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66483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帮孩子解除烦恼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执教班级:执教班级:潍坊市育才学校 五年级一班执教人:执教人:潍坊市育才学校 董中水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使家长懂得如何关心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协助家长当孩子喜欢上某个异性或被某个异性喜欢时,及时疏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解脱青春期的情感困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家长要细心关注,倾注温情与关怀;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异性朋友;不歧视、不粗暴干预,应耐心劝慰疏导,帮助摆脱情感悃扰与烦恼。课时分配:4 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故事导入:1 1、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解决、下面这

2、个例子说明了解决“早恋早恋”问题的正确方法。问题的正确方法。有一年,德国的一所小学有一个班转来一名亚裔的小姑娘。小姑娘活泼开朗,还十分漂亮,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同班的一个男孩回到家,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班上来了一个亚洲的小姑娘,我很喜欢她,我要和她结婚!”母亲对儿子幼稚的想法不禁笑了起来:“可是亲爱的孩子,你有钱吗?要知道,如果你想娶那个姑娘,就要买一栋带花园的房子,一辆汽车,还有结婚戒指,这些都要花钱买啊。所以你要好好的念书,将来找个好工作,才能赚钱娶你爱的人哪!”小男孩明白地点了点头。这位德国母亲的教育目的和中国的家长是相同的,但是正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了不尽相同的结果。2 2、在这

3、个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正确引导,会有难忘而辉煌的青春记忆,而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眼下的孩子生逢盛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注定了他们生活经历的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受到”早恋”的困扰。各位家长,不过我们五年级的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信赖度逐渐下降,开始关注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迫切渴望朋友之间的友谊,异性之间的情感也在悄悄萌芽,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遇到了朋友交往的烦恼。二、请家长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二、请家长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1 1、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现在有没有朋友无所谓。你对这一

4、点有什么看法?请说说看?2 2、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孩子与同学交往时发生过怎样的不愉快的事,你是否了解?若知道了你是怎样帮着解决的?三、家长自学教材中的三、家长自学教材中的 “教育故事教育故事” ,课本,课本 3 35 5 页,请家长阅读的同时思考页,请家长阅读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以下问题:1 1、把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小姑娘妈妈的教育方法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2 2、 “教育故事”中,小姑娘妈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3 3、请两三位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及感想。四、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四、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1 1、 “早恋早恋” 家长观念要改变家长观念要改变

5、北京专家闵乐夫认为, “早恋”应该被称为“中小学生恋爱” ,因为在青春期孩子出现对异性感兴趣,对异性表示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加之现在的孩子由于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性成熟比较早,他们对异性产生的爱幕之情不能完全视作“早恋” 。孩子出现“早恋”和“社交恐惧症”都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有关系。如果家长对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充分信任心理,这促进了孩子人际关系的充分发展。反之,会造成他们产生自卑、冷漠的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管得过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交往,到孩子 25 岁,该结婚、恋爱时,他反而不知道自己如何恋爱了。2 2、异性交往、异性交往“早恋早恋” 师长不应孤立打击师长不应孤立打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异性交往

6、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多时候他们在一起并不是为了谈恋爱,即使是一对一的男女约会,也不能与恋爱划等号。两个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如果孩子真的“早恋” ,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 “早恋”的学生也不是坏学生。 “早恋”是一个心理现象,而不是道德品质错误。对“早恋”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孤立、打击,而应该更多地关心和引导。3 3、试析、试析“早恋早恋”问题问题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小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生活尚未独立。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结合成婚,这需要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立而且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二是谈

7、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男 22 岁,女 20 岁)相差甚远。“早恋”的的确确存在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校对“早恋”的界定却似乎带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往往被扣上“早恋”的帽子。我们应当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4 4、 “早恋早恋”-”-应该丢弃的暴力语言应该丢弃的暴力语言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开始对异性接近、向往和眷恋。许多成年人,受“男女性爱为丑事”这一封建思想影响,对青少年的朦胧感情,断言“早恋” ,并和“道德败坏” 、 “作风下流”相联系,进行嘲讽,给予他们纪律处分直至开除,使无数的青少年陷入了苦闷、忧虑之中。这种置学生人格和权利于不顾的断言“早恋” ,应属

8、针对孩子们的暴力语言。断言“早恋” ,是成年人在保护青少年的名义下,强造出来的语言暴力,诋毁了少年的人格尊严。5 5、别让、别让“早恋早恋”帽子压垮了孩子帽子压垮了孩子“早恋”问题在中小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一旦发现情况,倾向于及早通知家长,避免担“失职”的责任。而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加上“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心理,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异性交往较多就如临大敌,轻则旁敲侧击讲“早恋”的危害,重则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训斥。当老师或家长处理不当时,容易使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或赌气、或证明自己有主见、有尊严而真的”早恋” ,从而荒废学业,甚

9、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二是出现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继而出现情绪、睡眠等问题,学习成绩下滑。如果不及时干预,严重的还可诱发精神疾病。6 6、请家长思考:如果你的孩子突然告诉你他喜欢上了一个异性朋友或者收到了、请家长思考:如果你的孩子突然告诉你他喜欢上了一个异性朋友或者收到了异性的情书,你怎么办?(选项如下)异性的情书,你怎么办?(选项如下)(1 1)不加理睬(2 2)暗中翻看孩子的日记等寻找线索(3 3)和孩子好好沟通(4 4)警告孩子的追求者不要招惹孩子(5 5)告诉老师五、陈述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五、陈述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1 1、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告诉孩子

10、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与异性交往的原则:(1)反对“男女授受不亲” ,但也要正视“男女有别” 。(2)最好多参加有男女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3)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避免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2 2、不要给孩子轻易贴上、不要给孩子轻易贴上“早恋早恋”的标签。的标签。 (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反思。 )3 3、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生恋情的苗头,应该做到:理解、关爱、沟通、引导。、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生恋情的苗头,应该做到:理解、关爱、沟通、引导。4 4、大大方方的与孩子交流,构建和谐心灵驿站。、大大方方的与孩子交流,构建和谐心灵驿站。六、六、

11、孩子孩子“早恋早恋”了怎么办了怎么办?据京华时报 2002 年 1 月 15 日第 21 版报道,怀柔三中初二八班的两名同学在牵手进教室时,被老师看见,随后遭到老师批评教育,认为两人还小,不该有谈恋爱的行为。当天,这两位同学便离开学校,在铁路怀柔段相互拥抱卧轨自杀,死于非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教育青少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但是,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陶先生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中小学生“早恋”的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诱惑的增加,据有关部门全国城市学校抽查,现在中小学生“恋爱”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公开化

12、的趋势。受青春期“性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占 30%,中学期间谈恋爱的占 19.5%,15 岁以下谈恋爱的占 3.7%。1 1、超前教育,防范在前。、超前教育,防范在前。“早恋”少女十分需要得到家长、尤其是母亲正面教育引导,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有意识地进行“早恋”的预防和开导,教导孩子明白婚姻问题是神圣而严肃的事情,学生时代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与培养能力上,帮助解脱青春期的情感困扰。2 2、及时疏导,转移注意力。、及时疏导,转移注意力。父母要细心关注,常与孩子谈心,倾注温情与关怀,把“早恋”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关心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要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异性朋友的来访,当小客人接待;不可对“早恋”少女

13、采取粗暴歧视的态度,尽量不要挑破秘密,应耐心劝慰疏导,帮助摆脱“早恋”的烦恼;双方家长要相互协商,通利合作,各自帮助解脱自家孩子情感的困惑。3 3、实行三个结合,共同帮助。、实行三个结合,共同帮助。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共同教育好少女。一要进行人生观、幸福观、婚恋观教育;二要引导女孩子应有相对广泛而适度的异性交往,三要对少女进行性知识教育,帮助解除生理卫生方面的难题,使孩子明白“早恋”会造成的后果;四是堵塞社会的各种诱发因素,创造条件,帮助少女过好业余生活。4 4、干预、干预“早恋早恋” 谨防谨防“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米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同名名剧中的

14、一对恋人,由于两家是世仇,双方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分开,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这种父母干涉越多,恋人们相爱就越深的“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表现更突出。家长们对孩子出现“早恋”苗头时的过激反应,导致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的客观后果使“早恋”倾向升级为“早恋”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有一种强烈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冲动:一定要抓住被迫失去的东西。八、课后作业:八、课后作业:1 1、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在交友中有什么缺点,今

15、后你应该怎样让孩子认识并改正这些缺点?2 2、向孩子介绍自己与好朋友交往的情况,并介绍自己的友谊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以及与朋友交往中有趣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故事。3 3、不要轻易否定结交了不良朋友的孩子。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并引导孩子结交好朋友。4 4、让事实说话,引导孩子及时发现不良品行孩子的不良行为。5 5、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青春期教育的书。并与孩子一起就课本 20 页教育活动中提出的案例加以讨论学习。九、最后陈述:九、最后陈述:建议大家首先要向孩子承认家长误会了他们,给孩子摘下“早恋”的帽子,鼓励孩子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其次家长要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适

16、时适度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异性交往的知识、经验和建议,以便他们能够较好地与异性同学正常相处。十、板书设计十、板书设计: : 帮孩子解除烦恼帮孩子解除烦恼-我好像有点儿喜欢“他”(一)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一)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间的交往。1、 “早恋” 家长观念要改变2、异性交往“早恋” 师长不应孤立打击3、试析“早恋”问题4、 “早恋”-应该丢弃的暴力语言5、别让“早恋”帽子压垮了孩子(二)孩子(二)孩子“早恋早恋”了怎么办?了怎么办?1、超前教育,防范在前。 2、及时疏导,转移注意力。 3、实行三个结合,共同帮助。 4、干预“早恋” 谨防“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十一、家长反馈与学生变化:十一、家长反馈与学生变化:(潍坊市育才学校 董中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