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734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12)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ppt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命题规律 1 赏析的诗词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 、 托物言志 、 题赠送别 、 山水田园 、 咏史怀古等类型 , 以写景抒情类居多 。 2 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 , 客观题为辅 。 3 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 , 即形象类赏析 、 情感类赏析 、 技巧类赏析 、 语言类赏析 。 其中形象类 、 情感类赏析是命题的重点 , 也是命题热点 , 简单来说 , 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 4 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 、 形象分析题 、 诗句赏析题 、 画面描绘题 、 阅读评价题 。 命题趋势 1 唐诗宋词唱主角 。 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 ,兼顾少量课外的 , 侧重于七言绝句

2、、 五言律诗等 。 2 名家名篇是主打 。 从作者方面看 , 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 、 有代表性的诗人 、 词人的作品 。 3 “ 点 ” 的考查是主流 。 中考古诗词鉴赏不作全诗的宏观测试 , 而注重抓点带面 。 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 、 内容感知 , 就情感把握 、 技巧分析 、 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 4 古诗词对比阅读在一些省份已经出现 , 相信在未来会有一些大的发展空间 。 5 题量 1 3题 , 题型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了主观题 ,并且多了一些 鼓励创新 、 弘扬个性的开放题 , 这些变化应当引起注意 。 淮安市中考原则上不考古诗词鉴赏 ,2015年有可能尝试出现 ,

3、 我们在备考时不能掉以轻心 。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真 题 例 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一 、 2014河北 阅读下面这首诗 , 回答问题 。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这 首 诗 的 作 者 是 清 末 著 名 思 想 家 、 文 学 家_(人名 )。 (1分 ) 龚自珍 思路分析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呈现形式为填空题,题目提供的信息比较多:诗题、诗文、时代 (清末 )、评价 (思想家、文学家 ),填写要求指向明确 (人名 )。 分析 思路 回答本题时,一看诗题,二看题干中的相关信

4、息,三看填写要求。填空题书写要清楚、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就能写出正确的答案。 正确 答案 龚自珍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离愁 ” 的 ? (2分 ) _ _ 用 “ 浩荡 ” 表现 “ 离愁 ” 的广阔无边 , 用 “ 白日斜 ” 的特定情境烘托 “ 离愁 ”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把握。审题时除了要关注本句诗中的重点词语 “ 离愁 ” ,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诗句,甚至是整首诗来分析。 分析 思路 在中国

5、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这种自然现象来象征韶光易逝,从而表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在答题时必须指向准确到位,不能模糊,一般用 “ 表现了 ” 或 “ 比喻 (衬托 )” 的句式展示答案。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在本句中, “ 白日斜 ” 是说诗人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这里不说 “ 夕阳 ” 而取 “ 白日 ” ,正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正确 答案 用 “ 浩荡 ” 表现 “ 离愁 ” 的广阔无边,用 “ 白日斜 ” 的特定情境烘托 “ 离愁 ” 。 思路分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

6、诗词鉴赏 (3分 ) _ _ _ 示例:这两句诗以 “ 落红 ” 和 “ 春泥 ” 为喻 , 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 , 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 , 内容蕴含哲理 , 格调昂扬向上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表面上是原因探究题,实则是对诗词名句的赏析。审题时要抓住两句诗中的 “ 落红 ”“ 春泥 ” 这两个关键词语,明确这两个词语所指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答题。 分析 思路 因果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要答出句子好在哪里。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如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句广为传诵的原因。常见答题模式是:修辞描写内容表达情感整体

7、评价。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诗人以 “ 落红 ” 喻自己的年迈和仕途的失意, “ 护花 ” 是指自己甘愿以老朽之体为国家培养人才,甘愿奉献。诗人以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炽热的爱国热情。 正确 答案 示例:这两句诗以 “ 落红 ” 和 “ 春泥 ” 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思路分析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二 、 2013黄石 阅读下面这首诗 , 回答问题 。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

8、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这首诗的题目是 “ 春望 ” , 请细读一 、 二两联 , 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 。 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 (2分 ) _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借景抒情。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 析 本题考查诗中描写的景象及抒情手法。一、二两联诗人主要是写景,注意抓住景物特点去体会。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5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一句中 “ 抵万金 ” 的含义是什么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分 ) _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9、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对诗句词语的理解。审题时要正确理解 “ 抵万金 ” 的含义,应根据全句的意思来思考。 分析 思路 词语的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有时还有特定语境下的语境义。本题的“ 抵万金 ” 应回答其比喻义,所以解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正确理解全诗的内涵,抓住 “ 国破 ”“ 烽火连三月 ” 等词句理解,在此背景下,一封 “ 家书 ”的珍贵便不言而喻了。 正确 答案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三 、 2014柳州 阅读下面这首诗 ,

10、回答问题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 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 (2分 ) _ 杨花、子规、明月、风。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思路分析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信息的提炼,呈现形式是简答题。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是“ 哪些 ” 景物,不是 “ 哪种 ” 景物。 分析 思路 解答此类题要认真读诗,直接从诗文中找出具体景物即可。但切忌丢三落四,遗漏答题要点,因此,我们要逐句细读诗文,按照要求把 “ 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 的 “ 景物 ” 准确地

11、提取出来。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在古诗词里 “ 月亮、杨花、杨柳、西风 ” 等景物,都是表示 “ 离情别恨、凄凉悲伤 ” 的意象。本诗中描写的 “ 杨花、子规、明月、风 ” 等景物就是表达“ 我寄愁心 ” 的。 正确 答案 杨花、子规、明月、风。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两句中 , 诗人运用了拟人 、 想象 、 情景交融等手法 , 请任选一个角度 , 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 (2分 ) _ _ _ _ _ _ 示例一:拟人的修辞 , 把明月当做使者 , 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 , 把无知无情的明月 ,

12、 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 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 示例三:情景交融 (或:以景传情 、 借景抒情 ), 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 , 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思路分析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如何 审题 审题 要点 本题考查从修辞和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诗词名句。题干要求从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任选一种赏析即可,所以解题时不需要三种角度都一一答出来。 分析 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对号入座,选择合适的答题模式,如修辞角度模式:修辞方法描写内容作者情感。想象角度模式:想象特点想象的事物怎么样作者情感。情景交融角度模式:细化 “ 情景交融 ”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情景如何交融作者情感。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 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续表 ) 如何 答题 答题 依据 在这两句诗中,作者突发奇想,借月传情。这“ 愁心 ” ,是为友人处境而愁,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这 “ 直到 ” ,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以西荒远地带,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正确 答案 示例一:拟人的修辞,把明月当做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奇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