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实验小学创建“楹联特色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城实验小学创建“楹联特色学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楹联文化润心田 书香校园桃李艳 襄城实验小学创建“楹联特色学校”的思考和实践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寻找学校特色突破口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中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等,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和传统,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 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具有明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 格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稳定的个性风貌、优良的办学特征,而不是一朝一夕“自贴” 或“被贴”的标签,它表现为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 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学生。办学特色是学校整个教
2、育思想的折射,是教育理念物化的象征。创建特色学校需经历三个阶段: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 找准学校特色项目整体推进,持久稳定发展 逐步成为学校特色融合学校文化特色,形成独特优良办学特征 成为特色学校反复思考后,我们决定从 书香活动入手寻找突破口。应该说我校的书香文化建设开展 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是,每当围绕“读书”开展的大型活动落下帷幕时,我们也在 思考,有没有清晰的文化核心可以积珠成链?每一次的活动在熏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人 品、铸造学生人格方面是否有一致性、连贯性、延续性?思考后发现,我们在书香文化建 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 、书香文化建设缺乏明晰的文化核心理念。学校的书香文化建设与学
3、校文化理念未能紧密结合,每一次的书香活动带有鲜明的当 前状态,内涵挖掘不深。这次活动一个主题,下次活动又一个主题,虽然都是围绕书香活 动,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不知道是什么,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的参与积 极性下降,处于被动完成任务状态。同时缺乏系统性,虽然是全面铺开,百花齐放,但是 各自为政,管理者在书香文化建设中,处于一种应景状态,带领教师支离破碎地开展着工 作。2 、书香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性。楹联长廊襄城验小学学生在古城墙上下排练齐诵诫子书一方面是书香文化已在中华大地大大小小的学校铺开,一代好读书之少年将茁壮成长, 令人欣慰;一方面书香特色彰显不够,地域文化凸显不鲜明,令人失望。每
4、一所学校都有 其鲜明的地域文化,创建书香文化应充分挖掘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底蕴,追求独特,达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反思我们的书香文化建设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缺乏独特性,特 色意识没有形成。为找准我校书香文化特色项目突破口,我们多次召开教师大会,学生代表会,学生家 长代表会,多次走访市教育专家。在博采众家观点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创阳光校园,享 智慧乐趣”的办学理念,从中提炼出“智慧文化”这一核心元素,提出构建“五智”校园 的构想。 “五智”校园为:营造智慧型环境,塑造智慧型教师,打造智慧型课堂,开展智慧 型活动,培育智慧型学生。在“智慧文化”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下,我们确定了把“楹联文化”作为
5、我校书香文化 的突破口。我们的依据是:其一,楹联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我校“智慧文化” 这一核心文化理念相契合。其二,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自身底蕴丰厚, 博大精深。其三,楹联文化绵延至今,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汉文化的一支奇葩。楹 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春联连续多年在春节晚会上大放异彩,景点景区楹联隽永高雅, 景与联珠连璧合,相得益彰。其四,楹联结构工整对仗,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学生学 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津津有味。 学生学习对联,会大大提高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 力,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和谐一种认识与情感、道德与文化和谐统一的境界。二、好风凭力上
6、青云,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特色实践中前行2008 年 2 月,我校请来本市知名的教育界专家、文化界精英对学校进行文化诊断, 最后达成共识:未来三年,立足践行“创阳光校园,享智慧乐趣” ,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其 核心内容是构建楹联特色学校。一幅“楹联飘香,书声琅琅”的美好愿景图已然是“胸中 有丘壑” 。早在上个世纪,蔡元培先生就说过:“对联于习作,尤其是作诗大有裨益。 ”当 代,更有无数有识之士,把楹联教学做为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楹联作为中华民族独 有的文学形式,集哲学、诗词、书法之大成,熔思想、文化、科技于一炉,包含着厚重的 传统文化精髓,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举
7、足轻重,对警 醒人生、净化心灵、鼓舞斗志、开阔胸襟极具现实意义。引领学生欣赏、写作楹联正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创文化特色的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 , 2008 年 3 月,学校立即成立创建“楹联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校长亲任组长,教科室主任负责该项工程,召开教师会、家长会,积极动员,请大家献言 献策,师生踌躇满志,宏图初展已是面貌一新。(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培训教师队伍创建楹联特色学校,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楹联水平,学校“彩练当空”多 方入手,先请来襄樊市知名学者 陈新剑 教授为全体教师作楹联专题讲座,市教研员 宋铁 流 老师也兴致勃勃参与其中,教师热情高涨,当堂作
8、对,一吟一答,兴趣盎然。随即,学 校给老师们布置楹联作业,一时间,办公室里是你吟我答,唱和之声不绝于耳。学校专门 对教师进行了楹联测试,很多数学老师竟得了满分。学校还向全体教师征集办公室楹联, 班级楹联,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楹联知识测试,对评选出来的书香教师,学校以 购书券进行奖励,这样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打造了一支具有一定楹联素养的教师队伍。(二)时时雅韵时时景,处处联花处处春- 营造浓郁氛围活动伊始,营造良好的楹联文化氛围也随之拉开了大幕。学生步入校园,可处处感受 到楹联的存在,时时接受楹联文化的熏陶。翰墨飘香的楹联长廊折射出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步一联的楹联阶梯,学生踏歌而行;徜徉楹
9、联林,恍然跻身于远古文人墨客之中,与之 吟诗作对;楹联墙上的书法作品不禁让人顿生“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那种 跃跃欲试之感;“每日一联”宣传板前,师生驻足吟诵;班级“楹联小站”中,孩子们神 采飞扬目之所及,时时可见楹联奇特风景,俯拾皆是,处处都有楹联开阔意境。楹联 内容丰富多彩,励志联“推倒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 ;立身联“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治学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文学联是“海阔天空气象,风光霁日情怀” ;艺术联“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 ; 更有书画联珠联璧合,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 ,置身其间, 耳濡目染,学生如同进入楹联大观园,楹联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三) 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 - 开展丰富活动为使楹联形成规模效应,学校将楹联教学纳入校本课程。 2008 年秋组织一批业务精 深,对楹联有深入研究的教师创编了楹联教学实验课本小学生学楹联 , 2010 年 5 月 又对实验课本进行了修改。 2010 年 9 月,凝聚着集体智慧、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小学 生学楹联发到了学生手中,学校对楹联教学实施课程管理,每周的校本课用 20 分钟学 习楹联知识,从时间上有效保证了楹联活动的开展。楹联课上,老师“指点楹联,激扬文字” ,学生“新荷初露,小试牛刀”
11、,有“语不惊 人死不休”的追求,也有“两句终于得,一吟双泪流”的激动,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 雕饰”的质朴,有“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的灵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 ,为激发学生楹联兴趣,老师们想方设法,推陈出新,开展各种楹联实践活动,幽默生 动的楹联故事比赛笑声不断,此起彼伏的成语接龙高潮迭起,词汇大比拼中各显其能,应 对小擂台中大显身手。桃李枝头春意闹,楹联园里作“对”忙。课外的活动更具有空间和时间优势。学校出 台了楹联晋级活动方案,鼓励学生赏联、读联、背联、写联,争当楹联小学士 、小硕士、 小博士。各年级各班也是高招频出,楹联活动与学科整合,渗透到方方面面:课前三分钟
12、改唱歌为吟诵楹联,写字作业前先工工工整书写楹联,作文批改以楹联作评语,学生、家 长以联作答,是一唱一和,颇得楹联之妙之趣了。丰富多彩的自办楹联小报让人叹为观止, 书画合璧的自制楹联卡片使人耳目一新。为同学写嵌名联,为自家写春联屡见不鲜。学校 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创作能力,小规模的班级背诵、书写比赛与 大型的校内竞赛相结合,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2010 年 3 月,学校开始开展“每周征联” 活动,每周出上句或下句向师生及家长有奖征集对句,评审出的佳句刊登在校报上。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楹联特色初形成楹联氛围的营造,楹联活动的开展,使楹联特色项目稳步发展。作为
13、管理者,我们在 思考,要使楹联文化成为学校特色,仅仅满足于这些活动是不够的,必须以楹联活动积淀 学校文化底蕴, 不断拓展楹联教育形式,挖掘楹联教育内涵,让楹联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价 值和情感内涵,传统文化所深蕴的独特魅力,能够在校园里、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开花, 发扬光大。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出台了 “ 五个结合 ” 。一是将楹联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学校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努力实现楹联文化与校 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出浓厚的、立体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二是将楹联文化与课堂教 学相结合, 使 楹联“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心灵” 。 三是将楹联文化与日 常积累相结合。 晨读前十分钟楹联诵读时
14、间,每日一联、课前一诵,楹联诵读和写作指导、“ 古诗词楹联 ” 诵读等诸多活动成为学校常态活动。学校还多方收集积累诗词楹联文 化资源,有效地把诗词楹联教育延伸到了课外。 四是将楹联文化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讲团结风清气正,论和谐国富民安” ,楹联文化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五环烙上中国印, 四海吹来奥运风” ,楹联文化使体育节顿生艺术品味;“避灾需冷静,逃生要及时” ,楹联 文化提升安全教育档次. 五是将楹联文化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学校结合 “ 走出校园, 广阔天地学楹联 ” 、 “ 走进社区,书写诗词楹联 ” 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灵 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
15、累。2010 年 4 月,学校成立了楹联文化研究会,师生会员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襄樊各名胜 古迹搜联、赏联、写联。 4 月 9 日 下午,楹联研究会的二十余名小会员在老师的带领下, 来到襄城古治街、护城河畔开展赏读楹联及讲楹联故事的活动。 在古治街、北街,小 会员们饶有兴致地边走边找,兴奋地吟诵店铺前及北街牌坊上的楹联,并认真逐一记录在 笔记本上。在风景优美的护城河畔,小会员们围坐在草坪上,讲起了一个个风趣幽默的的楹联故事,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倾听。活动结束,小会员们个个收获颇多,有的说襄阳城真 是人杰地灵,有的说楹联无处不在,有的说楹联真是太有趣了,有的说楹联让生活更有品 味。5 月 5 日 ,楹联
16、研究会的十余名小会员在校长张德兰、教科室主任刘晓云带领下, 来到我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私家园林 习家池开展活动。同行的市教研室习玉萍老 师给大家讲解了习家池悠久的历史。在高大雄伟的习家祠堂前,小会员们兴致盎然地吟诵 正门上的一副对联 “ 门对九天红日,路通万里青云 ” 。坐在风景清幽的池畔,小会员 们讲楹联故事、诵山水楹联,读孟浩然、皮日休等文人墨客赞美习家池的诗句,张德兰校 长吟出一句上联 “ 习家池畔书声琅 ” , “ 白马寺旁笑语喧 ” 、 “ 珍珠泉边景色 宜 ” (白马寺、珍珠泉均为习家池内景点) - 小会员们略加思索后纷纷应对作答。“ 小小年纪真是了得! ” 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游客们啧啧称赞。六月五日上午,楹联研究会的小会员在张德兰、焦莉校长和刘晓云、严永亮两位老师 的带领下,来到古隆中这人杰地灵之处品论三国文化,汲取楹联精华。在景区中,小会员们认真地赏读每一幅对联,把它们工整地抄写在笔记本上,师生们 你出我对,一唱一和,好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