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县(市)区概况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4312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8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县(市)区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县(市)区概况(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县(市)区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公主岭市公主岭市 一、自然环境 位置 面积 公主岭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中游右岸,吉林省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240212518,北纬 431140441520之间。最东点始于响水镇刘小窝堡村,最西点止于桑树台镇村围子里屯,最南点起于龙山乡建设村二龙屯,最北点止于双城堡镇玛瑙村泡子沿屯。市境南北长 111 公里,东西宽 106 公里,面积 4 058 平方公里(有资料记分别为 4 027、4 162.3 平方公里)。辖境东接长春市,西接梨树县,南接伊通满族自治县,北接长岭县、农安县。市境线长 433 公里。 公主岭市区位于市境南部偏东,距长春市公路

2、 65 公里,离四平市公路 54 公里市,距长春龙嘉机场 92 公里。 地貌气候 公主岭市境内地形南高北低,中部南起陶家屯镇经黑林子镇、怀德镇,北至莲花山乡、双城堡镇一线呈波状隆起,构成松辽两大水系分水岭,使域内分为南部山地和北部平原两大地貌区。南部山地属张广才岭的大黑山山脉。北部平原属松辽平原的东部高平原,可划分为松辽分水岭高平原、西部玻璃城子低平原、东辽河河谷平原和新开河河谷平原 4 个地貌亚区。除南端龙山满族乡、二十家子满族镇为大黑山余脉低山丘陵外,其余多为一望无际的波状平原。自北向南,最高海拔在龙山满族乡鸡冠山,为 374.9米;最低海拔在桑树台镇的双辽渠首(辽河口),为 130 米。

3、平均海拔 200 米左右。有二龙山、鸡冠山、大顶子山、八大岭、富峰山、小山、平顶山、尖山子、大青山、黑山嘴、元宝山等中小山峰11 座。全市水文网亦分割成两部分。西部属辽河水系的支流,主要为东辽河及其支流二十家子河、公主岭河、六零河、兴隆河、卡伦河、卡伦总排干、小辽河等。东部属松花江水系支流,主要为新开河及其支流杨柳河、响水河、翁克河等。全市有大小河流 43 条,其中较大河流 5 条(东辽河、新凯河、小辽河、卡伦河、兴隆河)。有杨大城子水库、卡伦水库、平洋水库、二十家子等中型水库 4座。 公主岭市属中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雨量、光照等季节性变化显著,春季干旱多大风,回暖迅速;夏季热而

4、多雨;秋季温暖多晴朗天气;冬季漫长而寒冷,节气变化,四季分明。 1983 年2005 年,年平均气温 6.6,年平均气温为 1998 年的 77,最低为 1985 年的 5.3;年平均降水量 594.8 毫米,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自然资源 公主岭市位于松辽盆地南部,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之一。1983 年,怀德县有耕地 222667 公顷,其中水田 3 600 公顷;1997 年有耕地 219 395公顷,占总面积 54.1%,其中旱田 290 114 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5.3%;水田 10 281 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4.7%。农业人口平

5、均占有耕地 4.9 亩。2005 年耕地面积 233594 公顷,其中,平川地占16.4%,洼地占 44%,丘陵山地占 11%。风沙岗地占 28.6%;其中,水田面积 12303 公顷。在土地总面积中,还有林地 35 825 公顷(含果林),牧草 2219.8 公顷,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 34 949.7 公顷,交通用地 10 162.6 公顷,水域用地 22 167.3 公顷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经济作物有甜菜、向日葵、芝麻、花生、线麻、蓖麻、苏子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南果梨等。“怀德豆角”肉厚质美,誉满东北三省。 水资源 总量 5.1 亿立方米。地表水 2.4 亿立方米,

6、地下水2.7 亿立方米,利用地下水 1.7 万立方米,灌溉面积 1.68 万公顷。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有天然林面积 1 689 公顷,人工林面积 35 872 公顷,当年造林面积 500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12.9%,立木积量 305.4万立方米。其中人工林 295.8 万立方米,育苗面积 40 公顷,木材产量 16 010 立方米。 主要野生经济植物有 82 科 500 余种,按用途可分为:林用、药用、食用、饲料用和蜜源用。无大型野生动物,中小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北部,分属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节肢类、环节类,近百种。 矿藏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膨润土、石油、

7、天然气、石灰石、花岗岩、玄武岩、油页岩、陶粒页岩、矿泉水、泥炭、砖瓦用粘土等 12 种,开发 12 种。矿产资源以能源类矿产为主。石油、天然气和煤在全市矿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气储量 103.38 亿立方米(含梨树县),膨润土储量 1 800 余万吨。 建置沿革 公主岭历史悠久。据历代建置沿革考,地域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虞夏商周时代。公主岭市域唐虞是为肃慎氏地,商周为息慎氏地(息,肃之转音),秦汉为辽东北境外之夫余,后汉为扶余国地,晋为夫余,隋为室韦之南、靺鞨之西、契丹之东的高丽地,唐为渤海扶余府地,辽为东京道黄龙府境,金为咸平路境信州地,元为辽阳行省开元路境,明属辽海、扶余卫,清为科尔沁左翼

8、中旗地。同治五年(1866 年),设分防经历于八家子(现怀德镇),隶属于昌图厅(光绪三年正月,昌图厅升为昌图府)。光绪三年境内置县,治八家子镇,称怀德县。 1947 年 10 月,全境解放,建立人民政权。1949 年 5 月,县城由怀德镇迁至公主岭。1956 年,国家在域内置怀德专区,专员公署驻公主岭市。怀德专区辖原由省直辖的公主岭市及怀德县;同年怀德专区改名公主岭专区。1958 年,撤销公主岭专区,怀德县划归吉林省四平地区管辖。1985 年 2 月,根据国务院(85)国函字 17 号文件,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地级),原怀德县行政区域改设怀德、公主岭 2 个县级区,直属公主岭市,另辖伊通

9、县。同年 12月,经国务院批准,公主岭由地级市改为县级市,归四平市代管,计划由省单列(原怀德、公主岭两区撤销,所辖伊通县复归四平市管辖)。 人口民族 1983 年,全县有人口 205 035 户,880 893 人。其中男性人口 450 412 人。全部人口中,汉族 872 226 人,朝鲜族 3 468 人, 293 人,满族 3 297 人,回族 1 547 人,其他 62 人。1997 年末,全市居民 276 302 户,总人口 1 020 630 人,其中女性502 027 人,男性 518 603 人,非农业人口 348 618 人。 2005 年,全市有 312 046 户 l 0

10、48 484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3 997 人,占 31.9%。全市人口中男性 530 454 人,占 50.6%;女性 518 030 人,占 49.4%。全市有藏族、布依族、锡伯族、苗族、侗族、壮族、瑶族、达斡尔族、土家族、白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畲族、黎族、普米族、俄罗斯族、哈尼族、僳僳族、保安族、赫哲族、珞巴族、基诺族、土族等 2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0 442 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 3%。民族成份多,分布广,呈小聚居,大散居状态;境内设民族乡镇 2 个(二十家子镇和龙山乡),朝鲜族村 4 个(南崴子大兴村、鲜丰村、秦家屯丰源村、永丰村)。公主岭市区人口增加到 185

11、972 人,是 1983 年的 1.4 倍,占全市总人口的 17.87% 二、经济发展 1983 年后,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年均 14.74%的速度增长,1991 年比 1980 年完成总值翻两番。到 1997 年末,工业总产值(按1990 年不变价)402 599 万元。国民生产总值(本节均按 1990 年不变价)309 274 万元,比上年增长 33%,其中第一产业 146 05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8%;第二产业 85 250 万元,比上年增长54.8%;第三产业 77 968 万元,比上年增长 55.4%。 2004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78 450 万元,是 1985 年

12、的 20.33倍。至 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 120.1 亿元。产业结构在发展中调整并趋于优化,其结构比由 1985 年的 14.88:39.29:11.83 调整到2004 年的 52.61:17.96:29.43。2005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58l 000 万元、221 000 万元和 399 000 万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44 671 万元,按可比口径是 1985 年的 19.58 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近四年的评价中,公主岭市从 2001 年的 282 位跃升到 2005 年的 178 位,在由强至弱的 10 个等级中从 B级跃升到 A 级。 农业

13、 公主岭市是著名的玉米之乡、油豆角之乡。处于东北黄金玉米带。 1983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 48 906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42 739 万元、林业产值 667 万元、牧业产值 3 415 万元、副业产值 2 072 万元、渔业产值 13 万元(均为 1980 年不变价格)。1997 年粮食、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个体上规模,群体成区域”的发展格局。以生产加工项目为龙头的“粮龙”、“鸡龙”、“牛龙”和“菜龙”不断发展壮大。植树造林被评为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省先进县。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开发,粮食收贮和土地管理等项工作先后受到国家和四平市的表彰。 2005 年,农用拖

14、拉机发展到 20 728 台,比 1983 年增长 2.2倍;各种类型配套农用耕作机具 42 235 台,比 1983 年增长 2.5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499 888 千瓦。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 1 10 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234 636 公顷,粮食总产达 444 万吨,比 2004 年翻一番。2003 年2004 两年被国家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市和粮食生产大市。畜牧业产值达 50 亿元。标准化生产落实实验示范项目 107 项,无公害产品达到41 个,面积 4 000 公顷;绿色食品 10 个,面积 3 333 公顷。农畜产品创省级以上名牌 154 个。

15、 工业 1983 年,全市工业企业 364 户(不含乡镇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 34 006 万元。此后的 23 年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工业始终保持着经济的主导地位。公主岭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后,针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着力在大项目开发、企业改制、资本运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活重点企业和发展民营工业6 个方面实现突破。列入四平市重点项目计划的 19 个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工业主导产业。200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62 户,完成总产值41.52 亿元,实现利税 2.8 亿元。 商业贸易 1983 年,怀德县(公主岭市)国有、集

16、体商业作为主渠道在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 年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推动各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济方式并举,国有、集体商业逐渐退出主导地位。至 2005 年,市区形成以中国北方温州商城为中心的各类较大型市场 42 处,是1983 年的 9 倍;农村各类集贸市场发展到 68 处,是 1983 年的 2.5倍;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 26.95 亿元,是 1983 年的 65 倍。是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31.34 亿元,比 1983 年增长 12 倍。23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11.2%。 交通 1983 年,有京哈(北京-哈尔滨)铁路大动脉在境内穿过,并有国家和省级公路各 1 条、县级公路 7 条、乡级公路 25 条,公路总长 821.1 公里;此后,公路、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建成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公路、102 国道和长郑(长春-郑家屯)公路。 2001 年,完成公主岭火车站调向建设,成功实现铁路电气化站场改造和京哈铁路电气双轨改造。电网送电投入运营。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