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6674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A)(A)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2、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3、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0 分)2、什么是质、量

4、、度?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0 分)3、什么是内因和外因?简述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关系。(10 分)三、名词解释(共 15 分)1、世界观2、矛盾3、 新生事物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共 25 分)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A4、D 5、C 6、C 7、D 8、B 9、D 10、A 三、简答题(要点)1、(1)哲学是关于世界关的学问。(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

5、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质量度的概念。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四、论述题45、(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 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 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 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 分)(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

6、对盲目蛮干。(2 分)(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 分)46、(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 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 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 分)(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 分)(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7、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 分)47、(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 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 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 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 分)(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 分)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