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74487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国际化趋势和成长策略【摘要】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国外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翻译产业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周期,加速的国际交流,使得我国原本翻译人才就匮乏的状态,供需矛盾愈加凸显。而中国广阔的市场更是吸引了全世界包括 500 强公司的蜂拥而入,催生了极大的翻译市场需求。 【关键词】会展服务 英语翻译 趋势 成长 20 世纪至今,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影响,催生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经济活动在各国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竞争与融合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跨文 化)。由于文化涵于经济活动之中,可以说,国际间的会展交流是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结合体。翻译工作就是

2、在跨文化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国家、组织、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一方面为文化繁荣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不同也带了冲突,这种冲突挑战着人类对文化差异的耐受性,感知性。而翻译工作则是尽可能的让参与方相互了解,知情达意,减少文化冲突。随着我国的外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兼容并蓄,英语人才培养得到蓬勃发展。但是,我国会展业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多样的、巨大的。 一、我国英语翻译人才现状 我国翻译人才远远没有达到经济活动的需求。仅能够满足 10%的国际会展活动需求,缺口高达 90%。全国在岗专业翻译人员约 8 万人,从业约为 50 万人,目前有所增加,约 100 万人。但不足以满足我国的

3、会展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包含翻译人才的数量缺少和翻译人才的质量欠缺两方面。 二、我国会展英语翻译人才欠缺的原因 1.专业性“强”。纵观我国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市场,各个国际性会展(论坛)都存在翻译人才缺乏的情况,英语翻译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尤其是在商务谈判的签署文件阶段,专业性笔译人才总是组织者首先要解决的“头痛”问题,而一些文化交流类的论坛或会展因为缺少专业水平高的翻译人才而“麻烦不断”。会展服务是综合性的,需要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通晓外语的职业翻译人才。因为,国际会展的内容是多方面、多种类的,它包含国际上任何一个行业或者技术。诸如科技、农业、军事、海洋等等。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广阔

4、的发展空间,又提出了非常严苛的专业知识挑战,而对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又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对于译员来说,在这么多的而繁杂的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上都能够做到“完美对接”确实具有很大难度。就经济发达国家的语言而言就有较多差别,何况专业技术的分类?同时,在会展业中不能够像日常交流那么随意,其中包含有翻译技巧。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懂得的专业知识很多并且还需要较多的翻译技巧。如下文就有两种译法: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today has made it all possible for us to be away from the city and still

5、 communicate iDstantaneously with our clients and meet our deadlines. 利用当今的技术,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及时交流,不会误事。有了当代技术的保证,即便远离城市,我们还可以和客户即时交流,不会误事。 2.灵活性“大”。会展业是一个以服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特点的新兴产业。会展组织的区域中所能提供的专业人才的多少,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够为会展活动提供支持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会展的收益和影响力。就北京而言,在 2010 年就举办了近 114 场大中型展会,其中一个大型国际展会就要至少 60 位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者和协调

6、人员,包括翻译就需要 10-20 人,翻译人才就要占 30%以上。而从全市范围看,大多数会展英语翻译人员是“半路出家”。北京的会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首都功能调整的大方向,这也是政府大力支持行业。因此,会展服务的英语翻译人才会需求巨大,日趋紧张。相反,会展服务英语人才队伍的扩大和能力提升也会对北京的会展业起到重要推动。 3.广泛性“杂”。国际性的文化会展就是“跨文化”的交流。而“文化”又是纷繁复杂的。 有会展就有语言文化的交流,就有商业机会交流,还有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因此,会展需要的“人才”的内涵是广泛的,除了懂得会展所要表达的厂商展示产品,还有科技展示,文化展示,

7、交流展示,未来发现展示等等。不但需要好的语言翻译人才,还要翻译者懂得会展组织管理技能。会展呈现出的内容广泛性与经济活动的广泛性保持一致。做为现代经济业态,为世界各国团体、企业、组织提供了展示舞台,也为各国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对跨文化的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做为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之所以在世界上影响巨大,就是因为德国有很多会展业的专业人才参与,不但拥有最多的翻译人才,还拥有最多的具有语言翻译能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会展的多样性内容体现出了会展开展过程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对 “翻译人”的高要求。 4.职业性“难”。不管是为哪种商务交流活动服务,都离不开现代人的职业发展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8、没有职业发展方向就没有人去学习和从业,没有人从业就不会带动人们的物质追求。在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工作者有很多原本的職业并非翻译,而是从出色的兼职翻译发展成为专业翻译者。他们在精力全部投人的同时,收入和专业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髙。近来不少高校或中学的教师纷纷辞职做起了全职翻译,为缓解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短缺做出了贡献。当然,对于我国英语教育和发展也并不完全是好事(这一矛盾是我国英语教育和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过去,失去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去从事一份毫无保障的自由职业翻译者,是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可见,会展服务英语翻译这个行业自有其特殊的吸引力。 三、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 国际

9、会展是经济交流的一种形式,真正内涵还是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其动力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文化交流。英语翻译人才是与国际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保持一致的,其内容和能力也相伴相随地发展、充实。所以说,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交流发展是同步的、一致的。即国际经济活动愈频繁,则英语翻译活动愈频繁;国际文化交流越深入,英语翻译活动则越深入。对于英语翻译活动的出现与作用,经济和文化活动是重要的“推手”。从翻译者的数量增长上看,一直保持增长。而专业的、自由职业者译员是翻译职业大军中的一大群体。四、我国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策略 培养我国翻译人才首先要提高我国英语教育水平,其次是要促进英语翻译

10、人才的学习能力,最后是要为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英语翻译是门语言艺术,语言环境对于翻译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培养英语翻译人才的成长环境就是要提供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语言环境。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对翻译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挖掘翻译的本质内涵,客观认识与正确评价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从大环境而言,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国内外人员的交流几乎没有太多障碍,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并相互影响,成才之际踏入了翻译行业,他们踢开沉闷的伏案,利用互联网和翻译软件进行多面性的翻译工作,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通过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文档。但这并不能快速的让这些“语言的自由

11、活动者”从一个英语爱好者或者是简单交流者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英语翻译者,真正的专业的翻译者需要严格训练和学习,会展产业战略发展的要求需要的是专业性的翻译工作者。那么,如何成为会展服务英语翻译人才呢? 1.先成为语言艺术专业者。翻译工作是跨文化交流的媒介。既然要在参与方的起到中介作用,就必须要懂得双方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文字及其内涵。这就要求翻译者除了掌握一种母语还要了解其他语言,而专业知识也必不可少。翻译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是不能够完成翻译工作的。因为,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的交流还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翻译不了解此背景,不能

12、让双方进入到一个维度上,就会产生误解、曲解,会导致交流失败。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会给翻译者自己和交际对象(客户)带来麻烦。 2.勤勉的学习者。做为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知识和语境。同时,在会展中所遇到的语言要求十分准确,特别是一些专业用语的表达,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因为,会展做为经济交流活动需要翻译能够客观准确的表达参与方的意图,是对事物的客观精准描述。不能有任何的模糊或者不确定性,当然,国际商业法则也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词语及表达。因此,需要翻译者勤勉的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种族对于不同事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变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机器”或者“传声筒”,而

13、是非常灵活,且有创新性价值的工作。 3.认清自我。翻译工作是客观的对参与方所表达的意思进行传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传声筒”。因此,翻译工作需要尽可能的准确表的双方意思就可以了,不能够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也无须为某一方多做描绘。这要求在会展服务过程中“一是一,二是二”“能力所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不能够有倾向性,这是最基本的操守。当然,在做翻译过程中,除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还需要不断推销自己,在工作之余与客户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在国际会展翻译服务中更容易开发国际客户,会有较好的收入,也能促进自己更加投入,激发上进心。 4.语言能力是基础,理解能力是保障。著名翻译家林戊荪先生就曾

14、说过: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很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而将汉语翻译成外语,翻译者就必须具备很强的中文理解能力。翻译的本职是做好参与方的跨文化交流,就需要翻译了解参与者的内心所想、表达之意。所以,翻译要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五、结论 二十一世紀,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大展宏图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会展服务翻译在我国对外交流中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科技知识和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翁凤翔.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长.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3季春红.会展人才培养重应用还是重研究N.中国贸易报,2005-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