凝土中掺入毛石。(4)基础底板和立柱钢筋及箍筋应均匀设置,主柱箍筋间距是 200mm;基立柱顶面采用两道箍筋;一般基础底板下部保护层为 70mm,其余为 45mm。底板保护层不得用铺垫卵石或灌沙浆的方法来施工。(5)全线路基础需做散水坡,做散水坡时,散水坡应高出地面 300mm,且需夯实,并做好表面不小于 5%的散水坡,散水坡的范围 D 不小于基础根开对角线加基础埋深加1.4 倍底板宽,如下图所示。110kV 江

6、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5七、施工准备七、施工准备1 施工准备1.1 对测量工具的要求施工测量前对用于测量的仪器、工具等进行精度校验,严禁不合格的仪器、工具用于施工测量。1.1.1 经纬仪施工前应对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a)水准管和垂直竖轴的垂直度;b)视准轴和水平轴的垂直度;c)水平轴和竖直轴的垂直度;d)望远镜十字线、望远镜水准管竖盘游标水准管等。对于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仪器应进行校正,即使是新出厂的精密仪器,在使用前也必须进行检定校准后方可使用。1.1.2 塔尺、钢尺:用于施工测量的塔尺、钢尺应符合要求,对于刻度不清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用于施工测量。2、施工复测2.1 直线杆

7、塔中心桩复测2.1.1 直线杆塔中心复测,以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6镜分中法来复测,复测时以设计勘测钉立的两个相邻的直线桩为基线,其横线路方向偏差见表 2-1。表 21 线路路径复测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序号检查(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转角桩角度130经纬仪复测2档距 %L1经纬仪塔尺复测3被跨越物高程 m0.5经纬仪测量序号检查(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允许偏差)检查方法4杆(塔)位高程 m0.5经纬仪测量5地形凸起点高程 m0.5经纬仪测量6直线桩横线路 mm50经纬仪定线、钢尺测量7被跨越物与邻近杆(塔)位距离 %L1用经纬仪塔尺复测8地

8、形凸起点b、风偏危险点与邻过杆(塔) 位距离%La1用经纬仪塔尺复测A、L 为档距,L为被跨截止物或地形凸起点、风偏危险点与邻近杆(塔)位的水平距离。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7B. 地形凸起点是指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2.1.2 转角杆塔中心的复测转角杆塔桩的复测是复查转角的角度值是否符合设计角度,用测回法侧一个测回,测得的角度值与原设计的角度值之差见表 31,如大于表中规定范围,应慎重复测,并会同设计究其原因。2.1.3 档距和标高的复测线路杆塔位桩间的档距和标高要用视距法进行复测。标高复测值与设计值比较偏差应小于表 31 的规定,超过规定值时应

9、会同设计单位查明原因予以纠正。2.1.4 丢桩的补测如杆塔桩丢失,应根据线路杆塔明细表和纵断面图,按原设计的档距数据进行补测钉桩,并须按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定进行观测,精度要求如下:A)直线量距:用经纬仪视距法测距,两次测量之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对向观测:1/150;同向观测:1/200;B)视距长度:平地不超过 400 米,丘陵不超过 600 米,山区不超过 800 米,当成像模糊时,应适当缩短视距长度。使用红外线测距仪、全站仪等新技术设备时,测距长度可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8根据设备性增加。C)转角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仪器观测方法测回数测回数(分)读数(分)成

10、果取位020B测回法110.1分D)高差测量技术要求:每百米距离、其较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竖直角(度)2468101214161820高差较差(cm)24681012141618202.1.5 为了方便施工,当线路杆塔复测及丢桩补测完毕时应及时在杆塔的正面及侧面钉辅助桩,辅助桩距杆塔的距离一般为 20 米30 米,其位置应根据地形情况,钉在不易受碰动的稳妥地方为宜。3 分坑测量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9分坑时,在塔位中心桩安置仪器,前视或后视邻塔中心桩,水平度盘角度归零,然后仪器转 45 度角,在此方向线上钉出辅助桩 A、C,仪器继续转角度再钉出辅助桩 B和 D。以塔位中心

11、0 点为零点,在 0A、OB、OC、OD 的方向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10上分别量水平距 E1、B2 得 1、2 两点,取 2a 尺长,尺两端分别与 1、2 点重合,在尺的中部拉紧,即勾出点 3,折向另一侧得点 401、2、3、4 的连线即为所要求的坑位置。312 矩形基础分坑如图 4132 所示,分别以 C、D 点为零点,至坑近角点、中心点、远角点的距离 E2、E0、E1 值按下式计算:E0=(0.5Y)/sin45=0.707YE1=0.5(Y+a)/sin45=0.707(Y+a)E1=0.5(Y-a)/sin45=0.707(Y-a)分坑时,仪器安置在塔位中心桩 0

12、 点,前视邻塔中心桩,在此方向线上以 0 点为零点量取 0A=1/2(x+y)得 A辅助桩,倒转镜头在 AO 的延长线上至量取以 0 点为零点量取 0A=1/2(x+y)得 A 辅助桩,倒转镜头在 A0 的延长线上量取 OB=1/2(x+y) ,得 B 辅助桩。然后,仪器自前视方向水平转 90 度角,量取 OC,倒转镜头量取 0D 均等于1/2(x+y) ,得 C 和 D 两辅助桩。分坑时,分别以 C、D 点为零点,在CA、CB、DA、DB 四个方向线上,量取 E1、E2、E0 值,按正方形基础的划坑方法,划出四个坑口位置。如果地形为山坡地形,A、B、C、D 各桩无法钉在一个平面上,此时可按上

13、述步骤分坑: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11A)将经纬仪架在中心桩 0 处,前视辅助桩 A,自 0 点起量水平距离 y-2 钉 01桩再倒镜钉 02 桩。B)以 O1、O2为辅助中心桩,按双杆分坑方法,分别分出左右两基础坑中位置。4、基坑的操平找正(1)将经纬仪安平在杆塔中心桩处,复核坑底中心间根开、对角线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然后对每个坑的四角和中心操平五点,当基坑坑深相同且在允许误差之内时,按最深一坑进行操平。八、基础施工八、基础施工1、直桩基础施工(1)本段除 GJ1、GJ2、GJ3、ZM1、ZM3、FZ1、ZGO2铁塔采用底脚螺栓连接外,其余基础为矩形和正方形直柱地脚螺栓基

14、础,其基础分坑、模板找正、基础浇制的根开和对角线数据都按基础分坑时的方法及尺寸,从辅助桩(矩形基础)和中心桩(正方形基础)量出去半对角线就可以定出基础立桩的中心。(2)以基础立桩中心点为起点,分别向两边量取立柱的半对角线长度,定出立柱位置,以此方法定出底板的位置,将钢筋绑扎固定好。(3)底脚螺栓安装前必须检查螺栓直径、长度及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浇制;在地面将螺栓丝扣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12先穿入螺栓固定架眼孔,用螺帽调节,然后按要求将箍筋扎牢,使底脚螺栓形成整体,最后放放坑内的主柱钢筋内,调整同组底脚螺栓对中心桩的对角距离及同组底脚螺栓间距,经检查合格数据无误

15、后再将螺栓固定在主柱模板上。(4)直柱式地脚螺栓基础根开、地脚螺栓型号及分坑找正尺寸见基础施工数据一览表 。2、钢筋的绑扎(1)钢筋的相交点处应用 22#铁丝扎结;为防止钢筋网片或骨架歪斜变形,绑扎时要分左右方向绑扎,即通常所说的“八字”形绑扎。柱箍筋开应间隔放在四角主筋上,柱箍筋要放平,箍筋及绑扎铁丝的末端应向钢筋笼内弯曲。(2)钢筋的安装: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垫块一般用水泥砂浆预制,其强度不低于混凝土强度,其尺寸为 3030t(t保护层厚度)垂直垫块可预埋 20#铁丝。钢筋表面不得有油渍、锈污和红褐色或深褐色颗粒状或片状铁锈。本工程基础保护层厚度:底板上、下面为 70mm;侧面及基础

16、立柱为 50mm。(3)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布置在同一基础的焊接头应相互错开。(4)钢筋绑扎应均匀美观。3、搅拌前的上料检查110kV 江仓木里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书13(1)用于浇制的砂、石料必须符合规程要求,上料前应对其粒径级配及清洁度进行严格检查;(2)砂、石、水等材料现场要用秤进行计量上料,其每次上料重量误差不得超过 2 公斤。(3)每次搅拌材料用量应符合设计配合比,但每班日塌落度试验不少于 2 次。4、搅拌混凝土 (1)本工程采用机械搅拌,在使用搅拌机前,应将桶内浮土清除干净。搅拌机使用完毕,或中途停机时间较长,必须在旋转中用清水冲洗滚桶,然后再停机。搅拌机机器转动正常,才能投料,投料的顺序是先加砂、水泥进行搅拌,均匀后在加碎石搅拌,最后加水。(2)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A)混凝土的用料应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每基基础或每个班次应检查配合比的执行情况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