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6年中考文言文:第3篇《孟子》(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6年中考文言文:第3篇《孟子》(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第三篇 孟子 (三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重点词语积累 1. 重点实词 (1)舜发于 畎 亩之中 畎 : . (2)傅说举于 版筑 之间 筑 : . 版筑 : . (3)管夷吾举于 士 士 : . (4)故天将降大 任 于是人也 任 : . 知识梳理 田间的水沟 捣土用的杵 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狱官 任,使命 任,担子 (5)行拂 乱其所为 行 : . 拂 : . (6)人 恒过 然后能改 恒 : . 过 : .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 作 : .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喻 : . (9)入 则无 法家
2、拂士 入 : . 法家 : . (10)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 . 所做的事 违背 常常 这里是 “ 犯错误 ” 的意思 奋起,指有所作为 明白,了解 指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指在国外 2.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通 ,意思 . (2)困于心衡于虑 通 ,意思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 ,意思 . 曾 增 增加 衡 横 梗塞,不顺 拂 弼 辅佐 3. 古今异义 (1)所以 F动心忍性 古义 : ,今 义 :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2)征 于色 古义 , 今 义 : 出征 。 凭此 ,借此 征,表现 验 4.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人恒 过 原意为 过错 ,在文中意思为
3、 。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必先 苦 F其心志 原意为 痛苦 ,在文中意思为 。 劳 其筋骨 F 原意为 劳累 ,在文中意思为 。 犯错误 使 痛苦 使 劳累 饿 其体肤 原意为 饥饿 ,在文中意思为 。 空乏 其身 原意为 缺乏 ,在文中意思为 。 行拂 乱 其所为 原意为 扰乱 ,在文中意思为 。 所以 动 心 忍 性 原意为 惊动 ,在文中意思为 。 原意为 坚忍 ,在文中意思为 。 使 饥饿 使 缺乏 使 扰乱 使 惊动 使 坚忍 然后知 生 于忧患 原意为 生存 ,在文中意思为 。 而 死 于安乐也 原意为 死亡 ,在文中意思为 。 (3)动词的被动用法 傅说 举 于版筑之间 原意
4、为 举起 ,在文中意 思为 _ _ 困 心 原意为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 ,在文中意思 为 _ 使 生存发展 使 衰亡 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被难住 5. 一词多义 发舜 发 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 ,发 F于声 。 发 起,指被任用 现 生 二、关键句子翻译 1. 舜发于畎亩之中。 (2013大理等八地州 ) 舜从田间 (耕作 )之中被任用。 2. 孙叔敖举于海。 (2014海南 ) 孙叔敖从海滨被起用。 3.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 (之苦 ),使他受贫困之 苦,使他做事不顺。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
5、患者 ,国恒亡。 (2014 六盘水、 2012西双版纳、 2011红河 ) 一个国家 ,如果内部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士 , 外部没有敌国外患 ,这个国家往往会有灭亡的危险。 三、内容探究 1. 文中孟子认为 ,一个国家要想避免 “亡 ”的命运 ,必须具 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2013营口 ) 答 :在国内要有执法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 国外要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 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 史人物的事例 ,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 ( 答 :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 ,说明成就大业 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 ,引出下面的论
6、断 ,阐明观 点更加真实可信。 3. 如果把这篇短文两个自然段的顺序进行互换 ,这样做 行不行?为什么? (2012贵阳 ) 答 :不行。理由有二。其一 ,文章的论点是“生于忧患 , 死 于安乐” ,先谈“生”后谈“死”。段一主要是紧扣 “生 于忧患”的内容来论证 ;而段二的中心则谈到治国之道, 这是紧扣“死于安乐”的内容来论证 ,原文的这种结构, 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 ;其二 ,从认知的层面上看, 段一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 ,而段二主要从治国的角 度来谈 ,这也符合由小到大 ,从个人到国家的认 知规律。 如果互换后 ,行文的逻辑就会产生混乱 ,所以不能互换。 4. 本文在论证上最大
7、的特色是什么? (2013娄底 ) 答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 文段先举了六个人物事例 ,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 “ 生于忧患 ”, 再用道理论证的方法 ,从国家的角度 反面论证 “ 死于安乐 ” 。 四、拓展延伸 1. 勾践灭吴的故事 ,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 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的 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 :印证了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 的观点。 “ 生于忧患 ,死于安 乐 ” 仍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现在物质生活富裕了 ,生活 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应
8、该居安思危 ,具有忧患意识 ,积 极进取 ,不能贪图享乐 ,否则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 ,甚至 会有亡国的危险。 2. 结合文中的事例 ,请简要谈谈你对人才成长的认识。 (2014海南 ) 答 :示例 :保持本心 ;丰富自己的认知 ,从而作出正确的 选择 ;向父母请教。 3. 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2015聊城 ) 答 :示例 :在成长的道路上 ,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 但不要灰心丧气 ,要迎难而上 ,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 ,才 能有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 ,经受住困 难的考验 ,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 4. 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再联系实际谈谈自 己的理解。
9、(2015贺州 ) 答 :这篇文章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 境能激发斗志 ,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因此 ,我 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沉湎于舒适安宁的生 活之中 ,要有忧患意识 ,这样才能振作精神 ,奋发有 为 ,否则 ,就有家亡国破的危险。 金题演练 一、 (2015安徽改编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完成 1 4题。 (15分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 (1)百里奚 举 于市 ( ) (2)曾 益其所不能 (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 ) (4)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 ) 被选拔,被任用 通 “增 ”,增加 了解,明白 在国外 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3.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 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