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74528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年第二学期 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陆晓宇陆晓宇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表内乘除法及相应的两步计算式题,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 5 40 与 730”的题目,找到合适的解和最大的解。3、能利用乘法分配律,将一些简单的表外乘法题转化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4、理解有关比多比少和“相差多少”的问题,并能用加减法正确求解。(二)过程与方法1、在计算形如“146”这类表外乘法时,通过将 14 个 6 分拆成几个 6 加几个6,从而解决 1

2、46 的计算的过程,体会到使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乘法问题的思想。2、通过自己在数射线上的草图上画一画,解决“相差多少” 、 “比多比少”的简单应用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一类相差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通过解决植树活动中的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3、将表外乘法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体会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单元课改目标和措施单元课改目标和措施小复习(小复习(1 1)登险峰登险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P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熟

3、练计算表内乘除法。2、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3、复习正方形、长方形,会数出简单组合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复习第三册的乘法、除法,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几个几加减几个几。 2、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数简单组合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2、找有余数除法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心趣。师:正是新年春节之际,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打算去爬山登高,想挑战一下数学高峰。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课题:登险峰二、主动探究师:小胖他们四人来到山脚下,但是却被一道门拦住

4、了,山门紧闭,只有正确解答上面的算式,山门才会打开。山门上是些什么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 探究山门 1 中的题(表内乘法题) 。1)请学生独立解答山门 1 中的题并找秘密。问: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2)请学生汇报。 8 8 = 64 6 6 = 36 5 5 = 25 7 7 = 494 4 = 16 9 9 = 81 2、 探究山门 2 中的题。 (有余数的除法题包)师:非常棒!在大家的帮助下,第一道山门打开了,我们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上走。遇到了第二道山门。怎么办呢?师:做一做第二扇门上的除法题。算一算,想一想它们的商和余数会有什么规律?1)请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题,并共同探究规律。2)请学

5、生汇报。3)师生共同小结:(1)被除数逐次增加 10,除数逐次增加 1,商相同,余数逐次增加 1。(2)通过逆运算(1) ,可得到(2),等式右边逐次增加 10 就等于等式左边逐次增加 1 个 9 与 1 个 1。(3)可以运用(2)的形式对(1)的答案进行检验。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三道山门)58+15= 819+46= 78-11=105+5= 37+18-0= 248+52=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复习几个几加减几个几。 (第四道山门)出示:49+29=师:等于几?有些小朋友怎么算得那么快,有什么窍门吗?师:说得真好。如果把中间的“+”改成“-”呢?28

6、 3 = 9 余 138 4 = 9 余 248 5 = 9 余 358 6 = 9 余 468 7 = 9 余 578 8 = 9 余 688 9 = 9 余 73 9 + 1 = 284 9 + 2 = 385 9 + 3 = 486 9 + 4 = 587 9 + 5 = 688 9 + 6 = 789 9 + 7 = 88(1)(2)师:完成第四扇门上的题。39+49= 77-27= 48+68=96-36= 135-35=走迷宫。 (第五道山门)先让学生试一试,再请他们来交流经验:从迷宫出口开始往里找寻道路,最后取到钥匙。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 (最后一道山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角

7、度来考虑。1)请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汇报。2)全班交流汇报3)核对订正。三、巩固。利用教具,改变山门上的题,再次练习达到复习的目的。四、全课总结。五、看书:故事一根木头的梦想 。小复习(小复习(2 2)植树植树教学内容:教学内容:P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解答乘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探究乘法不等式中形如“5 20师:动动小脑筋, ( )里可以填几?学生指名回答。师:可以填那么多答案。填得完吗?只要填 4 或 4 以上的数都可以,所以它的答案有无数个。这是不等式的另一个特点。三、总结。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教学内容:教学

8、内容:P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将 146 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2、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分拆的方法有很多种,能力强的孩子能从组合的角度按数的分拆的策略系统地列出所有分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将 146 这类表外乘法题分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进行计算。2、计算 712 时,需对第二个因数 12 进行分拆。3、计算 228 时,需要对 22 进行两次分拆,或一次分为三个加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多媒

9、体出示:海南运来一卡车无籽大西瓜。14 箱,每箱 6 个,一共有多少个西瓜?出示小胖的话:“14 箱,每箱 6 个,146,没有口诀,这怎么算呢?”二、探究新知1、 动手操作: 问:一共有多少方格?也可以用 146 来计算,你能用剪刀把它剪成两部分,把146 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做吗?(1)学生动手剪,交流(2)集体交流:生 1:可以将 14 个 6 拆成 10 个 6 和 4 个 6,10 个 6 是 60,4 个 6 是 24,加起来是 64,所以 146=84生 2:可以将 14 个 6 拆成 9 个 6 加 5 个 6,9 个 6 是 54,5 个 6 是 30,加起来也是 842、

10、看多媒体演示:看看小丁丁和小亚是怎样分拆的?哪一组的方法和小丁丁的一样,哪一组的方法和小亚一样?3、 指导写法:A 146 B 146=106+46 =76+76=60+24 =42+42=84 =84问:你能将其余几种按这样的方法书写出来吗?4、 整理提高把 146 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有几种方法?146=8410 495867768 讨论:可以把 14 拆成 12 和 2 吗?594105、 你能计算 517、228 吗? 你是怎么想的? (1)可以先交换,变成 175=105+75=85,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 175=95+85=85,也可以直

11、接处理 517=59+58=85(2)关于 228 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不同拆分:228 228=108128 =10810828=10810828 =808016=808016 =16016=16016 =176=176小结:前者需要进行两次分拆,后者对分配律的应用要求较高。三、巩固与提高1、试一试 书上第 4 页第二题。反馈。2、练习册第一页。(1) 146 可以有多少种分拆?按你喜欢的方式来分拆、做题。 反馈:189 915 7143、自己编题再分拆。四、总结相差多少(相差多少(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P 5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利用数射线的草图上做加、减法。2、会在数射线

12、的草图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相差。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用算线,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补充”和“减去”求差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我们过完了愉快的寒假,我们都长大一岁了,你们的个子是否也长高了呢?小组里的小朋友可以两个两个站起来比一比,说说谁比谁高,或谁比谁矮?学生活动,汇报。2、小朋友真的都长高了,那么同桌两个小朋友的身高究竟相差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新本领(出示课题,相差多少)二、自主学习,认识“算线”1、认识“算线”1)师:小丁丁他们在寒假里发明了一条“算线

13、” ,在算线上做加减法可清楚了,你们想学吗?2)画出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标出 20、50、60、70、953)仔细观察一下算线和我们以前学的数射线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怎样把数字在算线上标出?4)学生汇报:算线和数射线很像,但算线没有箭头,没有数射线那样有精确的刻度,在标出数字时,小的数字在前,大的数字在后,只是精略地标出位置就可以了,数字之间的间隔距离要看数字之间相差多少,相差大,间隔距离大一些,相差小,间隔距离小一些。2、请小朋友自己画一条算线,并在算线上粗略地标出50、55、60、75、并请小朋友说一说,画算线要注意一些什么?(两数相差 5 的距离比相差15 的要小一些)三、探究新知,计算“

14、相差”(一)观察图意,理解“相差”1、师:刚才小朋友比了高矮,东东和丽丽也在比身高,我们来看看比的结果。出示两幅图2、师:说说你看懂了什么?那么丽丽和东东相差多少呢?小亚是怎样想的,小巧又是怎样想的?(同桌讨论)怎样来列式呢?3、生汇报78+( )=100丽丽再长高一些才能和东东一样高100-78=( )丽丽必须站在多高的凳子上才能和冬冬一样高4、小结:通过比较,丽丽比冬冬矮,也可以说冬冬比丽丽高或丽丽和冬冬相差多少。(二)在算线上计算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了图,知道了丽丽和冬冬比身高的结果,但是 100 和78 相差多少呢?说说你怎样算?把学生的算法出示在黑板上1) 指导学生在算线上标出计算的过程78 =100可能 1: 差: 220=22可能 2: 差:202=22可能 3: 差:308=222)我们把计算过程用算线来表示。3)小结:78 再添上 22 就是 100,求 78 和 100 相差多少我们可以想 78 再加上几得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