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741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探究ppt课件:文言文阅读(23页)(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 知文本大意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总结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真题典例 2014包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 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 ,曰:“尼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

2、悦而德公也。 ” (选自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 注 跀 (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恶 (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憱(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 (1 ) 及 狱决罪定 ( ) (2 ) 非 私臣而然也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 (1 ) 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_ _ _ _ _ _ (2 ) 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 (3 分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 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2 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案件 偏袒,偏爱 有一个向卫君讲孔子坏话的人。 这就是我欣慰并感激您的原因。 不偏袒,不严苛,依法惩处。对被惩处者施以应有的人文关怀。 自己确实有罪,应该受到处罚。子皋在断案时,反复对照法 令,想找出轻判犯人的理由。依法处罚了犯人之后,子皋又显出 不安和同情的神色。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孔子在卫国当相国 , (他的 )弟子子皋做了管理监狱的官员 , (他 )砍掉了犯人的脚, 让这个人去守门 。 有一个向卫君讲孔子坏话的人 , 说: “ 孔子想作乱 。 ” 卫君想捉拿孔子 。 孔子逃走了 , 弟子们都 (跟着 )逃跑了

6、。 子皋跟随着 (孔子 )跑出大门 , (那个 )被他砍脚的守门人带着他逃到大门边的地下室中 , 差役们没有追到 (他 )。 半夜时分 , 子皋问断脚的守门人说: “ 我不能违背君主的法令而亲自砍掉你的脚 , 这正是你报仇的时候 , 而你因为什么缘故肯帮助我逃跑呢 ? 我凭什么从你这里得到这样的报答 ? ” 断脚的人说: “ 我被砍断脚 , 本是我的罪行应受到的处罚 , (这是 )没有办法 (的事 )。 然而当您在公堂上审理我的时候 , 您反复推敲法令 , 接连地为我说话 。很想让我免罪 , (您这番心意 )我是知道的 。 等到案子已经判决 , 罪名确立 , 您脸色改变 , 很不高兴 , (悲

7、伤 )表现在脸上 , 我看见也知道了您的心意 。 (您 )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的 , (而是您 )天生本性中的仁爱之心使您这样做的 。 这就是我欣慰并感激您的原因 。 ” 参考译文 1筛选文章信息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参透题干,明确目标。 题目要求学生从原文或选项中提取或甄别什么信息,在题干中都有明确的概括性的提示,我们要吃透题干提示语的含义,它能给我们一个提取或甄别信息的目标。 第二步,细读原文,分析归类。 明确了筛选信息的目标后,我们要细读原文,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 (或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弄清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事属“何类何质”。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筛选扫清了障碍。 专

8、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方法总结 温馨提示 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 1筛选并整合文本中的有效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第三步,依据标准,甄别判断。 在对文章 (或选项 )内容分析归类的基础上,看看哪些内容符合信息筛选的标准,能够达到筛选目标,通过这样的甄别判断,从而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 概括地说,筛选文章信息总的解题思路是:明确题干要求,整体把握文意,分清材料类属,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归类、提取概括。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答题技巧。 概括中心的三个原则:准确、完整、简要。 (1)读题干,找区域。就是要认真阅读题干

9、,明确答题要求,然后在通读原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从原文中找出或圈定与题干要求相对应的所有段落、语句 (即“答题区域” ),再加以归纳概括,这样可以避免遗漏要点,避免答非所问。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2)辨文体和背景。叙事类文言文应注意文中写了几件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主旨是什么;议论类文言文就要注意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运用了什么论据材料,说了什么道理;抒情类文言文一般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情言志的,应注意分析作者写了什么景物,流露出怎样的感情,蕴含了什么哲理。有时还应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3)理思路,分层次。即结合文章的写作思

10、路和层次结构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区别统摄段和支撑段,从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主要观点和感情倾向。 (4)摘拼析,巧表述。表述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常用到的技巧有:摘、拼、析。“摘”是摘录法,就是直接摘录文章中相关的原词、原句作答。“拼”是拼接法,也就是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词句有机地拼接起来。“析”是分析法,即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分析,提取归纳等。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考点自主训练与能力提升 一、 2 0 1 4 嘉兴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 , 恐民不信 , 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

11、辄予金 , 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 令于邑中曰: “ 有人能偾表者 , 仕之长大夫。 ” 民相谓曰: “ 此必不信。 ” 有一人曰: “ 试往偾表 , 不得赏而已 , 何伤? ” 往偾表 , 来谒吴起 , 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 , 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 , 其徙木示信 , 盖以效起 , 而起之事不传。 ( 选自容斋随笔 , 作者:洪迈 ) 注 偾 ( f n ) 表:放倒标帜。 1 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 ,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必须说到做到,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参考译文 (战国时代的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他 )怕百姓不相信 (国家的改革法令 ),于是就招募百姓搬走三丈长的木杆,并且公开宣布谁能搬走那根木杆,就赏给谁五十金。当有人搬走木杆后,商鞅马上下令赏给那个人五十金,并且颁布了变法政令。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 “ 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长大夫。 ” 老百姓听到后互相说: “ 这是绝对不可相信的。 ”

13、有一个人说: “ 我试一试去放倒那根表杆,最多得不到赏赐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 于是那人就去推倒了表杆,并去求见吴起,吴起当即宣布任命他为长大夫。经过这件事之后,魏国的人民对吴起实行的改革法令及赏罚不再有所怀疑了。我知道商鞅本来是魏国人, (后来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 )他的搬移木杆取信于民的做法,大概是仿效了吴起 (的计谋 ),而吴起立木以示诚信的事迹却未流传下来。 二、 2 0 1 4 南宁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王罴性俭率 王罴 性俭率 , 不事边幅。尝有台使 , 罴为 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 , 罴曰: “ 耕种收获 , 其功已深 , 舂爨 造成 , 用力不少。尔之选择 , 当是未

14、饥。 ” 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 , 客削瓜侵肤稍厚 , 罴意嫌之 。及瓜皮落地 , 乃引手就地 , 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 选自周书 王罴传 ) 注 王罴 ( p ) :北周大将。 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 舂爨 ( n ) :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 ,生火做饭。 2 你怎样看待王罴的 “ 直率 ” ?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2 分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示例一:我赞赏王罴的直率。王罴敢于用自己的言行制止浪费的行为,让浪费者感到惭愧。 示例二:我不赞赏王罴的直率。王罴制止浪费的言行太直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让人感到尴尬,这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专题二十九 捕捉有效信息,感知文本大意 王罴为人俭朴直率 , 不修边幅 。 有一次 , 朝廷派来一位使者 , 王罴为他设下饭肴。 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 , 王罴说: “ 耕种收获 , 已经不易 , 去壳加火 , 费力不少 。 你这种做法 , 恐怕是不饿 。 ” (于是王罴 )命令随从将饭肴撤走 。 使者大惊 ,十分惭愧 。 又一次 , 一位客人与王罴一起吃瓜 , 客人把瓜皮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