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4690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上册—人音(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 A A第第 1 单元单元第第 1 课课第第 1 节节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课课 题题采菱课课 型型歌曲教学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 的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家乡。学习歌曲采菱聆听乐曲采茶舞曲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听唱法 感受法教教学学目目标标过程过程 方法方法歌曲教学欣赏教学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先聆听采茶舞曲感受江南风光,通过介绍菱角引入本课的歌曲学习。在 学会歌曲之后,让学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并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进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 思路思路一步巩固歌曲。电子琴、录音机 教教 师师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学学 生生口琴课

2、时板书(场地)设计课时板书(场地)设计 第第 1 课第课第 1 节节采菱教教 学学 资资 料料 剪剪 贴贴 摘摘 抄抄菱菱:又又名名:芰,水栗子科科属属名名:菱科 Trapaceae 、 菱属 Trapa 菱:trapa japonica(1)一种水水生生植植物物。中国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菱角藤长绿叶子,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 菱角是一年生 草草本本水生植物,又称 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坚果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

3、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 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课课 后后 反反 思思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B B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聆听采茶舞曲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

4、采茶舞曲。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2.教师范唱歌曲。3.教师范唱歌谱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6.小结:水乡一景。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 A A

5、第第 1 单元单元第第 2 课课第第 2 节节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课课 题题柳树姑娘课课 型型歌曲教学了解东还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以及大海所寄 托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的游子的思乡之情。1、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 2、学习顿音记号。听唱法、表现法 感受法教教学学目目标标过程过程 方法方法歌曲教学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拉拉拉”的伴唱,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声 音,再欣赏歌曲,了解合唱的各种形式。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 思路思路电子琴、录音机 教教 师师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学学 生生口

6、琴课时板书(场地)设计课时板书(场地)设计 第第 2 课第课第 2 节节柳树姑娘教教 学学 资资 料料 剪剪 贴贴 摘摘 抄抄二部合唱教学要点二部合唱教学要点1. 二部合唱的教学顺序一般是先教唱一声部,再教唱二声部.要求全体的学生都要学 唱两个声部.2. 两个声部合成之前,一定要分声部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每一个学 生明确自己所担任的声部;其二检查每个声部的演唱质量.如果分声部检查发现在音准、 节奏方面存有问题,要解决好了之后才能进行声部合成.3.要向学生讲授二声部合唱的有关基础知识,如声部之间要保持平衡,不要压制对方的 声音,更不要有意在合唱中突出自己的声音;在歌唱中注意倾向对

7、方声部的声音,不要捂 着耳朵唱,等等.4.声部合成的开始阶段,要求轻声唱,教师可用琴带第二声部.5.为了使学生熟悉,掌握两个声部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感觉,在声部合成成功后,可让学 生互换声部,再进行第二次声部合成.课课 后后 反反 思思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B B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表演柳树姑娘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2.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

8、)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 8 小节曲调。(1)设问:这 8 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6.请自学后 8 小节。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学唱第二声部。(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3)学习顿

9、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9.二声部合唱。10.小结: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B B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4.小结: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四、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

10、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五、总结本课。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 A A第第 1 单元单元第第 3 课课第第 3 节节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课课 题题渔光曲课课 型型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1、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2、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知识知识 技能技能表现法、感受法、合作学习法。教教学学目目标标过程过程 方法方法欣赏教学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先介绍渔光曲创作的背景欣赏乐曲第一段总结乐曲所表现的内 容分别欣赏女生独唱和筝独奏的渔光曲感受不同之处。教学教学 设

11、计设计 思路思路电子琴、录音机 教教 师师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学学 生生课时板书(场地)设计课时板书(场地)设计 第第 3 课第课第 3 节节渔光曲教教 学学 资资 料料 剪剪 贴贴 摘摘 抄抄渔光曲描述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渔民儿女小猴和小猫在渔业资本家和 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下,家庭破产,不得不扶母投奔在上海卖艺为生的舅舅。后母亲 与舅舅丧身火灾,两人受雇于人,在轮船上开始了更为辛苦的捕渔生活渔光曲在导演处理与镜头运用上,明显地突破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影戏观念,格调 凄婉压抑,节奏缓慢抒情。尤其是多次出现的主题歌渔光曲的词曲有极强的艺术 感染力。影片在上海创连映 84 天的新纪录。1935 年

12、 3 月,该片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博 览会获“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课课 后后 反反 思思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B B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欣赏教学:聆听渔光曲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1)这是 1934 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2)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2)提出欣赏要求: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 20 世纪 30 年代,离开今天已有 70 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13、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5.小结:这是旧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水乡。三、聆听渔光曲(筝独奏)1.在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渔光曲。2.欣赏筝独奏渔光曲。设问: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3.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4

14、.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5.小结: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今天的欣赏曲也是一种示范。四、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B B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4.各组合成。5.小结: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水乡一景。五、竖笛吹奏姿势教学1.介绍竖笛的特征与功能:竖笛是有固定音高的吹奏乐器,由笛身与笛头两部分组成。2.正确姿势:胸部自然挺起,两眼正视前方,身体与笛保持 45 度左右的俯角为宜。3.播放一段竖笛的录音。当然最好教师自己示范吹一曲,以激发学生学竖笛的兴趣。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 A A第第 2 单元单元第第 1 课课第第 4 节节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月月 日日课课 题题哦,十分钟课课 型型歌曲教学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情感情感 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