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论文 (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7591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性论文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放射性论文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放射性论文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放射性论文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放射性论文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性论文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性论文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摘要摘要: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人们又一次笼罩在核阴云之下。本文结 合日本地震的影响以及我国的核防护建设,介绍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核辐射的主要危害、 如何做好核辐射的防范以及我们生活中的辐射及如何注意。前景前景: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 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级强烈地震,引发 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 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 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 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虽日本核电站泄 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 的危害。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 并引

2、发部分民众恐慌。核阴云笼罩下,普通 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 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 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 惕? 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 ? 我国的和辐射防护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时期:核工业建立初期:主要由核设施营运者 自行监测,监测范围局限于核设施周围地区。 1964 年我国开始进行大气层核试验,在全国 设立了 45 个监测点监测核试验对环境的辐射 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有 组织有系统地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 平调查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 组织开展核设施和核 技术应用项目的放射性污染源调查和重点源 监测,基本掌握了全国放射性

3、污染源的数量、 行业与地区分布,重点放射源的种类、 “三废” 排放方式、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发现了问 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1 世纪初期:环保总局开始组织建设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核设施进行 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对全国辐射环境质 量进行监测,建设了第一批国控点,并投入运行。一、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一、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4) 对眼晶体和视网膜的影响我国辐射环 境监测历程二、核辐射的危害二、核辐射的危害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 能的。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

4、夜光 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 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只有核爆 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 围地对人造成伤亡。核辐射的危害特点: 1.核辐射,杀人于无形核辐射,杀人于无形 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 射出的一种能量,有 、 和 3 种辐射形式 穿透物质的能力各不相同。 辐射只要用一张 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辐射是高 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辐射和 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 远。换句话说, 射线能透过皮肤“隔山打牛”。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 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 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5、,不过,辐 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国际核安全和 辐射事件等级(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严 重性逐级分为 7 个等级,其中 13 级称为 “事件”,47 级则称为“事故”。迄今为止, 被列为 7 级的只有 1 例,即 1986 年前苏联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而此次的日本福岛 核爆炸,起初日本将其列为 4 级事故,而最 近,法国核安全局已将其列入仅次于切尔诺 贝利的 6 级,足见此次日本面临的危害有多么巨大。 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的, 但也不要过分恐慌,日本泄漏的核物质能否 进入我国还受气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切 都还是未知数。 2.核辐射之害,持续甚久核辐射之害,持续甚久

6、核辐射堪称隐形杀手,但也是有明显症 状的。 1.恶心和呕吐这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 辐射量越多,症状出现越早。 2.自发性出血辐射耗尽血小板,可引起鼻、口、 牙龈和肛门等出血,甚至出现吐血。 3.出血性腹泻辐射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 腹泻。 4.皮肤脱落暴露于辐射外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变 红,形成水疱。 5.脱发大剂量辐射后,人体毛囊受损,往往会 在两三周内持续脱发。有时,这种脱发是不 可恢复的。 6.严重疲劳辐射会使人感到虚弱和不舒服,就 像患严重流感一样。 7.口腔溃疡辐射可引起口腔溃疡。此外,溃疡 还可能发生在食道、胃和肠。 8.感染除了红细胞,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白细胞 也会因为辐射而减

7、少,细菌、病毒和真菌感 染的风险升高。 最大危害:白血病、甲状腺癌 核辐射对人最大的威胁,就是增加白血 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专家指出,遭遇核 辐射,最先的变化是血象,一般情况下白细 胞会明显减少,严重时,会患上白血病;另 外的危害是发生甲状腺癌。诺贝利核电站发 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 射患甲状腺癌。 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取决于在辐射环境下 的暴露时间以及所受到的辐射强度。它对人 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是它会引发 癌症。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 其寿命,它会“自杀”,从而死亡,给新生的 细胞让路。而当细胞丧失了这种“自杀”功能 时,癌症便发生了。辐射影响将彻底打破这

8、种人体自身的控制体系,使癌症(如肺癌、 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的发生几率大大 上升。此外,核辐射还可能引发不育、怪胎 等疾病。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 1、胎儿: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 会越明显; 2、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 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 35 倍; 3、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 4、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 谢较迟缓。 三、核辐射的防范:三、核辐射的防范: 一旦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 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 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公 众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可信的关于突发事 件的信息,切记不可轻

9、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应通过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 的沟通。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 要的自我防护措施。防范核辐射应做到以下 四个字 躲躲 核辐射事故发生时,处在辐射区的居民, 首先是撤离或隐蔽,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如果在室外,可以用面罩或湿毛巾护面,少 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气,远离爆炸中心方向, 往上风口躲避。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 衣、手套和靴子等,皮肤尽量不要外露,有 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最好随时携带一 个收音机,按照有关部门广播的具体指令避 险。 核爆炸时,应马上卧倒,用一切可以遮 蔽头部的东西盖住头部。不要看爆炸当时的 情况,以防被强光和辐射搞瞎眼睛。人与辐 射源之

10、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 外照射剂量,住的楼房对辐射来说是很好的 屏蔽体。发生核事故时,人们可以选择专门 的民防工程、应急避难所进行躲避;在家应 当紧闭窗门,关闭空调、换气扇等通风系统, 防止污染物进入。如果可能,事先在地下室 储备粮食和水,有危险时进入躲藏。 洗洗 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 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 吸入体内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 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 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 接触受染物体;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 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 上风或侧

11、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 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 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 到达安全地域后,如果估计自己已经暴 露于核辐射中,应当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 浴 30 分钟左右,彻底清除核污染,尤其是口 鼻腔和毛发。同时,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 料袋中,密封后掩埋到偏远深处。不要喝污 染区的水,吃污染区的食品。 吃吃 多吃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豆芽、 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 A、C 和蛋白质的食物。经常喝些绿茶,茶叶能改 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还可以 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 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在 饮食上要注意以下方

12、面: 1、能量供给要充足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 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 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 轻损伤保护身体。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 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 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 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 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 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 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 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 性增高。因此,接触核辐射的人,要注意摄 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瘦肉、动物肝 脏、鱼

13、、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 A 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3、脂类摄入不宜高 人体受辐射照射后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 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 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较好。 4、维生素的摄入尤为重要 维生素缺乏,可降低身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宜加量供应,特别是维生素 A、K、E、C 和 B 族维生素。 5、矿物质平衡尤为重要 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须平衡, 否则不能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轻者损害健 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微量元素与其他营 养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锌对许多营养 包括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 有重要影响

14、。辐射损伤时,矿物质包括微量 元素在内,过量或不平衡,均会产生不良影 响。 6、无机盐供应宜加量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 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 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7、辛辣食物作用不可低估 辛辣食物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 辐射的天然食品。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以调 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 DNA,使之 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对 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阴虚、咽喉肿痛和胃病 者例外) 。 治治 人们暴露在强度很高的辐射中,会患上 辐射病或急性放射性综合征。对疑有放射性 核素经呼吸道吸入的人员,应尽快去除上呼 吸道内沉积的核素,如用

15、棉签拭去鼻腔内的 污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喷血管收缩剂, 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和咽喉部等; 对疑有放射性核素经消化道污染的人员,应 尽可能在暴露后 1 小时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 取催吐等措施防止放射性核素吸收入血。 如果感觉眩晕和恶心想呕吐,就是已经 辐射伤害,马上去有医疗条件的地方寻求救 治,早期辐射非深度伤害是可以治疗的。若 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 出体外的药物。 有条件的话,应马上做核辐射状况的检 查。特别要提醒的是,核辐射会增加甲状腺 癌的发病风险。其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几年 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为了缓解 这一风险,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人 们可以在医

16、生指导下服用碘片,避免它吸收 放射性碘。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 慎用。 日本核泄漏之后,全国多地掀起抢盐风 潮,不止沿海,大后方的重庆各大超市、商 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抢购食盐的顾客。许多 网友读者打来电话,称在超市既买不到碘盐, 别的盐也脱销了。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 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 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 没法再提炼盐。 但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谣传。首先, 吃加碘盐防辐射纯属无稽之谈,就算是直接 服用碘片,也有诸多注意事项;至于担心食 盐遭受核辐射污染,更是没有可能,因为我 们日常食用的是地下开采的井盐,海盐只能 用作工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吃碘盐并无预防核辐射效果。 我国现在的食用盐中一般用碘酸钾作为碘强 化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 规定,卫生部组织制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 (征求意见稿)和食品添 加剂碘酸钾规定了我国目前使用碘酸钾作 为碘强化剂,并将食盐碘强化量 20mg/kg60mg/kg 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 平均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