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要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4210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免疫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免疫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免疫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免疫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复习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抗原(抗原(antigen,Ag)及两个基本特性()及两个基本特性(P11) 抗原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 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两个基本特性:A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 淋巴细胞的特性;B 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或抗原性(antigenicity),指抗原能与 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2.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完全抗原与半

2、抗原(P11) 完全抗原: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如大多数蛋白质和各类病原微生物等。 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hapten) ,又成不完全 抗原(incomplete antigen) 。 3. 抗原表位(抗原表位(epitope)(P13)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集团称为抗原表位(epitope),它是 TCR/BCR 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通常由 515 个氨基酸残基、57 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3、 4. 交叉抗原(交叉抗原(cross antigen)和交叉反应()和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P14) 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与其他抗 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这种抗原被称为交叉抗原(cross antigen)或共同 抗原(cross antigen),它与其他抗原所诱生抗体、免疫细胞或相互作用被称为交叉反应 (cross reaction) 。 5. 异嗜性抗原(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P16) 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又成 Forssman 抗原,

4、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 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 超抗原(超抗原(super antigen)和丝裂原()和丝裂原(mitogen)(P17、P18) 超抗原(super antigen,SAg)是一类特殊的抗原性物质,在极低剂量水平(110ng/ml) 能活化大量(2%-20%)T 细胞或 B 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7.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P20)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即抗体(antibody,Ab),是血液和组织液中一类糖蛋白, 有 B

5、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8. 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_% f6 j2 : :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 11. 丝裂原的种类丝裂原的种类三、三、主要问答题主要问答题 1、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 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 链)通过二硫键连 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在免疫球蛋白分子 N 端,轻链 1/2 和重链 1/4 或 1/5 处,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次序多变, 称该区为可变区(V 区

6、) ,可特异性结合抗原。在可变区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 排列具有更高变化程度,故称此部位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其构成了抗体分子和抗原 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而可变区中其他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变化较小,即为骨架 区,它不与抗原分子结合,但对维持高变区的空间构型起重要作用。在免疫球蛋白分子 C 端,轻链 1/2 和重链 3/4 或 4/5 处,其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 定,称为恒定区(C 区) ,C 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可介导 Ig 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在 CH1 与 CH2 之间,因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伸展弯曲,称为铰链区,该区变构有利于 IgV 区与抗原互补结合;有利于暴

7、露补体结合点;该区对蛋白酶敏感。 生物学功能:生物学功能:(1)特异性结合抗原,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2)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介导吞噬调理作用、ADCC 作用和型 超敏反应;(4)IgG 可通过胎盘;SigG 可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5)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 2、 简述基因工程疫苗的种类简述基因工程疫苗的种类3、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_初次应答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再次应答 _潜伏期潜伏期 长长 短短高峰浓度高峰浓度 低低 高高维持时间维持时间 短短 长长Ab 类型类型 主要为主要为 I

8、gM 主要为主要为 IgGAb 效价效价 低低 高高亲和力亲和力 低低 高高 _(一)初次免疫应答(一)初次免疫应答 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抗体产生的过程可人为划分为若干阶段:潜伏期、对数 期、平台期、下降期 初次应答主要产生 IgM 类抗体,后期可产生 IgG,所产生的抗体总量及其与抗原的 亲和力均较低 (二)再次免疫应答(二)再次免疫应答 相同抗体再次侵入机体,免疫系统可迅速、高效地产生特异性应答。由于记忆性 B 细胞表达高亲和力 BCR,可竞争性结合低剂量抗原而被激活,故仅需很低抗原量即 可有效启动再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过程中,记忆性 B 细胞作为 APC 摄取、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 记忆性 Th 细胞。激活的 Th 细胞所表达的多种膜分子和大量分泌型细胞因子又作用 于记忆性 B 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由于记忆性 B 细胞在初次应答的生发中心已经历增殖、突变、选择及抗体类别转换、 亲和力成熟,故其应答过程及所产生的抗体具有如下特征: 应答迅速而持久,其潜伏期明显缩短,迅速到达平台期,下降期平缓; 应答强度高,其平台区抗体水平比初次应答高 10 倍以上,且持续时间长; 再次应答的抗体类别主要使 IgG;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亲和力明显高于初次应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