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7032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CS27140P 55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5322011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201 1一0330发布20”一063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1年第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人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 532 2011)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现予以公布。l序号标群E名称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l人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I,532201 l2011330 2011 6

2、 30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SL 5322011目次前言 1范围 - -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 4入河排污口登记- ,04 1概述 - 04 2基本要求4 3登记程序 。: 4 4登记单位认定 0:045登记表内容审核要求 o 5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 05 I设置申请及审批程序-052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0 53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 54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 5 5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一o,06人河排污口监测- 61概述 - 62人工监测。 63自动监测 m加加n 7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 u7 i概述 - n72人河排污口布设规划 7 3入河排污口整治- 74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8

3、入河排污口统计管理- 8i入河排污口编码及名称确定- 82人河排污口档案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人河排污口登记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附录C(规范性附录)人河排污口没置论证报告书编制提纲 附录D(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补正通知书 附录E(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附录F(规范性附录)水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附录G(规范性附录)不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 附录H(规范性附录)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 附录I(规范性附录)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申请书 附录J(规范性附录)人河排污口允许使用通知书 附录K(规范性附录)不予允许人河排污口使用通知书 n化地坨化“拈盯驰引

4、弛船弘们刖昌本标准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 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共8章19节和1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人河排 污口登记,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入河排污口监测、人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以及人河排污口统 计管理。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奉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绪水、万一、石秋池、姜永生、王津、刘耀宾、刘平、周涛。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

5、术负责人:林超。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乐枚。SL 5322011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1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人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 (水利部令第22号)等法律法规要求,为规范人河排污口登记、设置申请、监测、规范化治理、统计 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在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上设置的人河排污口的登记、设置申 请、监测,规范化治理及统计管理的技术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6、。GBT 25173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sL 219水环境监测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废污水waste water 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尾水总称。32入河排污口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 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废污水的口 门。人河排污口的新建、改建和扩大,统称人河排污口设置。新建,是指八河排污口的首次建造或者 使用,以及对原来不具有排污功能或者已废弃的排污口的使用;改建,是指已有人河排污口的排放位 置、排放方式等事项的重大改变;扩大(含扩建),是指已有入河排污口排污能力的提高。33入

7、河排污量pollution discharge capacity 通过八河排污口排入水域的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34入河排污口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 根据排放废污水的性质,入河排污1=1分为工业废水人河排污口、生活污水人河排污口和混合废污 水人河排污口3种。341 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industrial wastewatcr of discharge outlets接纳企业生产废水的入河排污口。342 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domestic sewage of discharge outlets接纳生活污水的人河排污口。343

8、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mixed wastewater of discharge outletsSL 53220ll接纳市政排水系统废污水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入河排污口。对于接纳远离城镇、不能纳入污水收 集系统的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等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人群聚 集地排放的污水,如氧化塘、渗水井、化粪池、改良化粪池、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土地处理 系统处理工艺等集中处理方式的人河排污口,可结合实际情况视为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35 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management units 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 对入河排污口有管辖权的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4入河排污口登记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前已经设置的入河排污口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后没有进行登记的人河排污口进行补充登记。 42基本要求 421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应采用水利部统一规定的“人河排污口登记表”(登记表格式见附录A), 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人河排污口登记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登记单位、法人代表、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以及取用水 量等;b)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资料,包括入河排污口名称、入河排污口分类、排放方式、人河方式及 排污口位置等;。)入河排污情况,包括设计排污能力、年排放废污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

10、放浓度及排放总量等; d)入河排污口平面示意图(采用Auf|o CAD软件制作); e)审核意见,审核意见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422登记单位在提交人河排污口登记表的同时应一并提交下列加盖单位印章的文件,作为审核登 记内容的参考资料:a)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b)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其他形式的水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其排污的文件; d)主要产污环节及排污设施、上艺与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简要说明。423入河排污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登记单位的,要分别登记所有排污单位信息。43登记程序 人河排污口髓记工作程序应包括拟登记人河排污口公示、登记单位认定

11、、人河排污口登记表填写 和登记表内容审核。人河排污口登记丁作程序见网1。拟登记河排污口公示 八河排污口登记表填写登记表内容审核 n磊丽登记单位留存1份管理单位留存2份图l入河排污n登记工作程序44登记单位认定 441人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应在实地调查了解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确定入河排污口类型的基础上2按照本标准对登记单位进行认定。 442人河排污口登记单位按下列方法认定: a)一家或多家排污单位通过同一入河排污VI排放废污水的,所有排污单位分别认定为登记单位; b)生活污水和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一般将排水设施的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认定为登记单位; c)对于自然形成无法判定产权单位的入河排污口,将废污水

12、混合前各排污单位认定为登记单位。 45登记表内容审核要求451 入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审核登记表前应对入河排污1:3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452人河排污口登记表审核内容应包括人河排污量、主要污染物种类、入河污染物排放量等。 453审核工作应采取查阅资料或者实测的方法。对于新设人河排污口应以查阅资料为主,对于现 有人河排污口或者数据m人较大的应通过调查或者实测的方法进行核实。454人河排污量应按下列方法审核: a)对工业废水人河排污口,通过查阅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文件、取水许可证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审 批文件等资料进行核实,或者采取实测的方法进行核定; b)对生活污水人河排污口,通过查阅该人河排污口服务区域

13、人口、面积等进行统计估算,或者 采取实测的方法进行核定; c)对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通过入河排污口接纳的企业废水排放量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进 行核实,或者采取实测的方法进行核定;d)对于涵闸控制或者泵站提抽的人河排污口,根据提闸或者泵站开机记录、运行时间计算废污 水量;对于无提闸或泵站开机记录,应根据涵闸、泵站所蓄水位、沟渠宽深及长度,参照多年排水情 况,进行估算或推算。455 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按下列方法审核: a)在分析人河排污口接纳排污单位的构成以及废污水来源基础上,通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核实;b)参考国家颁布的各类污水排放标准; c)采取实测的方法核定。456人河污染物排放量应按下列

14、方法审核: a)通过调查或查阅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文件、取水许可证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等资料进行 核实; 、b)采取实测的方法确定人河污染物浓度,根据所测污染物浓度和废污水量而计算出污染物 质量。5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51设置申请及审批程序 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工作程序应包括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受理、审查、决定和验收 等。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及审批工作程序见图2。 5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 521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在设置入河排污口之前应向人河排污口管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 人河排污口管理单位同意批准后方可设置人河排污口。522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

15、)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 b)建设项目依据文件; c)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或简要分析材料);d)其他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对有利害关系第三方的承诺书等。3SL 5322011I皇堡叁I 压蚕逦圃回5日内告知申请人 一次告知需补正材料 需补正不受理20日内(不古工受理 不予受理 专家评审、听审查证所需时问) 。叫壅塞l10日内送达陌靠页L,虿百田2入河排污口设置申甭硬审批工作程序523人河排污口管理单位负责提供水利部统一规定的“人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申请书格式见附 录B),申请单位应按照申请表的“填写说明”规范填写。524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申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法人代表、详细地址、单位性质以及取用水量等; b)人河排污口设置的基本资料,包括人河排污El设置类型、人河排污口分类、排放方式、人河方式及人河排污口位置等; c)入河排污量,主要包括设计排污能力、年排放废污水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 量等; d)人河排污口的平面位置示意图(采用Auto CAD软件绘制); e)申请理由,重点简述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合理性; f)审核意见,审核意见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