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6012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结核病防治论文抗结核药物论文: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效果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效果摘 要: 目的探讨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控制肺结核流行的技术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及 FIDELIS 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筛选科学有效的肺结核防治策略,回顾性分析预防控制效果以检验其可行性。结果全市肺结核免费筛查范围扩大 3.3 倍,医疗机构疑似病人报告率提高 31.3%,全人口初诊病人就诊率提高 20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由 33.3提高到 72.2,新涂阳病人 2 月末痰菌阴转率由 88.7提高到 93.8,治

2、愈率由 84.1提高到 92.7%;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率由 71.7下降至 40.0%,治疗中断率由9.1下降至 4.2%,农村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31.2提高到 65.6,每年可保护健康人群 5.38 万人,7 年累计减少肺结核病人 37 660 人。结论坚持一个原则,建立一个机制,加强一个建设,落实一个保障,健全一个网络,实施一个规范,推行四大策略的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模式,预防控制效果良好,社会效益显著,对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提高整体工作质量有明显推动作用。关键词: 结核病;体系建设;防治效果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为典型的农村欠发达地区,近7 年通过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

3、、全球基金及 FIDELIS 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控制肺结核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和筛选,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资料收集于平凉市各县区 2003 年2009年结核病人登记本、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病历等基础资料,并与各项目报表资料相核实。对照组数据来自平凉市 19962002 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1.2 研究方法 技术策略依据国家和甘肃省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以及平凉市结核病防治年度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工作规范等规划管理资料优化筛选。就诊率、发现率、治愈率等技术指标用研究组和对照组全部数据

4、统计分析,终末值进行 2 检验。整群随机抽取课题前后各120 名初诊病人和 120 名涂阳病人分析其它主要防治指标,终末值进行 2 检验。1.3 防治体系与技术策略1.3.1 坚持一个原则 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坚持“以发现病人为前提,宣传政策为基础,控制传染为关键,项目管理为核心,质量控制为保证,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DOTS 策略”的原则。1.3.2 建立一个机制 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领导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项目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行 PPM-DOTS 策略,加强了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积极与工、青、妇组织及计划生育部门合作

5、,扩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基础。1.3.3 加强一个建设 加强了结防专业机构的能力建设。研究期结防机构数量增加 43.3,专业人员总数增加了80.6%,专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提高了 24.8;结防机构设备投入数量增长 4.8 倍,工作用房面积增长 2 倍,X 线和痰涂片检测范围显著扩大;督导人员增加 3.05 倍,督导次数增加 4.1 倍,访视病人增加 3.9 人;项目财务和药品管理能力不断提高。1.3.4 落实一个保障 即落实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近 7 年累计使用项目资金 715.24 万元,比课题实施前 7 年的 121.5 万元增长 5.87 倍,拉动市县内配经费增长141.6,保证了

6、各项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1.3.5 健全一个网络 即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7 年来,全市结防人员接受国家级培训 22人次,省级培训 311 人次,市级培训县级 865 人次,县级培训乡镇防疫人员 4 522 人次,培训村医 10 799 人次,结防机构培训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相关人员 725 人次。通过层层培训,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1.3.6 实施一个规范 2006 年起,全市推行了县、乡、村三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工作手册的形式下发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统一了标准,明确了要求,靠实了责任,规范了工作资料,更便于考核评价乡村医生

7、的工作,对于解决三迟问题(就诊延迟、确诊延迟、治疗延迟)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1.3.7 推行四大策略 一是大力推行“六进三制作”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即进农户、进设区、进媒体、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制作宣传用品、制作固定宣传牌、制作墙体标语,大力宣传肺结核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国家肺结核病免费检查治疗政策。二是大力推行“三个结合、一个重点”的肺结核病人调查发现策略,三个结合即平时推荐与集中推荐结合,普查与筛查结合,转诊与追踪结合;一个重点,即把痰涂片检查作为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手段。三是大力推行 DOTS 为主的结核病人治疗管理策略。四是大力推行结核病规划督导和质量控制策略。2 结果 2

8、.1 肺结核病人发现 课题实施以来,肺结核疑似病人增长 3.3 倍,全人口初诊病人就诊率由 99.1/10 万上升到304.2/10 万,初诊病人痰检率提高了 24.4%,X 线检查率提高了 13.6%,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 19.5/10 万提高到 39.2/10万,发现率由 33.3提高到 72.2,课题前后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有非常显著差异(22472.6,P0.001),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总数及初治涂阴病人数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见表 1。2.2 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 对照组共登记新涂阳病人 2 665 例,2 月末痰菌阴转 2 363 例(88.7%) ,治愈 2 241 例(84.1%)

9、,研究组共登记新涂阳病人 5759 例,治疗结束 5 327 例,2 月末痰菌阴转 4 997 例(93.8%) ,治愈 4 938 例(92.7%),课题前后新涂阳病人治愈率有显著差异(2144.0,P0.001) 。研究组新涂阳病人疗间死亡率、治疗失败率和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 2。2.3 疑似病人报告 研究组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疑似病人报告率 98.0%,转诊率 96.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31.3和 35.5 个百分点,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234.7,36.8,P0.001) 。2.4 主要社会学评价指标 就诊延迟率降低 31.7,确诊延迟率降低 25.9%,治疗延迟率由

10、11.7%降为 3.3%,治疗中断率由 9.1%降为 4.2%。课题前后就诊延迟率和治疗中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3,6.67,P0.01)见表3。3 讨论关于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问题,许多地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单题探讨15,但全面系统的研究未见报告。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为典型的农村欠发达地区,近7 年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全球基金及 FIDELIS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通过吸收和借鉴外资项目的先进技术策略和管理理念,在建立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预防控制肺结核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面进行了全面尝试和筛选。首先,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和世行贷款/英国赠款项目的要求,确立了“搞好结核病

11、防治工作必须加强结防机构的能力建设,必须落实防治工作的经费保障,必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必须大力推行现代结核病防治 DOTS 策略”的工作思路。其次,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的要求,大力推行结核病防治 PPM-DOTS 策略,加强了医防合作,并按照甘肃省卫生厅的要求,建立了与妇联、计生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再次,结合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原则,在病人发现方面总结出了“三个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健康促进方面走出了“六进、三制作”的新路子,其中举办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电视竞赛和结核病防治知识进军营活动属国内首创;2006 年,制定和实施了平凉市 20062010 年

12、县、乡、村三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 ,比国家规范提前 2 年半出台,对提高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2007 年 9 月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督导时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 7 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坚持一个原则,建立一个机制,加强一个建设,落实一个保障,健全一个网络,实施一个规范,推行四大策略”的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肺结核免费筛查范围明显扩大,初诊病人总数增长 3.3 倍,全人口初诊病人就诊率提高了 202;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机构肺结核疑似病人报告率提高了 31.3%,转诊率提高了 35.5%,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 19.5

13、/10 万上升到39.2/10 万,发现率由 33.3%提高到 72.2%;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2 月末痰菌阴转率由 88.7%提高到 93.8%,新涂阳病人治愈率由 84.1%提高到 92.7%;较好的解决了“三迟”问题,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率下降了 31.7,确诊延迟率下降了 25.9%,治疗延迟率由 11.7%下降为 3.3;农村群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由 31.2提高到65.66;每年可保护健康人群 5.38 万人7,7 年累计减少肺结核病人 37660 人。然而,结核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逐步完善。目前,我们还应加强六个方面的工作。

14、一是应尽快加强结防机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工作协调,解决肺结核病人治疗期间的辅助检查费用。二是应进一步完善 FIDELIS 项目提出的村医收痰、乡镇查痰措施,切实发挥乡镇查痰点的作用,为偏远地区群众筛查提供最大便利。三是应抓住全省疾控机构进医院的良好机遇,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的建设,切实提高肺结核疑似病人的报告率和转诊率。四是应加强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跨区域管理,增进与艾滋病防治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讨辖区 MDR 病例的治疗管理模式,为更好应对三大挑战积累工作经验。五是应进一步拓展新的诊疗措施,逐步扩大痰培养的比例,做好新试剂和新药物(包括 FDC)的推广应用。六是应积极做

15、好2010 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全市结核病疫情趋势,适时调整现有防治策略。参考文献:1郭殿良,崔树民,宁召昌,等.强化综合网和专网建设,构筑结核病防治体系J.中国农村卫生管理,2004,23(9):2224.2徐志彪.建立乡镇传染病预防体系的初步构想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5):123.3熊昌富,叶建军,周丽萍.湖北省实施 DOTS 策略十年效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3,3(6):740741.4杨年忠,赵善强.椒江区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期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45446.5林定文,宫学林.边远山区结核病管理方式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5):472473.6王铂,张岚.甘肃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甘肃省结核病防治,2008,2(1):1819.7伏永鹏,张有良,文妍菊,等.甘肃平凉市外资结核病项目的效果效益评价及可持续控制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0):186518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