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复习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7385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复习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复习册(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系统解剖学讲解及复 习题 (供临床医学,口腔,护理等专业使用) 解剖教研室编著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运动系统 .2 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 :熟悉解剖学的标准姿势及常用方位术语;熟悉九大系统的组成。一 .解剖学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自然下垂到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二.方位术语:1:上:近头者为上或称颅侧。 2:下:近足者为下或称尾侧。 3:前:近腹者为前或称腹侧。 4:后:近背者为后或称背侧。 5:内和外:是对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而言,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6:近侧和远侧:用于描述四肢的方位,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肢体根部者为远侧。7:内侧和

2、外侧:以躯干正中矢状面为标准,距离正中矢状面近者为近侧,远者为外侧。8:浅和深:近皮肤和器官表面者为浅,远离皮肤和器官表面者为深。三.轴和面:1:轴:在解剖姿势上可设置的相互垂直的三个面,即:(1)垂直轴:为上下水平,垂直于水平面的假想线,即纵轴。(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通过人体所做的假想线,与纵轴称垂直相交。 (3)冠状轴:也称额状轴,是左右方向所通过的假想线,与纵轴称垂直 交。2:面:在解剖姿势上可设置的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即(1):矢状面:是指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的纵切面并与水平面垂直。(2):冠状面:也称额状面,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并与水平面垂直。(3):水平面

3、: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与上述两面垂直。四.九大系统:1:运动系统,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生殖系统,6.脉管系统,7.内分泌系统,8.感觉器,9 神经系统。第一章:运动系统概述:运动系统由骨(是运动的杠杆) ,骨连接(是运动的枢纽) ,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组成,对人体起支持,运动及保护作用。第一节:骨学学习要求 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及理化成分;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颈胸腰椎骨的特征及相关概念;掌握脑颅骨的组成;掌握四肢骨。一骨的一般特征:1. 骨的形态和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1)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其可分为一体(一体位于中部,较细长,又称骨干,内有较大

4、的骨髓腔)两端(两端膨大称骺)(2)短骨:形似立方体,多分布于承受压力较大、运动较为复杂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等。(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或盆腔的壁,如颅盖骨、胸骨等,对腔内器官其保护作用。(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及面部,如椎骨、上颌骨等。2. 骨的构造: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1)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富含血管、神经,对骨的生长、营养和感觉具有重要作用。(2)骨质:由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两端及其骨的内部)和骨密质(分布于骨的外表面及长骨的骨干)组成。(2)骨髓:分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长骨两端的骺、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髓,终生都是红骨髓。 )和

5、黄骨髓(无造血功能) 。3.骨的理化成分:(1)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使得骨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2)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使得骨具有一定硬度和脆性。二.脊柱:成年人由颈椎 7 快,胸椎 12 块,腰椎 5 块,骶椎 1 块,尾椎 1 块。1.脊柱的侧面观:可见 4 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2.椎骨的一般形态:(1)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2)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锥孔(锥孔内有脊髓通过) 。(3)从椎弓板上可发出 1 个棘突和一对横突。3.颈椎特征:(1)颈椎横突根部均有一横突孔(上 6 位颈椎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通过) 。棘突有分叉(除第

6、1 和第 7 颈椎) 。锥孔相对较大。(2)第一颈椎又称寰锥,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二颈椎又称枢锥。(3)第 7 颈椎又称隆锥,棘突较长且末端不分叉,在颈后正中线上可摸到,常作为计数椎骨的标志,棘突下方凹陷处为中医所称大椎穴。 4.胸椎特征:(1)12 个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锥孔相对较小。(2)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5.腰椎特征:(1)椎体粗大,椎弓发达,锥孔较大呈三角形。(2)棘突宽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后伸,棘突间隙较宽,临床上利用次间隙进行腰锥穿刺术。6.骶椎特征:(1)由 5 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2)女性骶骨岬是产科测量骨盆入口大小的重要标志。(3)骶角:在骶骨

7、背面下端两侧可摸到一对小突起即骶角,两骶角间为骶管裂孔,临床上可由此进行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术。(4)男性骶骨长而窄,女性短而宽。三.胸廓:包括胸骨和肋。1.胸骨:(1)位于胸前壁正中的扁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及剑突组成。(2)胸骨角:柄与体相连处,形成稍向前微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2.肋:(1)由肋骨和软骨两部分组成,共 12 对。(2)第 8-10 肋前端是借肋软骨与上位的肋软骨依次相连形成肋弓称假肋。四.颅:由颅骨组成。1.脑颅:不成对骨:额骨、枕骨、蝶骨、筛骨。成对骨:顶骨、颞骨。 2 鼻窦:(1)额窦:窦口向下开口于中鼻道。(2)筛窦前两群开口于中鼻道,后一

8、群开口于上鼻道。(3)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4)上颌窦:开口中鼻道,容积最大,人体直立时不易引流,易发生炎症。3.翼点:颞窝内侧面的前下部有额骨、顶骨、蝶骨大翼和颞骨四骨会和而成的 H形缝隙称翼点,此区骨质薄弱,其内面由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当此区受外伤或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可压迫脑组织。五.四肢骨:1.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1)锁骨:内侧 2/3 凸向前,外侧 1/3 凸向后;锁骨中外 1/3 处较细,易骨折。(2)肩胛骨:肩峰为肩部最高点;肩胛下角平对第 7 肋,是计数肋骨额的重要标志:肩胛上角平对第 2 肋。(3)肱骨:肱骨头周围的环

9、状浅沟称为解剖颈;肱骨上端与肱骨体交界处称外科颈,因骨折而得名;小儿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4)桡骨:位于前臂的外侧,桡骨外侧向下突起称桡骨茎突(是重要的体表标志) 。(5)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尺骨后内侧有向下的突起称尺骨茎突(是腕部重要标志) 。(6)手骨:包括腕骨(8 块) 、掌骨(5 块) 、指骨(14 块) 。腕骨: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口诀;手月三角豆) ; 远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口诀:大小头状钩) 。2.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1)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两侧髂脊最高点的连线一般平

10、对第 4 腰椎棘突。(2)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粗的长骨。股骨颈与体交界处的上外侧有粗糙隆起称大转子(重要体表标志) 。(3)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包于股四头肌腱内。(4)胫骨位于小腿内侧,腓骨位于小腿外侧,第二节:关节学学习要求:掌握关节基本结构;掌握常见关节组成及特点。一.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1.关节囊:为包绕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分内外两层。(1)外层:为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与骨膜相续。(2)内层:为滑膜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面光滑,血管丰富,分泌滑液。2.关节面:其面无滑膜,只覆盖一层透明软骨称关节软骨,软骨表面光滑有弹性,可减少运动时摩擦;软骨无血管和

11、神经。3.关节腔:是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正常时有少量滑液,起润滑作用;腔内为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二.关节的辅助结构:主要有关节盘、关节唇、韧带(分为囊内和囊外韧带) 。三. 肩关节(最灵活,易向前下方脱位)1.组成: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 。2.特点:(1)灵活性:1)头大、窝浅; 2)关节囊薄而松弛; 3)盂唇加深关节窝; (2)稳固性:1)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 2)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四.膝关节(最大、最复杂) 1.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 2.特点:1)关节囊薄而松弛; 2)有韧带加强关节(

12、囊外:胫、腓侧副韧带 ;囊内:前、后交叉韧带) ; 3)关节内有半月板,增加了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灵活性并起弹性缓冲作用 。3.运动:屈、伸;旋转。五. 髋关节:(易向后下方脱位)1.组成:髋臼+股骨头; 2.特点:(1)头大,窝深; (2)关节囊厚而坚实;(3)有韧带加强关节,如髂股韧带; (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 3.运动:屈、伸、收、展、旋内、旋外、环转。 六.肘关节:包括三个关节:(1)肱尺关节;(2)肱桡关节;(3)桡尺近侧关节。第三节:肌学学习要求:掌握重要肌肉的起点、止点及其作用。一.胸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1.起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端; 止点:止于颞骨乳突。2.作用:一

13、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颜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是头后仰。二.背阔肌:全身最大的背阔肌,位于背下部。1.起点:起自下 6 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和髂嵴后部;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2.作用:收缩时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三.胸大肌:位于胸廓的前上部。1.起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 1-6 肋软骨处; 止点:大结节嵴。2.作用: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屈曲,四.膈肌:为向上膨隆的穹隆状扁肌,位于胸腹腔之间,中央为中心腱。1.起点:胸廓下口; 止点:中心腱。 2.作用:收缩时,膈穹隆下降,产生吸气;反之呼气。 3.特点:膈肌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

14、:约平 T12; (2)食管裂孔:约平T10;(3)腔静脉裂孔:约平 T8.五.腹股沟管:1.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是肌、筋膜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斜行裂隙,长4-5 厘米;2.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六.三角肌:位于肩外侧部,呈三角形。1.起点:锁骨的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岗;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2.作用:收缩时,主要可使肩关节外展。七.肱二头肌: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1.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2.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八.肱三头肌:位于肱骨后方,有三个头。1.起点:分别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肱骨绕神经桡神经沟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2

15、.作用:主要为伸肘关节。九.臀大肌:为臀部最大的一块肌,位于臀下部。1.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的囤积粗隆。2.作用:可使髋关节伸和旋外。十.缝匠肌:呈窄长的带肌。1.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面。2.作用: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并可使屈曲的膝关节旋内。十一.股四头肌:是人体内最大的肌,有四个头。1.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起自股骨; 止点:胫骨粗隆。2.作用:主要为伸膝关节。十二.股二头肌:位于股骨后部外侧,有长短两个头。1.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 止点:腓骨头。2.作用:主要为屈膝关节、伸髋关节。第二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1.消化管: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上、下消化道。(1)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2)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2.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二.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及排除食物残渣。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