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574688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分析化学包含的内容、作用、分类以及发展过程。2. 了解和掌握四大平衡理论(酸碱平衡、络合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的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 了解数据处理和误差的计算,可疑值的检验,掌握Q检验法,培养学生能对实验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误差分析、数据的取舍。 课程编号:02060703006C课程中文名称分析化学课程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化工、环工、环科、生工、应化(精细化工方向)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 学 时32(理论教学32学时)总 学 分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课程简

2、介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些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树立准确的基本概念,而且可以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密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为将来从事各项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议教材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四川大学化工学院编.分析化学 (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资料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R.Kellner J.-M.Mermet M.Otto

3、 H.M.Widmer 等编著.李克安 金钦汉等译.分析化学 (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1 1 绪绪 论(论(1 1 学时)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程度要求程度 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发展概况了解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发展概况 分析方法分类掌握掌握分析化学定义和分类方法2 2 误差和分析数据统计处理误差和分析数据统计处理(2 2学时)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程度要求程度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了解了解误差和偏差,标准偏差的有关计算方法及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意义,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特点。理解理解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产生原因及减免方法。掌握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

4、概念及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分析结果处理。了解了解有效数字计算规则及显著性检验 4d 法,G 检验法,F 检验法 t 检验法,掌握掌握有效数字及其修约规则,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Q 检验法,3 3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1 1学时)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程度要求程度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了解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及相关概念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分类理解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分类 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分析结果计算掌握掌握标准溶液配制方法及基准物质的要求,滴定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重点掌握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滴定分析结果计算。4 4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

5、(8 8学时)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程度要求程度酸碱平衡理论理解理解酸碱质子理论及解离平衡,掌握掌握共扼酸碱对及Ka和Kb之间的关系。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了解了解溶液中酸碱各组分的分布及分布分数,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之间的关系,各种溶液分布分数与pH的关系曲线。掌握掌握一元弱酸(碱)分布分数计算。 酸碱溶液pH计算了解了解各种酸碱溶液中氢离子平衡浓度(pH)的计算公式及质子条件。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氢离子平衡浓度(pH)的计算。3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了解了解混合指示剂概念及常用指示剂。理解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掌握掌握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及变色范围。各类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6、理解理解各种类型酸碱滴定的原理,滴定曲线和突跃范围,以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目视直接滴定的条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了解了解酸碱滴定的应用。 理解理解铵盐的测定(质子强化法即甲醛法)和混合碱分析 (双指示剂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掌握酸碱滴定结果的计算。(7)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 了解了解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基准物,标定方法。 掌握掌握酸碱滴定结果计算和标定酸碱基准物称量范围的计 算。5 5 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8 8学时)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程度要求程度EDTA 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及其稳定性了解了解简单配位配合物,EDTA性质及其配合物特点外界条件对 EDTA 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

7、性的影响理解理解副反应系数对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影响、配位滴定中酸度控制。掌握掌握金属离子配位效应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EDTA酸效应副反应系数及计算。滴定原理及滴定曲线了解了解配位滴定原理和滴定曲线。理解理解突跃范围的确定。 金属指示剂及其指示终点的方法了解了解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及条件。理解理解指示剂的封闭和僵化现象及消除方法。掌握掌握二甲酚橙和铬黑T指示剂的使用条件。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了解了解混合离子分别滴定的可能性和条件,控制酸度法、掩蔽和解蔽法,及掩蔽方法分类。(6)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了解了解配位滴定的方式。掌握掌握配位滴定结果的计算。6 6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8 8学

8、时)学时)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理解理解条件电极电位及影响因素。掌握掌握条件电极电位的概念及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掌握掌握条件电极电位与反应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了解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掌握掌握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的基本概念。4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了解了解可逆氧化还原体系滴定曲线的计算及特点。理解理解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电位、指示剂选择、指示剂作用原理与分类。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量点电位的计算。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氧化还原滴定方法了解了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及其应

9、用示例。(7)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掌握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7 7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4 4学时)学时)重量分析概述了解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理解理解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了解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理解理解沉淀的活度积、溶度积、溶解度。影响沉淀纯度主要因素了解了解共沉淀和后沉淀现象,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和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理解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沉淀条件的选择、均匀沉淀法。 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了解了解应用示例。掌握换算因数及掌握换算因数及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四、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小测验等)占总成绩的30%。试卷题型有单选,多选,填空,计算四种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