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7552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知识小结(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星梦补习中心1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小结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小结一、数学知识点一、数学知识点(一)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一)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 10 向十位进 1。(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在个位加 10 再减。(三)四位数的读法(三)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 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 0 都不读。(四)四位数写法(四)四位数写法1、

2、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五)解答应用题步骤(五)解答应用题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二、数学口决定义归类二、数学口决定义归类1 1、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 2、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3 3、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

3、 4、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5 5、角、角(1 1)什么是角?)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 2)什么是角的顶点?)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3 3)什么是角的边?)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4 4)什么是直角?)什么是直角?度数为 90的角是直角。(6 6)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锐角?小于 90的角是锐角。(7 7)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钝角?大于 90而小于 180的角是钝角。6 6、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 4 或者比

4、4 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 5 或者比 5 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 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7 7、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 1)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2 2)什么是加数?)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3 3)什么是和?)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8 8、什么是减法?、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9 9、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1010、加法各

5、部分间的关系:、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1111、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1212、乘法、乘法(1 1)什么是乘法?)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2 2)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3 3)什么是积?)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1313、除法、除法(1 1)什么是除法?)什么是除法?星梦补习中心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2 2)什么是被除数?)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3 3)什么是除数?)什

6、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4 4)什么是商?)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1414、乘法各部分的关系:、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515、(、(1 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三、小学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三、小学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1 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1 千米=1 公里 1 千米=1000 米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7、厘米 1 厘米=10 毫米2 2、质量单位及进率、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 公斤 1 千克=1000 克3 3、时间单位及进率、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1 天=24 小时 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31 天的月份有 1、3、5、7、8、10、12 月份,30 天的月份有 4、6、9、11 月份,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应用题解法应用题解法一、一、加法加法 (1)求总数的应用题: 例:商店有苹果 15 千克,梨 8 千克,请问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15

8、+8=23(千克)答:梨和苹果一共有 23 千克。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例:商店有苹果 15 千克,梨比苹果多 8 千克,请问梨有多少千克?15+8=23(千克)答:梨有 23 千克。 二、减法二、减法 (1)求剩余的应用题 例:把一个西瓜切成 8 块,3 块给爸爸,3 块给妈妈,剩下的留给小红,请问小红分到几块 西瓜?8-3-3=2(块)答:小红分到 2 块西瓜。 (2)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例:商店有苹果 15 千克,梨 8 千克,请问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15-8=7(千克)答:苹果比梨多 7 千克。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例:晓航有 15 支铅笔,李红比晓航少

9、 8 支,请问李红有多少支铅笔?15-8=7(支)答:李红有 7 支铅笔。 小结小结 (1 1)A A 比比 B B 多,已知多,已知 B B,求,求 A?(A?(加法加法) ) (2 2)A A 比比 B B 多,已知多,已知 A A,求,求 B?B?(减法)(减法) (3 3)A A 比比 B B 少,已知少,已知 B B,求,求 A?A?(减法)(减法)星梦补习中心3(4 4)A A 比比 B B 少,已知少,已知 A A,求,求 B?(B?(加法加法) )三、乘法三、乘法 (1)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 例:3 个 5 是多少?(35=15)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桃树

10、有 5 棵,梨树是桃树的三倍,那么梨树有多少棵?53=15(棵)答:梨树有 15 棵 四、除法四、除法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例:妈妈买了 15 个苹果,平均分到 3 个篮子,请问每个篮子分到几个苹果?153=5(个)答:每个篮子分到 5 个苹果。 (2)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例:请问 15 里面包含几个 5?(155=3)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 例:晓明买了 24 支铅笔,6 支圆珠笔,请问铅笔是圆珠笔的几倍?246=4答:铅笔是圆珠笔的 4 倍。小结:小结:(1 1)A A 是是 B B 的的 N N 倍,已知倍,已知 A,A,求

11、求 B?(B?(除法除法 B=AN)B=AN)(2 2)A A 是是 B B 的的 N N 倍,已知倍,已知 B,B,求求 A?(A?(乘法乘法 A=BN)A=BN)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第 1 1 单元单元 测量测量1、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 米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 公里公里 )。2、1 厘米的长度里有( 10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 相等相等 ),都是( 1 1 )毫米。 3、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 1 1 毫

12、米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 0 0(关系式中有几个(关系式中有几个 0 0,就添几个,就添几个 0 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 0 0(关系式中有几个(关系式中有几个 0 0,就去,就去 掉几个掉几个 0 0)。)。 5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10 ) 进率是 10星梦补习中心41 米 =

13、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 进率是 100 1 米 = 100 厘米 1 分米=100 毫米 100 厘米=1 米 100 毫米=1 分米 进率是 1000 1 千米=1000 米 1 公里= =1000 米 1000 米=1 千米 1000 米 = 1 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 质量,可以用( 克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 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吨 )做单位。 小技巧:

14、在小技巧:在“吨吨”与与“千克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 3 3 个个 0 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 3 3 个个 0 0。 7、质量单位进率是 1000(相邻) 1 吨 = 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000 千克 = 1 吨 1000 克1 千克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如果前一位是 0,则再从前一位退 1。 2

15、、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 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 1 到十位当 10 后, 还要从十位退 1 当 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 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 :可可 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 3、公式。、公式。被减数 减数差减 数 被减数差差 被减数减数和 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第第 3 3 单元单元 四边形四边形1、有 4 条直的边和 4 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正方形的特点:有 4 个直角,4 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第第 4 4 单元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