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new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4765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结核new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肺结核new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肺结核new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肺结核new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肺结核new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结核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结核new(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医附院呼吸科贵医附院呼吸科 胡系伟胡系伟 概 述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失控的主要原因: 1、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流行、多重耐药、贫困、人口增长和移民等。 2、缺乏对结核病流行回升的警惕性和结核病控制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当前的结核病疫情特点如下: 1、高感染率 2、高肺结核患病率 3、高耐药率 4、死亡人数多 5、递降率低 6、中青年患病多 7、地区患病率差异大 8、实施DOTS(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项目的地区患病 率低 流行病学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包括人型、牛型、鼠型和非洲型。其中90%以上是人型引起人类肺结核。 具有多形性、抗

2、酸性、生长缓慢、抵 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的特征 1、多形性 T、V、Y字型及丝状、球状、棒状等。 2、抗酸性 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 脱色作用,故称为抗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3、生长缓慢 培养时间一般28周。 4、抵抗力强 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在 阴湿处能生存数月以上。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80 C 95 C 100 C 5% 70% 太阳 10w 湿热 5分 1分 煮沸 5分 石炭 酸 24h 酒精 2分 直晒 2-7h 紫外 线 30分 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条件 5、菌体结构复杂 主要是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 类脂质 与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形成 及变态反

3、应有关。 蛋白质 诱发皮肤变态反应。 多糖类 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结核病传染必须具备条件:传染源、传 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传染源 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者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咳嗽、喷嚏、大笑等,将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2、消化道、皮肤等传播 少见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四、影响传染性的因素 1、结核杆菌量 2、空间含结核杆菌微滴的密度

4、 3、通风情况 4、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长短 5、个体免疫力的状况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五、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治疗2周: 结核分枝杆菌减少原有菌量5% 治疗4周: 结核分枝杆菌减少至原有菌量0.25%, 不仅数量减少,活力也减弱。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一、原发感染 (一)定义 1、首次吸入含结核杆菌的微滴后, 如结核杆菌在肺内存活并繁殖,引起肺 组织的炎性病变,叫原发病灶。 2、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局部淋巴结 炎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转归 1、治愈:炎症吸收、纤维化、钙化 2、潜伏:未被消灭,处于休眠期 3、恶化:肺内外播散,急性粟粒性肺 结核

5、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继发性肺结核 (一)定义 是指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有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重染两种发病方式。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二)转归 1、治愈:纤维化、钙化 2、慢性排菌 3、恶化:干酪样坏死、液化空洞 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病 理 基本病理变化是: 炎性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 上述三种变化多同时存在,可互相转化,也可以某一种变化为主。 渗出:主要出现在结核性炎症初期 或病变恶化复发时 增生:表现典型结核结节,常发生 在病变恢复阶段 干酪样坏死:发生在结核杆菌毒力 强、菌量多时 病 理 学 一、症状 (一)呼吸系统症状 1、

6、咳嗽咳痰是结核常见症状, 多 干 咳 , 合 并 细 菌 感 染 时 , 可 咳 脓痰。支气管内膜结核,表现刺激性咳嗽。 临床表现 2、咯血 约1/31/2患者有咯血,咯血量 多少不定,与病情轻重无关。 3、胸痛 胸膜受累时,可出现胸痛。随呼 吸和咳嗽加重。 4、呼吸困难 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 腔积液患者。 临床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最常见,多为长期午后发热,一般1.018 2、WBC 200500106/L,淋巴增多 3、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率仅有20% 4、蛋白质:30g/L 5、腺苷脱氨酶(ADA):45u/L 二、X线检查 1、少量胸水:肋膈角变钝 2、中等量积液时:外高内

7、低弧形上缘 3、大量积液:患侧胸部大片致密影,气 管、纵隔推向健侧 实验室检查 结核性胸膜炎 三、超声检查 定位、定量 协助穿刺抽水、诊断及治疗 四、胸膜活检 五、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实验室检查 诊断 一、病史 二、胸片、B超证实有胸腔积液 三、胸水检查 胸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步骤: 1、确定有无胸腔积液 2、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3、寻找胸腔积液的病因 诊断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二、抗结核治疗 三、抽液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中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故原则应尽快抽尽胸腔积液。 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水完全消失,首次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治疗 四、糖皮质激素 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使用强的松30mg/d,至胸水减少、症状减轻时,逐渐减量,疗程46周。 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