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考点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7479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考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散文阅读考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散文阅读考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散文阅读考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考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考点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散文阅读散文阅读一、散文的特点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 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从细处落笔, 小中见大;(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

2、活。)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形”抓住抓住“神神” ,体会作者所,体会作者所 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 ,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二、散文分类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 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这里所

3、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记写、 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母亲的回忆 、鲁迅的、鲁迅的藤野先藤野先 生生 。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

4、样多方 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 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 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 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

5、深广有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 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 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 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 “情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

6、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是说,总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 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为文章抒写的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记叙或描写,达到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白杨礼赞白杨礼赞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的思想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与赞美,或隐或露、 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现出来的。这类散文对具体的“物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抒发一定的感情的。抒发一定的感情的。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

7、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 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 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 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8、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散文阅读一般方法:(散文阅读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看 “形形”和和“神神”的的“结合点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看作者组织材 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品味散文的语言。 三、考点分析三、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

9、是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 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 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 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 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

10、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 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 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

11、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 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 叙的脉络。例如: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以以“母亲勤劳母亲勤劳”为线索;为线索;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以以“我与我与 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

12、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顺序 考题形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从原文 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形式(形式(1) ,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

13、顺序的。出题人,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出题人 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不管能还是不能, 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 的顺序分析部分)的顺序分析部分) 。2形式(形式(2)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 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14、。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 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 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

15、词语并结合语境)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 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 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 词语的含义;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 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

16、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 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 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体现词语的准确性 或生动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 5 分析)分析)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 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