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575033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原则途径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完成具有决定意义,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对于如何实现内化本文提出了四大原则要求,即主体性原则、真理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内化的三大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传家宝。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中的“生命线”的作用。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使命。而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诸规律体系中,思

2、想转化规律是根本性的规律。具有核心地位,并决定思想政治教育面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思想转化的工作。而做好思想转化的关键环节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准则、政治要求、道德规范并使其内化于心,内化成功与否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因而,认识了解内化并促进内化的有效实施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原则、思想规范、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纳入受教育者态度体系,使之成为其意识体2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内化是外部条件与受教育者内部因素有机结合,是由“不知”到“知”的转化过程。为了

3、进一步了解内化有必要认识内化的环节。关于内化的环节,外国学者提出了接受一反应一评价一价值概念化一价值性格化“五阶段”说和顺从一认同一内化“三阶段”说。而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阶段说” 我国著名的德育专家鲁洁就把内化过程概括为感受、分析、选择三阶段。通过对内化阶段的分析可知,只有当外部的、客观的东西与受教育者内在的、主观的东西相结合,并被受教育者“据为己有”并成为与己一体的“同化物”时,才能被称之为内化。由此可见,内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对统治阶级而言,政治过硬、思

4、想道德高崇的人,而这种目的是否真正达到。应以内化来衡量、检验,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流于形式。毫无效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是统一的。其次,从思想转化的过程看,它是一个外化和内化有机联系的过程,教育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即外化只是为思想转化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种条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只有通过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即是说,内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意义,因而,我们可以把内化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子目标。再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3教是真正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分析、自我判

5、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接受的能力,而内化是这种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教育是手段而自我教育和受教育者内化机制的形成则是目的。只有培育内化机制并注意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受教育者能顺应新的历史条件并在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选取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从而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内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特殊个体,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目的、有意识并且具有能动性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已有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和内在思想结构会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

6、外来的影响。教育或环境等外在因素一般要以受教育者内在的心理、思想结构为第一道门户,经过受教育者筛选、过滤、选择、接受等几个阶段而内化。这种内化规律必然将教育者的作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教育者在引导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注意教育的客观性因素,或者只注意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手段的更新,而忽视学生的内化或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可见,在教育方法体系中,内化应占有一席之地。从上述内化的不同“阶段说”来看,内化实际上也内含着一定的方法要求,这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从而有效内化。 4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受教育者是内化的主体,主体即内因,即变化的根据

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尊重、理解和关心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因是具体的、特殊的,与内化属同一范畴,主要指主体心理接受机制,它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重视教育者的作用,坚持“教师中心论” 。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内在的心理机制决定。教育学专家燕国材教授认为,非智

8、力因素在德育内化过程中有两点作用表现得比较突出:一是非智力因素的意向作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动机,并指向一定目标如受教育德育习得的兴趣、责任性、荣誉感等,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受教育者德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非智力因素的维持作用,这种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为恒心,恒心和意志力能克服思想转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复性,确保从动机向目标的顺利过渡,从而有效内化。 (二)真理性原则 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的真理性。在当代中国,马克5思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而言指

9、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主义”( 受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等。一般而言,科学性是真理性原则的关键要素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一方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在革命实践中鉴别、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征服了旧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只有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 ”科学性实质上是要求这种理论要反应问题的本质和全局,有事实依据,经得起逻辑推敲和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真理性原则就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的

10、,这是由社会现实实际发展决定的,因而真理性原则要求人们能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眼光,关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困惑,有的放矢。最后,坚持真理性原则,必须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的实用主义原则,而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逻辑体系来认识、掌握和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认识新问题、解放新问题。 (三)实践性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依赖途径上存在着一种对立倾向:一种倾6向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要依靠理论灌输,发挥教育者的中心作用,另一种倾向主张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从实践中获取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11、,后者被完全忽视而前者则得以较好的贯彻,有人将这种状况归因于列宁的“灌输”理论。其实,这是对列宁“灌输”理论的误解。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提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灌输给工人。 ”在这里列宁强调灌输的重要性,并把灌输当作原则方法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党予以贯彻执行,又强调获取真理性认识必须注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工人作为反映论主体的原则。不仅如此,列宁也坚持实践性原则,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列宁所倡导的这种实践性原则同主体论和内化论具有内在关联性。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内容的掌握不仅需要灌输,而且要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去反映和获取;人们不仅要背记马

12、列主义的一般原则和结论,而且要关注“眼前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 。否则,就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化。当代青年学生在课堂内外不同的言行举止,在公共场合和私底下迥异的行为表现是思想规范、道德标准没有真正内化的表现。实践性原则要求受教育者与工农相结合,坚持实践出真知,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四) 针对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内化为目的工作,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人民大众,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人们从事不同职业和7处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因而,人们必然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

13、况。既便是相同的人群,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或面对不同的外界条件和环境,人们的思想状况也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因而。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处理好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心理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有效性,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就会发生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人们的生活实际,加强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贴近人们生活实际。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主要途径 (一)改善内化的内部因素 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部要件。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树立正确的价

14、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主体的价值观会以其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发挥目标导向作用,并对输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出价值判断,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内化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十分注重价值观的培育,树立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发挥价值观的“超前预防”功能。二是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与概括的认知过程,思维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以一定的认知结构为物质基础,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模式化、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影响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符合并略高于内化主体的认知结8构,而不与之相矛盾,才能被理解与接受,这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似。在一定的

15、知识结构上形成的内化主体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内化主体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具体方式,规定教育信息的加工过程,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结构的形成。因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受教育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除了一般思维能力,还必须注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在信息社会里,在长期强调“教师中心论”的教育背景中,批判性思维方式日益重要。如果说,一般性思维能力还只是对既定的社会要求被动地理解与接受的话,那么,批判性思维方式则是强调在真正参与中积极发挥内化主体的积极性、独立能动性。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必须强调

16、批判性思维方式。 (二)发挥教育者在内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内化强调受教育在自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十分注重教育者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教育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育者主导作用往往通过其所承担的职能表现出来,一般而言,教育者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功能、管理功能和协调功能等几个方面。教育者要正确行使其职能,必须做到: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增强其吸引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摒弃简单粗暴、单一命令式的灌输;切实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9合,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确保社会要求和环境影响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据此可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相反,是必须加强的问题。 (三)重视外化 我们知道,思想转化是内化和外化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化是内化的归宿和落脚点。简单地说,思想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