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5949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银杏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梁立兴( 山东农业大学)摘? 要? 20 世纪末我国银杏茶获得了较快发展, 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近两年银杏茶的生产开发却出现了滑坡, 产生了许多质量和销售上的问题, 影响了银杏茶的开发利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茶, 作者对银杏茶销售和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开发对策。关键词?银杏茶; 开发利用; 存在问题; 对策; 前景? ? 在我国, 银杏叶作为药用已有 500 余年的历史。 20 世纪中叶, 经医药科学家们的精心测定, 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萜内酯类等 170 余种药用成分,这些药用成分除治疗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外, 又是

2、抗氧化、 抗衰老的重要保健品资源, 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重要福音。因此, 20 世纪末银杏茶的生产开发形成了一定规模, 而近两年却出现了较大滑坡。本文就我国银杏茶开发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以及应采取的对策阐述如下。1? 银杏茶的生产开发现状从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起, 当人们认识了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后, 10 余年来, 我国银杏茶的开发也就随 之蓬勃发展起来。此时, 山东、 江苏、 陕西、 湖北、 湖南、 浙江、 广东等省都在研制和生产银杏茶。银杏茶的开发历史并不长, 最多只有 10 余年的历史, 而突飞猛进地建茶厂又是近三四年的事情。根据目前不完全统计, 全国建有银杏茶厂 100 余座, 其

3、中山东有 20余座, 河南有 10 余座, 湖南有 10 余座, 浙江有 10 余座, 湖北有 10 余座, 种植银杏的其他各省区也有不同数量的生产厂家。这些厂家只有少部分是机械化生产, 大部分是半机械化和手工操作。银杏茶在全国年产量目前还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年产量最多的厂 家也没有超过 5 t, 年产量最少的厂家只有0. 5 t。 经对全国 30 余座银杏茶厂取样比较后, 个别银杏茶厂生产的银杏茶为上乘, 其茶形美, 品种多, 色泽鲜绿, 汤色淡黄, 具有银杏茶的芳香气味。另外, 这些茶厂技术力量也较雄厚, 制茶机械完备, 卫生条件好, 实行封闭式生产, 包装精致, 商品营销手续齐全, 所生

4、产的银杏茶除在国内畅销外, 受到广大外商的青睐。然而大多数的银杏茶厂都是粗制滥造, 技术力量差, 无机械设备, 全靠手工操作, 土法上马, 卫生条件差, 生产出来的银杏茶茶形不美, 香气轻, 茶汤淡, 苦涩浓, 单纯沿用了茶树的制茶工艺和技术。尽管将银杏茶的医 疗、 保健功能介绍的十分神奇, 然而消费者却不为之所动, 又加之价格不合理, 购买者甚少, 创不出银杏茶的品牌, 失去了银杏茶的商品信誉。2 ? 银杏茶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2. 1? 工艺落后, 设备不配套, 盲目上马银杏茶的制茶工艺与茶树的制茶工艺有相似之处, 但也绝对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银杏树叶的大小、 形状、 质地与茶树的树叶完全

5、不同, 因而必须清洗、 切条, 所采取的杀青、 揉捻、 烘炒等工艺措施也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照搬, 势必会造成银杏茶品质的下降。有的缺少制茶工艺中某个工序上的设备, 因而使 得茶叶质量降低。有的设备完全没有配套, 生产工序各不衔接, 造成设备利用率低, 日产量下降。有的利用 20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制茶设备。有的照搬南方的制茶工艺, 将制茶设备全部购进, 购进后又不能全部用上, 造成设备闲置, 资金浪费。有的与上述情况完全相反, 一座名副其实的银杏茶厂, 连一台设备都没有, 全部靠手工操作, 这样炒制银杏茶只能是粗制滥造, 银杏茶品质低劣。有的银杏茶厂没有经过资源、 技术、 设备、 销售的调

6、查研究, 盲目购进设备匆匆上马, 各个工序互不衔接, 结果使银杏茶的质量下降, 造成资金、 人员的浪费。大多数银杏茶厂都没有技术人员, 工人也未经过培训, 不具备银杏茶的生产知识和技能, 结果生产不出高质量创名牌的银杏茶。2. 2? 卫生条件差, 无卫生检疫证有的银杏茶厂, 卫生条件相当差。有的银杏茶厂在工艺上无分捡、 冲洗工序( 按要求银杏叶应用自来水冲洗 2 3遍) , 使银杏茶的含土量、 含尘量增加, 茶汤非常混浊, 茶叶质量变劣。有的银杏茶厂没有采取封闭式生产, 与外界接触广泛。制茶工人均不穿卫生衣, 不戴卫生帽, 更未进行过体检, 等等, 这些均不符专论 综述?6? ? ? ?林业科

7、技开发? 2003 年第 17 卷第2 期合食品卫生法的规定。2. 3 ? 商品手续不健全在考察中发现, 目前 90% 的银杏茶厂均没有办理工商、 税务、 质检、 卫生、 注册、 条形码等证件, 或有 的办理不全, 因此不能作为商品销售。有的价格不合情理, 在质量、 价格和销售上又采取不正当竞争, 这也影响了银杏茶的正常营销。2. 4 ? 宣传力度不够, 失去? 纯天然?的意义 虽然银杏叶中含有治疗多种疾病的不可代替的药用成分, 又兼有保健功能, 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 它的医疗、 保健作用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 因此, 影响了市场上的销售量。相反, 在有些银杏茶简介中又无限夸大银杏茶的

8、医疗保健作用, 把银杏茶说成是? 神茶?, 说成是? 百病皆医的良药?, 这也会影响银杏茶在市场上的销售。有的银杏茶厂受经济利 益的驱动, 用二次萌发的小黄叶制茶, 这样的银杏叶药用成分含量极低, 它绝不会起到? 药到病除?的作用。有的制茶科研单位, 将炒制银杏茶的粉尘和已变 酸的银杏茶, 加以生产推广。这种银杏茶只会损害人们健康, 同时又是对我国新兴银杏茶事业的损害。在崇尚自然、 返璞归真的今天, 人们对? 纯天然?赋予了新的涵义。但有的在银杏茶的宣传中, 对? 纯 天然绿色饮品?的概念不清。所谓? 纯天然?是指利用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的根、 茎、 叶、 花、 果实或种子等植物器官, 经过加工

9、获取人们所需要的部分, 这一部 分才是? 纯天然?。目前, 在银杏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 银杏保健茶?, 即在银杏茶中加入了山楂干、 桂圆、绿茶、 乌龙茶、 枸杞、 菊花、 冰糖、 大枣、 甜叶菊等。有的是为了掩盖银杏茶的苦味, 有的是为了增加银杏茶 的汤色, 有的是为了增强人体的保健功能?。这些? 银杏保健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推广应用, 然而它却失去了银杏茶是? 纯天然绿色饮品?的涵义。这些添加物却与银杏叶药用成分的作用大相径庭, 从 而也失去了银杏茶的医疗保健作用。2. 5 ? 小包装银杏茶包装质量差, 商品销售不规范在市场经济面向全球的今天, 银杏茶包装在银杏 茶生产、 流通、 销

10、售和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银杏茶小包装由于其携带方便, 包装形式多样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面市的小包装银杏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成为不合格产品。现笔者列出, 以供生产厂家改进参考。2. 5. 1? 无生产标准代号由于银杏茶是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 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只有极少数银杏茶生产厂家制定了企业标准。如陕西泾河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随州强毅活化石制品有限公司等。在无标准可执行的情况下, 银杏茶生产厂家应及时制定本厂家的 企业标准, 建立银杏茶商品级别标准样, 在产销中按标准生产。没有标准的银杏茶, 意味着没有质量指标, 也成不了银杏茶品牌。质检部门检验到无标准

11、的银杏茶时, 有权判为不合格产品或作为不定型产品处 理。实际上无标准、 无级别的银杏茶, 纯属不合格产品。因此, 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按实有标准样生产银杏茶。 2. 5. 2? 无注册商标, 自标? 名茶?银杏茶定型定名后, 并具有一定生产量, 应抓紧时间办理注册商标。如无注册商标, 至少会出现如下问题: 政府部门审查认可品牌产品时, 对无注册商标 的银杏茶产品不予认可; 产品无法律保障, 谁都可以生产, 谁先注册归谁所有。标称银杏名茶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审查、 评比, 不管获得什么称谓的名茶, 而统称 ? 银杏名茶?实属不妥, 这样易误导消费者, 也带有一定的虚假性质, 会受到工商行

12、政部门的干涉而被禁售。有的银杏茶厂将晒干的银杏叶用粉碎机粉碎后,直接装入小包装袋内, 到市场上去销售, 这种假冒伪 劣的银杏茶很难起到医疗、 保健作用, 只能是坑害消费者。2. 5?3? 包装材料质地差 在市场上所看到的银杏茶, 大多使用印刷厂印制的包装盒( 罐) , 如作为品牌银杏茶使用这样的包装则易被别人仿冒。另外, 政府部门在对品牌银杏茶认定时, 对是否使用的是? 专用包装?材料, 成为一条重要 的认定项目。因此, 使用专用包装材料, 成为高起点生产银杏茶的内容之一。如使用大路货的通用包装,一般不易被批准为品牌银杏茶。银杏茶包装材料质地差, 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防潮性能差和容易 破

13、损。使用很薄的聚乙烯袋装银杏茶, 很容易破损。同时, 聚乙烯薄膜透湿、 透氧量很大, 是防潮保鲜材料中除了纸包外最差的一种。应用阻湿、 隔氧最好的聚 酯/ 铝箔/ 聚乙烯复合袋, 其次是聚丙烯/ 铝箔/ 聚乙烯复合袋。外包装纸盒质地轻薄, 稍受外力挤压即会开裂凹瘪。同时防潮性能差的包装材料, 往往经不起货架期的考验, 大约 3 个月, 茶色即会变暗, 同时失去银 杏芳香。消费者购买抱怨银杏茶质次价高, 从而失去? 回头客?。如果外包装纸盒的质地太差, 也不利于吸引顾客和促销。?专论综 述?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 17 卷第 2 期7? ? ? ?罐装银杏茶或袋装银杏茶, 往往带有污染味

14、。因此, 装茶时应先用干燥细软的纱布或低档银杏茶擦净罐壁上的油污和使用质地较好的复合袋。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银杏袋泡茶, 大多是用漂白 线或化纤线作提线, 因为这些线经漂白后, 带有荧光剂, 不符合饮用卫生。技术监督部门检验袋泡茶时,如发现提线是漂白线或化纤线, 均判为不合格产品。袋泡茶的提线应采用原白棉纱线。 2. 5. 4? 无生产日期和茶叶级别小包装银杏茶大多无生产日期或无确切的生产日期, 这不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有的生 产厂家, 也将 1 年或半年前生产的银杏茶, 往往打上出厂前一天的日期。这对于生产厂家和营销来说, 无形中延长了保质期,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 不利于判断银杏

15、茶的品质。有很大一部分小包装银杏茶, 只有银 杏茶商标名称, 而无茶叶级别, 也有统称? 极品?或? 特级品?的。实际上无级别的银杏茶意味着无质量标准, 属于不合格产品。 2. 5. 5? 无条形码, 影响销售目前, 从销售市场上看, 有条形码的小包装银杏茶不多。有条形码的银杏茶, 不仅不易被他人假冒,也有利于保护自己的产品, 而且也便于进入超级市 场, 扩大茶叶销路。从市场发展趋势看, 条形码将成为未来商品包装的必备内容。因此, 在设计银杏茶包装盒( 罐) 时, 应向条形码管理部门申请条形码编号, 有效地使用条形码。3? 银杏茶生产开发的对策3. 1 ? 制定银杏茶的系列标准在当前没有国家标

16、准和部颁标准的情况下, 首先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规范鲜银杏叶的质量、 采摘时间、采摘方法, 以及产品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等。待条件成熟时, 由国家农业部牵头, 结合各企业生产情况、 技术和设备力量、 国内外市场要求, 再制定强制性的国 家标准, 并严格执行, 从而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这是银杏茶企业腾飞的最重要的一条。3. 2 ? 实行强强联合, 创出企业品牌 目前我国银杏茶生产厂家非常分散, 在规模大小不一、 技术力量强弱不同的情况下, 有必要实行几个大厂的强强联合, 剔除那些技术条件落后、 卫生条件差、 一家一户作坊式的生产小厂, 实行生产规模化, 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银杏茶的企业品牌并走向全国, 从而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3. 3? 提高银杏茶的产品质量, 加大宣传饮用银杏茶 对人们健康带来的益处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制茶机械完备是提高银杏茶质量的基础, 又加之雄厚的技术力量, 这样提高银杏茶的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首先应 提高银杏茶的感官品质, 使炒制出来的银杏茶茶形美, 卷曲, 重实, 色泽暗绿, 茶汤黄绿, 无苦涩酸腐味道, 饮用适口, 生产出色、 香、 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