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4289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微生物菌群与人体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许多微生物,人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连的腔道,如口腔、呼吸道、 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所谓正常微生物菌群是指 在人体生理正常状态下,寄居在人的体表和体腔中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大 致可分为二群:1.定居菌群:由相当固定的微生物型所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 位或只见于特定年龄。如果菌群有了改变,能立即自行恢复原状。2.暂居菌群:由非 致病性的或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所组成,居留在皮肤或粘膜上几小时至几周,它们 来自周围环境,不引起疾病,也不能长期定居。只要定居菌群保持正常,暂居菌群一 般并不重要;但若定居菌群失常,则暂居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即能增殖,并引起

2、疾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内和血液中是不含微生物的。寄居人体各部分的微生物分 布如下: 1.皮肤的正常菌群: 因皮肤是外露的,最易受暂居微生物菌群污染。菌群 由于受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因素影响,因而在不同的解剖学部位上的细菌种类不同, 因此皮肤总是存在着恒定菌群。常见的有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大 肠杆菌,有时还有非致病性的抗酸杆菌,真菌等。肮脏的皮肤和腋窝,会阴部数量较 多。人的皮肤表面(即角质层的上部)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为它受到周期烘干燥。 大多数皮肤微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同汗腺有关的。毛囊给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 境,皮肤腺体的分泌物富含营养物质、如尿素、氨基酸、盐类、乳酸

3、和脂类等。人体分 泌物的pH值在46间。腋下臭气(狐臭)的出现是由于细菌作用于顶浆分泌腺的分泌 液引起的,用无菌方法收集起来的顶浆分泌液是无臭的,但如以皮肤上分离的一些 细菌接种,臭气即可出现。 2.口腔和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口腔中有弱碱性唾液,食 物残渣及适宜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场所。常见的微生物有:白色葡萄球菌, 绿色链球菌,类白喉杆菌,奈氏菌属,乳酸杆菌,梭形杆菌,拟杆菌,放线菌,螺旋体, 真菌等。龋齿为一种牙质的进行性崩溃,开始于牙齿表面釉质脱矿质,然后向内部扩 展。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糖类产酸的缘故。牙本质和骨质解体是由于牙的蛋白质基质 被细菌分解的结果。控制龋齿的发生,必须常刷

4、牙去除“牙斑”,少食蔗糖,少食碳水 化合物和注意口腔卫生,以减少口腔中产生的酸。 上呼吸道(喉、鼻道和鼻咽)中常 有空气中的细菌,如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茵,绿色链球菌,奈氏菌属,微生物主要生 活在浸溶着粘膜分泌物的区域。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基本是无菌的。虽然在 呼吸时,许多微生物可能到达下呼吸道,但大量的尘埃颗粒在上呼吸道已被滤掉。当 空气通至下呼吸道时,它的运动速度显著减慢,微生物沉降到呼吸道壁上,呼吸道管 壁上的纤毛借向上摆动,可把细菌和其它颗粒物质推向上呼吸道,使其随唾液和鼻 的分泌物被排出。 3.胃肠道的正常菌群: 人体胃肠道是食物消化的地方,胃中有胃 酸,pH值接近2,有杀菌作

5、用。正常人空胃一般是无菌的。从十二指肠开始,因有胰 液和胆汁的存在,呈弱碱性,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条件,在小肠分泌物中,由于有溶 菌酶存在,因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大肠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多到可以看成是 一个特殊的发酵管。粪便中微生物的数量可达干粪重量的三分之一。最近研究证明, 在成人的正常结肠中,寄居菌群的9699由厌氧菌(拟杆菌、双岐杆菌、梭状芽孢 杆菌,厌氧链球菌等)和14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变形杆菌、乳酸杆菌和其 他微生物)组成。在正常粪便菌群中,经常有100种以上的不同类型微生物。随着食物 的改变,可使肠道中的菌群发生改变,如多吃糖类的人,则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增多。物质通过人

6、的胃肠道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细菌在肠道中的生长速度是每天增 加12倍。 4.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仅在尿道、宫颈以下,有微生物 存在。阴道可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阴道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双岐杆菌,白色 念珠菌,支原体等。女性青春期前后和绝经前后,微生物菌群稍有变动。女性尿道外 部与外阴部的细菌相似,有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乳酸杆菌,真 菌等。男性尿道口有葡萄球菌、拟杆菌,耻垢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 正常微生 物菌群对人体的健康起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我们保持健康,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及防 御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l.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肠

7、道菌群是 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肠粘膜有巨大的表面与微生物接触,既是保护机体抵 抗微生物的屏障,又是微生物选择侵入机体的入口。肠道微生物在数量、位置和代谢 活性上的变动,可以改变肠粘膜的表面组成与功能。研究无菌动物对了解正常微生 物菌群的作用是有用。缺少正常肠道菌群的无菌动物常表现为:盲肠明显增大,小肠 壁变薄,重量减轻;肠组织水分比正常动物少10;粘膜固有层少15,并缺乏细胞; 粘膜总面积比正常动物少33,因此吸收面积也减少。这些无菌动物特有的组织结 构,在输入正常菌群后二周即行消失,其结构功能变为与正常动物相似。因此,由此 可知,细菌对肠道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2.抵御、拮抗外袭菌

8、群的作用: 首先, 各种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粘膜表面特定部位粘附和繁殖,形成一层自然的菌膜,是 非特异性的局部保护膜,可抵御致病菌的侵袭。其次,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存在与人体 免疫系统的完善是密切相关的。实验证明无菌动物抗感染能力远比正常动物低。无 菌动物淋巴系统衰退,淋巴组织缩小,免疫活性细胞减少,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比一 般动物高得多。如枯草杆菌对一般动物是无害的,对无菌动物则是有害的。霍乱弧菌 (霍乱的病原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细菌痢疾的病原菌)是难于感染一般动物的,但 这些微生物易感染无菌动物。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对清除外袭菌方面有很大作用。 实验表示,在肠道安全无菌情况下,由外界输入的致病菌可

9、迅速增殖;而在有正常菌 群存在肠道中,由于竞争优势,使得致病菌增殖速度明显下降,存活于肠道内的致病 菌数量只有无菌动物的0.01l。正常菌群对外袭菌的持抗作用可归纳如下:竞争 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降低pH值;产生抗菌物质,如乳杆菌产生过氧化氢,嗜酸 乳杆菌产生乳酸盐,有的细菌产生低分子肽,肠道内的厌氧菌产生未分解的挥发性 脂肪酸,戊酮,异丁酸,丁酸及醋酸都有很大抗菌力。 3.产生生理活性物质: 肠道微 生物菌群对人体具有重大影响,它们可以完成多种代谢反应。如分解食物中的氨基 酸,由酪氨酸生成酪胺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产生的组胺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功 能。由色氨酸衍生的吲哚和粪臭素使大便有令人厌

10、恶的气味。正常微生物菌群能向 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B1、B2、B12、K、生物素、叶酸,氨基酸等。它们和人 体结成了休戚与共的互生关系。初生婴儿的肠道中无微生物,在婴儿的血液中缺少 由微生物供给的维生素K,血液就不易凝结,一旦出血就会畅流不止,新生儿在三天 以后微生物在肠道中才繁殖起来。为了使初生婴儿度过危险期,医生往往给新生儿 注射维生素K。实验证明,无菌动物即使很好的喂养,仍然十分娇弱,而且必须给它 们服用维生素和氨基酸才勉强地活下去。此外,正常菌群还影响人体对糖、蛋白质、 脂肪和维生素的吸收,也能改变人体消化酶的活性,粪便内胰蛋白酶,糜旦白酶与转化酶的活性在无菌动物比正常动物显著地

11、高。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新几内亚人食物 的96.4是白薯(地瓜),该食物缺乏蛋白质,但在他们的肠道中有种产气克雷伯氏 菌(Klebsiella aerogeries)能进行固氮作用。这些细菌是这些人群肠道菌群的恒定成 员。有足够的氮素被固定下来,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因此,新几内亚人就能依赖营养 成分不全的食物为生。当然,人体某些正常菌(如大肠杆菌)产生的脂多糖(即内毒素) 对人本身是有害的。 ?纱说贸鼋崧郏核淙徽 耗芤 鹨恍泻男 颂迦茨 艽诱 锞 褐谢竦镁薮笠娲 憾匀颂宸悠鹩幸婊蛴泻纳 碜饔檬怯 刑跫 模 飧鎏跫 褪俏 铩颂搴突肪潮匦氡侄 纳 胶猓 弑稚 胶 猓 锞 翰拍苡幸嬗谌颂宓慕】担 裨蚪

12、贾录膊 ?微生物、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在正常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有许多因素可导致某些微生物过量繁殖,使生态 系统平衡状态遭破坏,即生态失调。 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失调,即正常微生物 菌群在种类和数量上已偏离了正常的生理组合,从而对宿主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表 现。菌群失调可分三种类型:可逆性失调:是指在外环境因素,宿主患病或采取医 疗措施所造成的暂时性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失调。当失调的因素去除以 后便自然恢复正常。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采用广谱性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停药后一 周内恢复正常。比例失调:是指一种相持状态,多表现为慢性过程,许多慢性感染 或炎症都属于比例失调。比例失调的微生物状态是正

13、常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 比例偏离了正常范围,并且是不可逆的,在失调原因去掉后,仍持续不变。如慢性腹 泻,便秘,牙周炎等。菌交替症:是指正常微生物菌群在抗菌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 下,其部分或大部分成员消失,代之暂居菌或外袭菌优势繁殖所形成的临床表现。如 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形成的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常由原存体内的少量条件 病菌(甚至非致病菌)引起的,因敏感菌被消灭,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宿主 生病。 生态失调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l.宿主患病: 无论宿主患急性病或慢 性病,都会影响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尤其与肠菌群有关。 2.水土不服: 因周 围环境发生大的变化,破坏生态平衡

14、。当人们到了一个新环境都难免有一段适应时 期,经宿主,正常菌群的调整适应后,才逐渐与新环境发生平衡。最常见的就是到达 异地时出现的腹泻和肠炎。此外,肠菌群失调可引起维生素B族缺乏症。 3.医疗影响:首先,抗生素及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在医疗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习惯 上采用联合用药,“拉大网”,滥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生态平衡,其危害性是不能忽 视的。抗生素对生态平衡的干扰主要是破坏正常微生物菌群的组成,耐药性的诱导 和促进病原菌定植。其次,外科手术也可破坏正常生境。胃切除,肠截除或其他部位 的外科手术都可引起菌群失调。第三,在医疗措施中,激素,同位素及其他免疫抑制 剂的应用,都可降低宿主的免疫力,破坏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 由此可见,机体正常寄居的微生物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保持着动态平衡,与人 体之间表现为互生关与,但由于某种原因使机体正常菌群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改变 了原来的组合,就可造成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