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5111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10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由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如果遇到该显示图片的地方没显示出来,请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另外再次声明,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当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2002 年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2002 年 111 月 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08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增幅比上年同 期回落 1.3 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从全年各月的增 长趋势来看,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在 2、5 和 10 月份分别形成三 个增长波峰(如图 1)。 图 1 2002 年社会消费品

2、零售总额月度增长趋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2 年 111 期。2002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高于 GDP 增长,增速差距为 0.8 个百分点,与上年增速差距 2.8 个百分点相比,减少了 2 个百分点。 据测算,2002 年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6%,比上年回落约 5 个百分点。(二)消费品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从 2001 年 11 月开始,特别是进入 2002 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 平又表现出新一轮下降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 13 个月负增长。2002 年 111 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下降 0.8%,其中 4 月份

3、下降幅度达 1.3%,为 1999 年 9 月以来最大降幅(1999 年 8 月为1.3%)。 对消费品市场运行影响较大的商品零售价格,2002 年 111 月份的下降 幅度为 1.4%,比上年增加了 0.8 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价格的 14 类价 格中,除中西药品、书报杂志、燃料 3 类商品价格比上年略有上涨外,其 他 11 类商品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和食品价 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 21%、6%、5.5%和 4.2%。(三)供过于求的总格局仍在持续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国内 600 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跟踪分析,2002 年上半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 86.

4、3%,比 2001 年上半年上升 3.3 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由 2001 年下半年的 17%下降到 目前的 12%。与 1999 年上半年的情况相比,2002 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比 重上升了 14.1 个百分点,而供求平衡的比重则下降了 13.9 个百分点。 可见,自 1999 年以来,我国经济中供过于求的结构矛盾一直在持续发展, 且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尖锐的程度。(四)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然存在结构差异首先,城乡市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和。2002 年城市消 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零售总额为 23543.4 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9.9%,增速比上年低 1

5、.6 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 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发展速度始终徘徊在 67%的区间内,全年县及县以 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4051.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8%,增 速比上年低 0.9 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差距为 3.1 个百分点,比上年缩 小了 1.1 个百分点,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71.1% 和 28.9%。本文由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如果遇到该显示图片的地方没显示出来,请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另外再次声明,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其次,消费品市场行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行业结构来看,2002 年 110 月批发

6、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 上年同期增长 9.1%、16.4%和 3.4%,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增长对 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 70.4%和 21.6%。上述数据表明,消 费品市场零售额的不同行业发展速度相差接近 13 个百分点,发展差距比 上年扩大 2 个百分点。(五)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入 2002 年以来,伴随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 出现的新消费热点和领域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 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第一,假日消费仍是带动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2 年围绕春节、五

7、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长假期的假日消费 活动日趋活跃和成熟,三个节假日所在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 增长了 9.1%、9.3%和 9.4%(见图 1),成为 2002 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三个 黄金时段。第二,新型消费品销售加速发展。2002 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 结构升级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住房装修装潢用品、汽车、通 信工具、娱乐用品、文化用品等多种新型消费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据对 111 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汽车销售增长 45.4%,通讯器 材类商品增长 53.6%,石油及制品增长 28.8%,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 27.9%,文化办公用品增长 17.5%,书报杂志

8、类增长 11%。第三,信用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至 2002 年底,全国各类消费贷款余额达到 6990 亿元,比年初增加 2755 亿元,同比多增 160 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5598 亿元,比年初增 加 2282 亿元,同比多增 353 亿元。2002 年汽车消费贷款增长最为迅速, 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 8 月末,北京市各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 达 83 亿元,比 2001 年同期增加 64 亿元。1 至 8 月累计支持居民购车 42106 辆,比 2001 年同期增加 30530 辆,增长 2.64 倍。(六)连锁商业等现代化消费品流通方式正

9、在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 新增长点近年来,连锁商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规模和辐射能力明显 增强,是推进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时期 内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连锁企业已有 1124 家,店铺总 数为 2.2 万个,零售总额为 1549 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达 4.1%。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 10%。如北京 2002 年 111 月份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2.9%,高于全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14.1 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到了 17.1%,比上 年提高了 2 个百分点。连锁经营的覆盖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10、目前 已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 50 多个业种。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正在成为我国零售 市场的骨干与龙头企业。据调查,中国连锁企业销售额前 20 名企业, 2002 年上半年销售额为 633.32 亿元,比 2001 年同期平均增长 44.9%,是 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8.6%的 5 倍多。20 家连锁企业的店本文由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如果遇到该显示图片的地方没显示出来,请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另外再次声明,版权为原作者所有!铺总数为 5997 个,比 2001 年同期平均增长 59.24%。其中有

11、三家企业的 店铺数增长超过了 100%。二、2002 年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成因分析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背景下,2002 年消费品市场的稳定 发展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 伐加快、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消费者信心稳定等因素的支持。但增速 与往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其成因值得深入分析。(一)2002 年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2 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 遍有所提高。2002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7500 元,比上 年增长 9.3%,扣除物价

12、因素,实际增长 10.3%;其中,来自工薪的收入增长 迅速,人均达到 5287 元,比 2001 年同期增长 20%,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 上升到 70.5%。2002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2470 元,比上年增长 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4.8%以上。其中现金收入达到 2200 多元, 比上年增长 4.8%。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02 年 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 37%,比 1996 年下降了 11.5 个百分点, 年均下降 1.91 个百分点,与 19851995 年 10 年间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 0.

13、34 个百分点相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仍 在较高水平上徘徊,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19992001 年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 5 个百分点,年均下降 2.45 个百分点,比 19901998 年的年均下降速度加快了 1.775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特征是,消费重点已从基本生 活消费品转向了以住、行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从 2002 年 13 季度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 比重分别为 37.1%、9.3%和 6.3%,上述三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合计 为 5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3.95 个

14、百分点。而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 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居住的支出比重为 10%、6.8%、16%和 11.4%,上述 四项支出比重合计为 44.2%,比 2001 年的 39%又提高了 5.2 个百分点。 再从支出增长来看,2002 年 13 季度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继续保 持稳定增长,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降幅为 9.2%;而交通 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幅非常大,分别增长 了 32.5%、26.6%、40.8%和 22.7%,可见住、行、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城 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同样,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在加速调整的过程中。从农村居民 现金支出结构变化来

15、看,一是住房支出稳定增长,13 季度农村居民人 均住房支出为 127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其中,用于住房装饰、装修 的支出增长了 21.3%;二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扭转了上年下滑的势头, 前 3 季度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为 21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4.2%; 三是交通通讯费用和学杂费支出增长较快,13 季度人均交通通讯费和 学杂费支出分别为 89 元和 124 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5.2%和 9.1%,本文由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如果遇到该显示图片的地方没显示出来,请和我联系,我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另外再次声明,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其增加额占

16、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的 21.5%和 18.7%。此外,由于农民 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 增长 19.1%。可见,虽然食品消费仍是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重点,但非食 品类的各种新的消费内容已经表现出稳定乃至快速的增长势头。3.消费者信心稳定与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消费行为的稳 步扩张2002 年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高位企稳,全年各月均保持在 9797.5%的空间内,总体水平与 2001 年相当,但明显比 2001 年平稳;相 比较而言,2002 年消费者预期指数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也基本稳定在 97% 的高位空间上,显示出消费者预期更加稳定平实,有利于消费需求的稳步 扩张。2002 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 开,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整顿文化市场、严 厉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 站专项整治、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 17 个方面的整治行动。与此同时,出 台了药品管理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安全生产法、 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