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77524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依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张晓红张晓红内容提要:内容提要:2008 年,天津市地税局启用了工程年,天津市地税局启用了工程项项目管理信息系目管理信息系统统, ,对对建建筑筑业纳业纳税人税人实实行行项项目属地化税收管理。四年来,逐步形成了全市目属地化税收管理。四年来,逐步形成了全市统统一的一的闭闭环环管理模式,不但建筑管理模式,不但建筑业业税收持税收持续续增增长长,而且有效地,而且有效地规规范了建筑范了建筑业业市市场场。目。目前,因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建筑前,因多种因素的存在,使建筑业业税收管理仍有税收管理仍有诸诸多多问题问题亟待解决。作者通亟待解决。作者通过总结过总结基基层层工作的

2、工作的实实践践经验经验, ,对进对进一步加一步加强强建筑建筑业业税收管理提出建税收管理提出建议议。 。关关键词键词:建筑:建筑业业 项项目属地目属地 信息化信息化 税收管理税收管理随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商品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建筑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税收增长点。建筑业一直以来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依托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2008 年天津市实行项目属地化税收管理,实现对建筑业营业税的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治税方针。

3、一、实行建筑业项目属地化税收管理的进程一、实行建筑业项目属地化税收管理的进程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采用信息化手段,以建筑业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软件,使纳税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发票开具和纳税申报的税收管理模式。几年来,天津市地税局通过不断细化业务规范,优化办税流程,推行网络发票,完善系统功能2等举措,加强了建筑业税收征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实行项目属地化税源管理模式(一)实行项目属地化税源管理模式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我市建筑业纳税人在注册地以外区县施工的工程项目,其应缴纳的流转税及附征的税费由项目坐落地区县

4、地税局负责征管。施工方纳税人在项目地地税局进行项目登记,采用建筑业统一机打发票,取消手写发票,实行项目属地化税源管理模式。(二)推广建筑业网上实时开票系统(二)推广建筑业网上实时开票系统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我市在建筑业纳税人中逐步推广使用建筑业网上实时开票系统。纳税人只需在注册地领购发票,使用网上申报 CA 证书登录网上开票系统实时开具发票。2011 年 9 月 1 日,我市全面实行建筑业网上开票系统,实时监控纳税人的开票数据,有效地遏制了假发票在市场上的流通,在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的同时,也落实了总局“两个减负”的工作要求。(三)实现全市建筑业统一闭环管理(三)实现全市建筑业统一

5、闭环管理2010 年 7 月 1 日起,随着我市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完成,将外地施工队伍管理站的代征税款工作,平稳过渡到“津税系统” ,本市和外地纳税人使用统一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了分包发票抵扣报验制度,实现了建筑业闭环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税企双方的涉税风险。(四)加强建筑业纳税人所得税管理(四)加强建筑业纳税人所得税管理为加强建筑业纳税人所得税管理,天津市国、地税联合发布 2011 年第 4号公告。地税局窗口代开发票时,采取定率预征所得税的管理办法;对 2008年起连续 3 年经营亏损(或微利)的建筑业纳税人,凡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企业所得税采取核定征收管理办法。3据

6、统计,2011 年南开区建筑业企业所得税入库 3003.25 万元,其中外区注册户入库 1109.56 万元,比上年增收 917.86 万元,增长幅度达 44%。同时,为有效地堵塞征管漏洞,地税局定期向国税局提供共管户代开发票情况,国地税共同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二、实行建筑业项目属地化管理取得的成效二、实行建筑业项目属地化管理取得的成效(一)严把项目登记(一)严把项目登记 确保数据完整确保数据完整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实时进行内外网数据交互,纳税人通过身份验证登陆地税局门户网站,进行项目预登记后,持合同资料到项目地税务局办理审核确认。特别是全市实现建筑业闭环管理模式后,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管理,具体

7、做法是:一是严格实行总承包人项目登记制度,总、分包人无论本市或外地均使用统一的项目登记单号;二是完善项目登记档案管理,加大了对建设方提供设备、材料以及自产货物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力度,在项目登记时采集工程所用自产货物明细表 、 建设方供应材料和设备明细表及工程项目付款计划表等详细信息;三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按项目开具发票,按项目明细申报,实行分包发票报验抵扣,把项目建设的整体进程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二)以票控税(二)以票控税 推广网络税控发票推广网络税控发票建筑业网络开票系统的推广应用, 使“以票控税”的管理手段得到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了客户端发票数据存在上传时间差的弊端,受票方可通过网络

8、及时查询发票信息,降低了纳税人因误收假票而带来的涉税风险;二是加强发票报验抵扣制度,总包方在申报抵扣分包价款时,只有通过系统校验的分包发票,才能减除营业额,稳固了税基;三是项目地地税局对未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申报的纳税人,可暂停其项目地网络自开票资格。4(三)信息传递(三)信息传递 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建筑业实行项目属地化税收管理后,项目地负责征收流转税及印花税,注册地负责征收所得税,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地实现了注册地与项目地税务局之间的税收协管功能。一方面,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且认定为自开票的纳税人,如未按规定向注册地申报企业所得税,注册地税务局可通过管理系统停止纳税人所有项目

9、地网络开票资格。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预警监控功能,针对核实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系统按季统计自开票纳税人在各项目地发票开具金额,与纳税人实际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数据进行比对,超过警界阈值的向注册地税管员发送预警任务,督促税管员核实纳税人的申报数据是否真实。三、建筑业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建筑业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天津市南开区近几年建筑业数据的综合分析,项目属地管理对南开区建筑业税收收入起到了拉动作用。目前,南开区建筑业纳税人有 655 户,其中自开票纳税人有 78 户;2008 年至 2011 年累计实现税收 10.56 亿元,其中本区注册户 5.75 亿元,外区

10、注册户 4.81 亿元;外区注册户的税收贡献率逐年增长,由 2008 年的 33.34%逐步上升到 2010 年的 61.78%。虽然,南开地税局在建筑业项目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建筑业复杂的行业特性,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及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因素,在项目属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未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大项目监管不到位(一)未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大项目监管不到位 目前,基层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少、管户多的困难,且税管员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未能有效地发挥项目属地管理的优势。南开区地税局为加强建安5项目管理,先后两次调整了管理模式,明确了各业务部门征管分工和管理要求,税管员要对预算金额在

11、1000 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加强日常监控。目前,在项目登记环节的做法是:对“本区注册、本区建设”的项目由施工方所属管理所负责;对“外区注册,本区建设”的项目,按照建设方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本区注册的建设方由所属管理所负责,外区注册的建设方按项目坐落地所属管理所负责;确保税管员发挥最大的税收管辖权。据统计,2008 年至 2012 年 6 月,南开区累计登记项目 42490 个,总预算金额 889.38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157 个,占总项目数的 0.37,亿元以上预算金额 513.44 亿元,占总预算金额的 57.73。据初步统计,施工单位本区注册的比例为 40%,建设单位本区注册

12、的比例为 40%,项目承建双方均不在本区注册的仅占 20%。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绝大部分项目均能通过承建双方的注册地管理机关找到管理切入点,以当前的人力资源条件,集中精力对重点项目加强监管是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二)未落实项目监管制度,形成新的管理盲区(二)未落实项目监管制度,形成新的管理盲区建筑业项目属地管理已实行四年多,项目地税务局对非本区注册的建筑企业因没有明确的税收管辖权,唯一的管控手段是停止开票资格。一些税务人员认为:建安实行项目管理,纳税人结算时迟早要到我这里开票,缴纳税款只是时间问题。对建安征管态度是“姜太公钓鱼” ,把应有的积极管理变成了消极的“守株待兔”坐等收税,建安项目管理不

13、能为组织收入提供应有的主动性,形成了新的管理盲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预算金额在 1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在登记后,直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才一次性开票纳税,当收入任务紧的时候也算是意外的6惊喜了;还有的项目登记后没有纳税记录,由于分包方办理项目登记时,才发现项目的总包方另到外区登记开票了。即使将施工方纳入监管,也仅仅是按票收税,双方形成了一次性管理的畸形征纳关系。至于开票金额是否按规定包括了所有应计入建安营业额的款项,是否将建设方提供的材料款计入营业额,是否有“以地、以房、以物抵工程款”等非货币交易方式,这些就根本没去管理。理由是我只管施工方、建设方不归我管,片面地理解了征管权限,把建安项目

14、管理只局限于窗口办理项目登记,开票纳税这一点业务上了。(三)未建立项目清算制度,缺乏有效管理手段(三)未建立项目清算制度,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管理办法明确施工方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出具工程竣工结算报告之日起30 日内,向项目地税务机关申请项目清算。但通过对南开区预算金额在 100 万元以上的 2045 个在建项目进行分析,有 1101 个项目的开票进度已达到了注销标准,但截至 2012 年 8 月,仅有 43 个项目办理了注销,注销率仅为 4。其中总包方为本市施工单位且预算金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有 10 个已达到注销标准,均未办理项目注销。“以票控税”原则上只体现在项目结算的最终环节。但由于企业往往到

15、工程最终结算时才开具发票,平时预收工程款只开具往来收据,这样就人为的延缓了纳税时间,又因为建筑业营业税为价内税,施工方缴纳的营业税是由建设方承担的,因此承建双方以互利为原则,通过剥离材料款少计营业收入的方式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很难监管到位。(四)未有效利用外部数据,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四)未有效利用外部数据,落实部门联动机制目前,重大项目管理是集中有限的人员、时间去辖区内不定期地进行项目巡查,税务机关很难获取全面的项目建设信息。虽然,南开地税与规划、土地、7建委、财政、审计、国税等部门协商达成数据交换协议,但未形成固定的协作机制,责任不清,税务机关不能及时掌握项目立项、土地交付、施工许可证审批、工

16、程进度及付款进度等有效信息。以联系最密切的国、地税为例,虽然建立起数据共享信息平台,但如果不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利用,督促税管员逐户落实比对异常的数据,就不能有效堵塞征管漏洞。以天津建设工程信息网公示的施工许可证备案信息,可查询本区内已核发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建设规模、开竣工日期等详细信息。因此,指定专职人员定期收集外部信息,筛选后与内部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及时查找出未在我区办理登记的项目,是一项繁琐且工作量大的工作,需要数据分析人员付出很大的精力。(五)未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综合行业知识(五)未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综合行业知识建筑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建设过程中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审计等管理部门,获取并分析外部信息,核实建筑企业成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因此,要管好建筑企业,税管员既要有良好地沟通能力,又要有综合行业知识和扎实的税收知识。然而,目前征管一线的税管员普遍缺乏建筑行业专业知识,很难对建筑业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四、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建议四、加强建筑业税收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建立项目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