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3850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窑乡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红山窑山窑乡乡建立建立 党内激励、关党内激励、关怀怀、帮扶机制、帮扶机制 的的总总结结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内机制、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强关心和爱护基层老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作用,保障党员权利,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努力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切实加强基层党内关爱,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党员,特制定方案。主要做法及成效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几年,红山窑乡党委根据困难党员较多、贫困面较大的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落实党内“激励

2、、关怀、帮扶”机制,通过大力实施“扶持过程”、 “农民党员致富示范工程”和“特困党员救助工程”,积极引领想致富但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的农民党员发展经济项目,拥有脱贫致富产业、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整合资源,上下联动,不断扩大扶持工作覆盖面。针对以往有的基层党组织单独开展党内扶贫济困,造成资源分散、整体效果和乘数效应不佳的问题,乡党委从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入手,积极县委组织部申请以及协调乡民政等部门,开展党内帮扶工程试点,初步形成了以乡党委牵头抓总,相关部门积极支持的帮扶体系。创新方式,分类扶持,不断增强扶持实效性。在试点工作中,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帮助受助党员转变创业观念、强化进取意识、增强致富信心

3、,分类指导他们积极从事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小经营等“四小”行业,参与“项目+基地+农户”模式的合作,确保党员有发展项目。同时,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农民书屋和远程教育等载体,有针对性地宣传各类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成立了扶持工程领导小组,专门帮助受扶持户制定致富计划,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协调资金。落实责任,跟踪问效,以制度深化扶持工程。为保证专项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做到专款专用。乡党委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分类确定了扶持对象的标准,规范了“党员推荐、支部把关、党委审核、结果公示、合同管理、跟踪问效”的工作程序。为降低扶持资金风险,由乡党委为所有的扶持户担

4、保。同时,设立了党费扶贫资金专户,建立了扶持资金使用明细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收有凭、支有据,查有证。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党费扶贫资金的运作情况,乡、村分别建立了“扶持”工程档案,设专人管理,按月填写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准确地掌握各扶持户的生产经营动态。为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扶持一户致富一户的目标,推行了帮扶责任制。采取受扶持户向村党支部、村党支部向乡党委定期汇报制度,并将扶持效果纳入村党支部考核体系。通过落实责任、跟踪管理、强化考核,有效促进了扶持工作的实施,明显提高了对农民党员的帮扶效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到帮扶资金数额较少的限制,帮扶覆盖面不宽,力度还不够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持工

5、程的示范效应。二是多数贫困党员文化水平低,年龄较大,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且无一技之长。一些党员自己或家人生病,生活缺少保障,而且还要承受因看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生活十分困难。三是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力度不够,帮扶措施还不足,落实还不到位。目前,存在仅靠组织部门一家抓的情况,其他部门及资源优势还未充分调动起来,还未形成合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打算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党内帮扶工作。进一步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工作机制,发挥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深化旗领导联系点,旗直部门包扶村、选派科技特派员、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等措施,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党内帮扶良好氛围。从提高贫困党员

6、思想意识着手,建立创优争先评比机制,鼓励贫困党员率先致富。对在扶持工作中积极配合、吃苦耐劳、取得良好救助效果的贫困党员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给予必要的物资奖励。通过扶贫与扶志双重举措,在贫困党员群体中树立起“自力更生、争先致富”的观念,进一步增强特困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扶持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致富典型及卓有成效的帮扶组织或个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抓生产服务,帮扶贫困党员发展产业。发挥旗直涉农涉牧部门信息资源优势,通过送生产资料、送技术、送信息等形式帮扶困难党员。对发展同类种养殖项目的困难党员组织产前集中培训,让其掌握专项种养殖技术。实施相

7、关人员与贫困党员“结对子”帮扶机制,并积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员互助组和种养殖大户与贫困党员结对帮扶的“致富互助组”的作用,在产业帮带、抗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给予贫困党员发展产业寻求市场,逐步建立起市场营销网络。加强基金管理,拓宽党内帮扶资金来源。一是采取“党费挤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上级扶一点”的办法,整合民政、就业、卫生、发改、农牧、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资源,不断壮大困难党员扶助基金。二是进一步健全基金管理制度。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采取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并将情况公示,然后由支部向党委申报,党委审批并报乡党委备案。建立帮扶台账。要对农村困难党员进行分析、归类

8、,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做到重点突出,分步实施,并对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三是合理确定基金使用项目,增强帮扶实效。要因人因地而宜,制订不同的扶助措施,提高工作的可操作性。在贫困党员生活保障、就业、看病、发展产业项目上,给予充分的扶持。针对农村困难党员,要统筹考虑基金使用的“造血”、“输血”功能,并结合送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月活动,进行普及性培训,提高困难党员致富技能。对有脱贫愿望和信心,但缺少资金而无法起步的困难党员,要给予资金扶持,帮助他们落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短、平、快”的生产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帮扶工作的长效性。抓制度落实,是构建帮扶长效机

9、制的有效保障。通过建立制度,对困难党员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关爱,在事业上关注。一是完善社会扶助体系。要整合和积极引导城乡社会资源进行帮扶,把帮扶困难党员放在帮助困难群众的大局中去思考,将困难党员与困难群众一道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相应的比重。二是完善结对帮扶体系。要建立结对帮扶和定期走访制度,根据党员具体困难原因,逐一采取针对性强的制度,根据党员具体困难原因,逐一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实施“一对一、多对一、一帮到底”的方式,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定点、定事长期帮扶,以达到造血式、标本兼治的帮扶效果。要把走访制度形成固定、完善的基本制度。三是完善帮扶考评体系。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定期考评和通报制度,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对结对帮扶工作中表现中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切实增强关爱党员工作的责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