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4868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略谈很早就听说过心理学,感觉是很奇妙的东西,对之总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态。到大学后又听几位学长介绍心联部,就这样顺带讲到了心理委员。但我成为心理委员确实是比较碰巧的,由于对心理学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上任之初心里还是很惶恐的。幸好,学校之后组织了心理委员的专门培训,才让我逐渐走进了心理学这一神秘的领域。下面我就谈谈这一年里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吧。 (因为是心理委员,所以会着重讲心理健康这部分)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一,财富,地位等等都是零,如果没有健康,其他东西都是空谈。由此可见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的宗旨就是维护人类健康。科学地讲,健康的含义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

2、康。心理健康就是精神健康,精神世界的健康。心理健康的实质是讲人的心理与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心理学就是针对心理健康而做的某种研究。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体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也十分敏感.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

3、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健康的心理呢。对此,多位哲人都有自己的看孔子和孟子认为一个人积极的进取之心,个人的修身养性,包括克已、公正、仁人、谦虚、好学、治国平天下等应作为年轻一代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方。这“道”与“方”就是一种健康人格。 道德经又名老子 ,全书五千字,充

4、满了深邃的哲理,主导意识是“清静、无为、抱一、守中” 。 “清静”是指一个人治理天下的心理状态,作为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人必要“两袖清风”无私心,心里安宁坦静,没有杂念来缠绕,也就是当代人讲的“自我和谐” , “无为”是不乱来,不妄为之意,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想,什么事都不做,意识是说当为而为,当不为则不为矣,相代于当代人讲的自己的行为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合乎社会规范;“抱”一是按照自己选订的目标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地前进,相当于当代人的专心致志;“守中”是指干什么事既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当代人讲就是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不能过分地无止境去追求,在“有失有得”中保持一个

5、“和谐的度” 。而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则强调人的理性就是健康人格,他指出知识便是美德,无知就是缺德,有美德的人就会做好事,做善事, “有美德的人”就是当代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苏格拉底还指出一个具备了一定理性(健康人格)的人才会去自觉地求知求学,只有在求知求学中增长智慧,学会勇敢(相当于健康人格中的意志品质) ,才有节制(相当于健康人格中的情绪管理与自我调控) 。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本性出发,提出了人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便是“自我实现” 。他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健康人格的表现形式,也是个人潜能与价值得以实现的最高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 ,他指出了八条途径:1)必须在成长与发展中根据自己的主观

6、和客观条件作出正确的选择;2)目标确立之后就要全身心地投入;3)要适当地肯定自我,接纳自我,表现自我;4) 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什么事成功时总结经验,失败时吸取教训;5)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与爱好,要乐于自己最喜欢干的事情;6)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必须要志向高远;7)在工作与生活中,自我实现的人有高峰体验,也就是要善于捕捉自己的各种灵感;8)能充分地挖掘个人的先天本质,注重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说到这,大家不禁要问了,怎样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要不断优化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是“硬件”条件。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氛围,我们学校正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

7、校园环境,在进行紧张的建设之中。应该说高品位的、愉悦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如充足宽敞的教学大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居住舒适的学生公寓以及优美的校园等,为陶冶大学生情操,培育高尚的人格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二)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认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这属于“软件”条件。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有丰富的主观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人群中有一种观点,大学不逃课不叫上大学,公开主张逃课,考试作弊不以为然,泡网吧、穿奇装异服是有个性,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价值

8、观,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三)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所学校,但由于个人的理想追求期望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跟就业设计和专业规划指导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制定出明确的、分阶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培养起良好的心态。(四)提高抗挫折能力,掌握克服挫折的方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经受失败和挫折是经常的事,但是人们对失败、挫折的感受不同,实质上是人们的心理反应不同。例如,一个人上街被偷了丢了钱包,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对丢钱包这个事的感受却可能不一样,可能对此漠然处之,也可能感到惊天动地。心理挫折实际上是一种感受,不是客观存在,人们可以通过心理的调整加以解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