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司法担当释放司法正能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4883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7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司法担当释放司法正能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化司法担当释放司法正能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司法担当释放司法正能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4月19日星期三第五版 理论周刊 第344期理论文化部主办观点桂华:论法治剩余的行政吸纳关于 “外嫁女” 上访的体制解释责任编辑唐亚南 电子邮箱推进人民法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田立文弘扬工匠精神 树立法官形象胡发胜院长论坛强化司法担当 释放司法正能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木太力甫 吾布力如何实现司法改革中审判权 高效运行, 是基层法院目前面临 的现实问题。山东省莒南县人民 法院推行的要素式审判权运行改 革对此做了有益探索, 2016年该 院收案12216 件, 结案率95.3%, 实现了收结案良性循环。笔者认 为, 法官除了具备法律素质外, 还

2、 要站在哲学高度用马克思主义基 本观点, 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 进 而提升工作效果。 一、 法官要兼备正确的世界 观、 科学的方法论。法官要用正 确的法治思想武装头脑。用正确 的思想武装人, 能产生更多的正 能量, 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 培育 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今社会,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生产力空前 先进, 但有些人缺乏信仰, 人生 观、 世界观、 价值观不正确, 这是 非常危险的。作为一名法官, 要 比普通人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和政 治站位, 时刻要用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法官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论 指导实践。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 问题为目标的体系

3、或系统, 通常 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 系统总结, 并最终提出科学 的解决方法。法院工作是接地气 的、 实实在在的复杂劳动, 当好一 名出色的法官, 必须研究方法论, 要素式审判、 智审系统、 令状式文 书等, 都是当前务实有效的方法 论课题, 需要深入研究和贯彻。 法官必须树立工匠精神。工 匠精神就是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 做事情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法 官更应该用工匠精神指导执法办 案, 不仅要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 精品案, 还要用良好的面貌、 阳光 的心态、 规范的举止, 树立良好形 象, 为人生轨迹画出亮点。 二、 用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 前的审判形势。基层法院传统审 判模式审

4、理案件采用承办法官 “全 程包办” 的方式, 从普通社会活动 的标准分析, 这种模式不符合哲学 “社会化分工” 的基本要求。1776 年,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 国 富论 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 观点; 马克思、 恩格斯研究发展了 社会分工的相关理论。社会分工 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 长的事情,“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是其主要特征。而法官 “全程包 办” 案件, 显现的弊端是审判效率 不高, 直接影响了司法效果。从社 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看, 执法为 民、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的重要内容。当前人民群众对公 平正义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快办案, 实现的方式就是参与司法。 三、 务实

5、解决人民法院面临的 两大现实任务。第一任务是解决 案多人少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 当前人民法院发展道路上的 “拦路 虎” , 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一要 正确定位,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职 责所在, 是法官队伍的分内之事, 不要过分寄希望于外部力量, 要从 法院内部挖潜, 自己解决; 二要对 症施治, 要以改革的眼光审视传统 办案模式, 借助社会分工理论, 优 化裁判 “生产” 的 “工艺流程” , 实现 审判效率提升; 三要充满信心,“没 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 只要我们满 怀信心、 科学应对, 勇于担当, 问题 就一定能够解决。 第二大任务是司法改革。改 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法院 改革,

6、势在必行。在人员管理上, 按照社会化分工原理对法官、 司 法辅助人员职责进行分类, 把原 来法官办理的大量事务性工作由 辅助人员办理, 让法官专司庭审, 实现了法官精英化; 在审判效率 上, 科学划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 序, 把事务性工作放在庭前完成, 实现了法官减负, 提高了审判效 率; 在司法公信上, 通过让当事人 填写要素表, 参加庭前会议、 庭前 调解, 以更多方式保障了当事人 参与司法, 实现了胜败皆明。这 就是她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作者系山东省莒南县人民 法院院长)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紧 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以 推进新疆治

7、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引领, 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 以 维护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等为重点, 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区法院要深 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将学习 宣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 大政治任务, 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司 法实践的强大动力。强化司法担当, 凝 心聚力, 砥砺前行, 努力推进稳疆安疆。 聚焦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紧紧围绕总目标来开展、 来推动人民法 院工作, 确保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 地生根。着力凝聚并释放司法正能量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 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要坚持 把维护稳定作为政治责任, 立足抓早抓 小抓快抓好,

8、 谋长远之策、 行固本之举、 建久安之势、 成长治之业。的要 求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 标的一次再动员。全区法院系统各族干 警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用习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 新战略武装头脑、 指导司法实践; 在思想 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凝聚促团 结、 反分裂共识, 用实际行动巩固和谐稳 定根基。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安全屏障, 战略地位特殊, 做好新疆工作意义重 大。面对新疆稳定的严峻复杂社会形 势, 只有稳定, 才能粉碎三股势力破坏民 族团结、 破坏祖国统一的图谋; 只有稳 定,

9、 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各 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只有稳定, 才能保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唯有坚 定不移地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 才能 把牢反分裂、 反极端、 反暴力斗争的主动 权, 下好严打先手棋、 打好对敌斗争主动 仗。 稳疆安疆做得好不好, 最根本的是 要看反分裂斗争搞得怎么样, 是不是保 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和谐稳定的 社会局面。没有稳定的环境, 发展就无从谈起, 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社 会和谐稳定才能长治久安, 各族干部群 众才能安居乐业。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工 作, 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的战略之举, 是夺取反恐维稳斗争胜利 的根本保证。 反分裂、 反极

10、端、 反暴力斗争事关国 家安全,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改 革发展稳定全局, 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 社会安定、 人民幸福的斗争。新疆法院 系统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 政治任务、 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 坚决拥 护和贯彻党中央、 自治区党委维稳工作 的决策部署, 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 牢 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坚决同 “三股势力” 斗争到底。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必须 做好标本兼治的各项维稳工作, 打好维 稳 “组合拳” 。始终把严打 “三股势力” 作 为刑事审判的重中之重, 保持严打高压 态势, 持续开展严打斗争, 全力遏制破坏 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 “三股势力” , 严厉 打击极少数

11、蓄意破坏民族团结、 煽动民 族分裂、 危害社会稳定、 国家安全和祖国 统一的犯罪分子, 震慑敌人、 鼓舞人民, 坚决捍卫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审判 指导, 统一法律适用, 牢固树立罪刑法 定、 证据裁判、 疑罪从无、 人权保障等刑 事司法理念, 有序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庭审在查 明事实、 认定证据、 保护诉权、 公正裁判 中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量刑规范化, 确保 严打专项斗争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以更 加有力的措施、 更加严明的纪律、 更加务 实的作风, 勠力同心、 同仇敌忾, 让暴力 恐怖犯罪分子无处可藏、 无处可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宣讲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 要

12、坚定不移 地遵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谁执 法谁普法” 责任制要求, 在努力完善司法 规范体系, 构建阳光司法机制、 秉持公正 廉洁高效办案的同时,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 法治宣讲, 落实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并重 原则, 建立和完善据案释法制度, 推进普 法常态化运行。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 弘扬法治精神,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凝心聚 力, 夯实社会稳定和谐基础。 把宪法宣传摆在首位, 增强宪法观 念, 维护宪法尊严。深入宣传贯彻根据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自治区民 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 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条例, 以及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 怖主义法 办法, 坚决反对民族分裂、 宗 教极端和

13、暴力恐怖, 坚决抵制一切形式 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 恨、 煽动歧视、 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 坚 决捍卫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为引领, 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相结合, 法德同宣同讲, 引导各族干部群 众自觉把道德原则、 道德规范、 道德要求 转化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行动, 树立 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美德和公序良 俗。让大家深刻认识到, 中华民族是五 十六个民族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凝聚而 成, 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 分, 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都和这 个大家庭血肉相连, 休戚与共。只有中 华民

14、族繁荣昌盛, 国家兴旺发达, 各民族 发展进步才能得到保证。 极端主义以歪曲宗教教义或以其他 方法煽动仇恨、 煽动歧视、 鼓吹暴力的主 张和行为。预防、 遏制和消除极端化, 预 防和惩治极端主义犯罪活动, 深入开展 “去极端化” 工作,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稳疆安疆的重要决策部署, 是反对民族分裂、 遏制暴恐犯罪的重要 基础性工作, 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 争的重要任务。今年3月29日, 自治区 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的 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 , 是新疆首部 “去极端化” 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是依法 治疆、 建设法治新疆的一项重要立法。 条例将去极端化工作纳入法治化、 规

15、范 化和日常化管理轨道, 为深入推进去极 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要充分认识 条例对于稳步推进和逐步实现 “去极端 化” 工作常态化、 规范化、 法治化的重要 现实意义, 结合执法办案, 深入学习宣传 贯彻条例, 使条例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形成预防、 遏制和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 强大合力, 坚决抵制极端思想的侵蚀。 在持续进行严打专项斗争的同时, 结合公开宣判据案释法, 深入开展 “去极 端化” 宣讲活动, 宣传、 阐明非法宗教和 暴力恐怖带来的严重危害, 抵制宗教极 端思想的蔓延渗透。充分宣扬社会主义 制度和党的富民政策, 揭批极端宗教思 想的反动本质, 大力推进 “去极端化” , 立 起

16、反分裂反渗透的坚强堡垒。结合贯彻 去极端化条例, 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 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对伟大 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紧贴当前反分 裂、 反极端、 反暴力斗争形势, 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结合基层维稳整治, 由浅入深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为建设法治、 平安基 层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民 法总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原则, 是全民共同遵 守的行为准则。要认真宣传贯彻民法总 则, 使之成为全社会家喻户晓的道德水准和从事民事活动的标尺。结合 “去极 端化” 宣传教育, 突出宣传和弘扬民法总 则贯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案释 法、 法理融合,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努力 使民法精神深入人心, 成为民事主体从 事民事活动的内在戒律和外在约束。用 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打牢爱 国爱疆的思想基础; 同心同德, 筑起反恐 维稳的铜墙铁壁, 奋力开创团结和谐、 繁 荣富裕、 文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