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5563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74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国环评证 甲字第甲字第 3210 号号 二一五年三月二一五年三月 成都成都 3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线(以下简称“玉磨铁路”)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区,北端与昆玉、 玉蒙铁路相接, 向北通过昆玉线进入昆明枢纽与长昆客专、 云桂、 沪昆、成昆铁路及拟建的渝昆铁路相连;向南通过拟建中老铁路经琅勃拉邦至万象,继续南下经曼谷至新加坡,构成泛亚铁路的中通道。 玉磨铁路是促进泛亚铁路中通道建设,完善云

2、南铁路网布局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沿线旅游发展,改善滇东南城市群与滇中城市群交通条件,满足城际和旅游客流运输的需要;是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使沿线居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本线的建设意义重大,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 玉磨铁路北起昆玉铁路玉溪西站,途经玉溪市红塔区、峨山县、元江县、新平县,普洱市墨江县、宁洱县、思茅区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等 9 个区、县,经磨憨口岸至中(国)老(挝)边境。 2013 年,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本工程的预可研工作, 2014年 8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

3、的项目建议书,2014 月 9 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玉磨铁路的可行性研究。 2014 年 6 月,滇南铁路有限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针对玉磨铁路可行性研究线路方案开展了全线的现场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方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单位等编制了生态敏感区专题论证报告。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调查和相关专题研究报告及论证报告,环评项目组于2015 年 2 月编制完成了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线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 1.2 主要工程内容主要工程内容 玉磨铁路为电气化级铁路,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为双线,西

4、双版纳至磨憨为单线,速度目标值为 160 公里/小时。工程新建线路 515.89km,包括正线(长507.359km) 、玉溪南站至研和站货车联络线(2.721km)及既有昆玉线玉溪西至4 玉溪南上、下行疏解线(5.769km) 。 工程新建路基长度 104.96km,隧道 90 座/367.87km,桥梁 122 座/43.61km,桥隧比占 79.76%。 新建车站 30 个 (其中初期开站 25 个, 远期缓开会让站 5 个) 。新建 16 座牵引变电所,全线房屋建筑面积计 240546m。计划 2015 年开工建设,施工期 5 年,工程投资 515.48 亿元。 工程占用土地2506.

5、23hm2, 其中永久用地1130.16hm2, 临时用地1376.07hm2;本 工 程 土 石 方 总 量 为 10788.16104m3, 其 中 挖 方 7217.86104m3, 填 方3570.30104m3;路基、站场、隧道相互调配利用后,需取土 466.34104m3,弃渣4113.90104m3,拟设置取土场 4 处,弃渣场 156 处。工程拆迁房屋 42.22104m2。 工程总投资 5154816.44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95158.36 万元,占总投资的3.78%。施工总工期 6 年。 1.3 方案比选及相容性分析方案比选及相容性分析 工程选线主要受地质地形条件、技

6、术标准要求、经济据点和生态敏感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本工程选线及工程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基本原则,达到“沿线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不受影响,景观资源不受破坏,江河水源不受污染,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建成“生态型”环保铁路。本工程环保选线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环保选线在地质条件、技术标准要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绕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在难以绕避的情况下,优化工程形式和施工方案,降低对敏感区保护对象的影响,且敏感区生态环境在施工后能够得以恢复。 2、线路不穿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与景观,

7、符合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3、线路穿越鱼类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应当以桥梁形式通过,不设水中墩。 4、减少线路工程对生态景观的切割和生态破碎化的影响,加强区域典型植被保护。 5、尽量绕避沿线水源保护区,减小工程施工和运营对水质的污染,避免事故发生带来的水体污染风险; 5 6、加强城市规划区选线研究,尽量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尽量减少拆迁和噪声影响。 7、线路涉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应取得主管部门同意线路方案的意见。 项目方案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环保选线的理念,大范围的调查和收集了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中确定的本段铁路通道范围内分布的环境敏感区、经济据点、城市规

8、划区等相关资料。 工程所在区域内有自然保护区 19 处(国家级 3 处,省级 2 处,市县级 14处) 、风景名胜区 5 处(国家级 1 处,省级 4 处) 、国家森林公园 2 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 处。线路在选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避让各类生态敏感区,但由于敏感区的分布范围、地质、工程技术、经济据点分布等原因,工程难以避让所有的生态敏感区,推荐线路穿越了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梭江州级鱼类保护区、宁洱松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峨山锦屏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普文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腊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共 7 处生态敏感区。 从环保角度分析

9、,工程设计中大部分路段采用了对环境和城市规划影响最小,在采取了相应环保措施后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评价同意线路总体走向。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1、生态现状和保护目标 本工程经过云南省西南部玉溪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线路经过地区为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等。岭谷相错,地形崎岖不平,山岭纵横交错,海拔 3003000米。 ,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坝地较少。工程所经区域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季风

10、常绿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季节雨林、半常绿雨林。由于人为的干扰,现存的主要植被是人工林,在沟谷,高山等人迹难至的部分地区还残留着以千果榄仁,番龙6 眼等为主的季雨林和以壳斗科、樟科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林。 评价范围内的植被类型分可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2 种。 自然植被类型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稀树灌木草丛和灌丛 8 个植被型,包含 11 个植被亚型和 13 个群系。 评价范围分布有维管植物约 177 科,498 属,1216 种。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8 种:千果榄仁、大叶木兰、红椿、合果木、金毛狗、黑黄檀、心叶蚬木和翠柏,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1、 2 种:大花万带兰,裂果金花。 评价范围内有陆生脊椎动物 35 目 114 科 842 种; 哺乳动物 10 目 31 科 84 属134 种;鸟类 19 目 58 科 220 属 527 种;两栖动物 3 目 9 科 27 属 79 种;爬行动物 3 目 16 科 57 属 102 种;评价范围内分布评价范围分布有共有国家保护动物78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5 种,国家级重点保护 73 种。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分布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人为干扰较少的高山地区。 工程主要以隧道形式穿越亚洲象的栖息地和通道。 工程所在区域内有自然保护区 19 处(国家级 3 处,省级 2 处,市县级 14处

12、) 、风景名胜区 5 处(国家级 1 处,省级 4 处) 、国家森林公园 2 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 处。线路在选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避让各类生态敏感区,但由于敏感区的分布范围、地质、工程技术、经济据点分布等原因,工程难以避让所有的生态敏感区,推荐线路穿越了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梭江州级鱼类保护区、宁洱松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峨山锦屏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普文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腊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共 7 处生态敏感区。 沿线生态保护目标为:耕地、植被、景观,野生保护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罗梭江州级鱼类保护区、宁洱松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峨山锦屏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普文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腊河特有鱼类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1.2 声环境现状声环境现状 项目评价范围内有 66 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其中居民住宅 62 处、学校 4 处。工程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主要噪声声源为社会生活噪声,昼间现状监测值为 51.362.3dB(A) ,夜间现状监测值为 41.553.6dB(A) ,除 2 处敏感点受7 公路噪声影响外,其余敏感点均满足声环境质量 2 类区标准。 2.1.3 振动环境现状振动环境现状 评价范围内有振动环境敏感点 45 处,其中居民区 43 处、学校

14、 2 所。现状监测结果表明, 沿线振动敏感点昼间监测值 53.659.2dB, 夜间监测值 54.160.2,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的标准要求。 2.1.4 电磁环境现状电磁环境现状 本工程沿线绝大部分为山区,无线电视信号场强覆盖很差,大部分地区采用普通天线无法收看电视。沿线村庄有线电视入网率很高,许多部分居民采用卫星天线收看电视。 2.1.5 地表水环境现状地表水环境现状 沿线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等河流及其支流。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要求。 2.1.6 地下水环境

15、现状地下水环境现状 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岩溶水,一般以构造裂隙、基岩裂隙下降泉形式出露,向元江、红河、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等最低排泄基准面排泄。地下水质量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 III 类标准的要求。 2.1.7 空气环境现状空气环境现状 沿线所经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基本可达国家二级标准。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工程评价范围工程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为:1、玉溪西(不含)至磨憨(中国与老挝边境线) ,线路长 507.359km。 2、玉溪南站至研和站货车联络,

16、线路长 2.721km。 3、昆玉线玉溪西至玉溪南上、下行疏解线,线路长 5.769km。 评价范围同工程范围。 8 2.2.2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重点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及重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和区域环境特征,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如下: 1、生态环境评价 根据铁路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铁路工程自身的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铁路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以及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 100m 以内区域,涉及敏感区则扩大至整个敏感区。 2、声环境评价 铁路两侧 200m 内区,以线路两侧学校、集中居住区等为评价重点。 3、振动环境评价 线路两侧距离铁路轨道中心线 60m 以内区域,对于学校、敬老院等特殊敏感点扩大到 80m。 4、地表水环境评价 车站废水排放,以及施工期重点工程的施工污水排放。 5、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隧道施工期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并特别关注相关的环境保护目标,必要时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给关系的区域。 6、电磁环境评价 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