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6555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及症状、治疗第一、肝内胆管结石概述第一、肝内胆管结石概述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常见病,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肝内胆管结石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为特点。肝内胆管结石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为特点。肝内胆管结石几乎全是胆红素钙石,由胆红素、胆固醇、脂肪酸与钙组成。几乎全是胆红素钙石,由胆红素、胆固醇、脂肪酸与钙组成。可为双侧肝内胆管结石,也可限于左肝或右肝,左肝

2、内胆管结石较右肝多见。右肝多见。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狭窄、扩张并存,因此有胆汁的滞留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胆管狭窄、扩张并存,因此有胆汁的滞留。狭窄于两侧肝管均可见到,以左侧多见,也可见于肝门左、右肝管汇合部。少数病例仅有肝内胆管结石并无胆管狭窄。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相对较多,分三种情况表现: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相对较多,分三种情况表现:1 1、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表现:、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表现:常表现为急性胆管炎、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有些患者在非急性炎症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隐痛,偶有不规则的发热或轻、中度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2 2、不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不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表现:其

3、临床表现除黄疸轻微或无黄疸外,其余与急性胆管炎相似。严重者亦可发生疼痛、畏寒、发热、血压下降、感染性休克或神志障碍等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表现。急性炎症控制后,亦常遗留长时间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或向肩背放散痛等慢性胆管炎症的表现。3 3、腹部体征:、腹部体征:非急性肝胆管梗阻、感染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多无明显的腹部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肝区叩击痛或肝大。肝内胆管急性梗阻并感染患者,多可扪及右上腹及右肋缘下明显压痛、肌紧张或肝大。易混淆病症易混淆病症1、肝胆管结石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区别:该病可表现右上腹胀痛不适、黄疸,故易误认为胆石症。但血液检查可发现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B 超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

4、管内无结石性强回声,故鉴别并无困难。2、肝胆管结石与肝脓肿肝脓肿的区别:肝脓肿有类似肝胆管结石的上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但 B 超检查即可明确诊断。3、肝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及肝组织局部坏死后的纤维化瘢痕肝内钙化灶及肝组织局部坏死后的纤维化瘢痕。随 B 超检查技术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和开展,不少健康人群查体时发现肝内有类似结石的强回声团及声影,不少人误认为患了肝内胆管结石。其实肝内的钙化灶和肝组织局部坏死的纤维化瘢痕可呈现与结石相似的强回声团及声影,但一般不引起肝胆管扩张。而结石在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有扩张,而且结石的强回声团具有沿左右肝管走向分布的特点。第二、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原因第二、肝内胆管结

5、石形成原因肝内胆管结石的产生与人类现代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都是分不开的,具体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具体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1、胆汁成分的因素:、胆汁成分的因素:肝内胆管结石分为胆色素性结石、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及胆固醇混合性结石三种,正常胆汁有很多成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些成分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胆汁中的平衡紊乱,从而出现相关的结石。2 2、胆道异物因素:、胆道异物因素:部分患者曾经有过胆道蛔虫的病史,导致胆道内蛔虫残体的遗留,以蛔虫残体为核心可以产生结石。3 3、水土地域因素:、水土地域因素:胆管结石在西北地区的发病率较南方明显高,这与西北地区的水质、因素

6、习惯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的,但是,这并不是哪个人能够预防或者改变的。4 4、胆道的解剖性因素:、胆道的解剖性因素:临床中经常看到左肝管结石的发病率较右肝管结石的发病率高,主要原因在于左肝管汇入肝总管所形成的角度较小(即弯曲度较大),导致胆汁的流出没有右肝管那么顺畅,从而处于胆汁相对滞留状态,进一步促进结石的形成。第三、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第三、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苗寨石清方苗寨石清方为黔东南州雷山县江医师师传秘方,其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特点,方中主用强效“溶石”的苗地药材,药材均源自“天然药库”雷公山,采用饮片水煎内服,即有消炎止痛、疏肝利胆、益气活血等功效,强效溶酸、化石、排石,无需开刀,

7、不伤肝胆,天然绿色苗药饮片,安全高效,对身体无任何副作用,且在排清结石的同时,亦平衡血液酸碱度,中和患者的酸性体质,从而标本兼治肝内胆管结石。传统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治疗:医学上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十分极端,要么尽量熬着,要么直接切除肝胆,让病人望而却步。而切除肝胆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体外震波碎石:体外震波碎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风靡一时的体外碎石,让很多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欣喜若狂。但是,经临床证明,体外碎石的危险性极高,稍不慎,就会造成碎石堵塞胆管,落入食道等诸多严重后果。普通药物治疗:普通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只能起到消炎止痛的辅助效果,无法消融结石。因此,肝内

8、胆管结石的治疗问题,仍然存在。第四、肝内胆管结石危害第四、肝内胆管结石危害1 1、胆道感染:、胆道感染:肝内胆管结石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主要因素就是胆道梗阻和感染,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窄有关,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形并发症。2 2、肝功能失常:、肝功能失常:由于肝胆管系统与肝脏实质细胞有着直接的关系,慢性并发症还会导致肝功能失常,急性重症肝胆管炎常伴有很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肾脏导致大片的肝细胞坏死,成为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期并发症还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还会导致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

9、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3 3、癌症:、癌症: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不及时可以引起继发感染、胆源性胰腺炎或阻塞胆管引起胆汁淤积等后果,同时肝内胆管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就会产生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甚至会导致死亡。第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第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1 1、多饮水。、多饮水。最好是少量多次地饮水,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使胆汁稀释,从而减少胆汁的淤积,有利于消炎排石。2 2、长期限制脂肪的摄入量,维持理想体重。、长期限制脂肪的摄入量,维持理想体重。这项是患者必须长期坚持的饮食原则。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富含胆

10、固醇的食物,如蛋黄、鱼子、鱼虾及动物的内脏等。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甜食、辛辣,海鲜,太油腻的东西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3 3、注意补充碳水化合物。、注意补充碳水化合物。患者应多吃些易消化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谷类、豆类、水果、芋头、山药、玉米粉、高粱粉、土豆、蜂蜜等。4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 A 有助于胆道上皮的生长和维护,可起到防治胆道疾病的作用,如胡萝卜、菠菜、白菜、青椒、西红柿、黄瓜、鲜枣、山楂等。5 5、适当食用植物纤维类食物,、适当食用植物纤维类食物,如绿叶蔬菜、粗粮、豆类、水果、香菇等。植物纤维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肠蠕动,使肠道内的有害物质顺利地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预防肠道感染的作用。6 6、要注意的还有饮食的温度应以温热为宜,、要注意的还有饮食的温度应以温热为宜,不要食用过热和过冷的食物,对消化系统不利。7 7、保持大便畅通:、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加重,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8 8、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9 9、修心养性:、修心养性: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精神舒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