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2960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 值得收藏-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1我与银行共成长征文:我和中行共成长“选择中国银行,实现心中理想”,多年来,中国银行一直秉承这个服务理念,感染着每一个中行人,时间过得很快,十年的时间,作为一名老员工,经历了中国银行的股改的变革,经历了中国银行百年行庆的成就,经历了中国银行系统的不断升级,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中行员工,我骄傲。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努力成为客户心中最理想的银行,可真正的理想银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老百姓心目中的银行是安全取闹方便;投资家眼中的银行是高效赚钱;企业家理想中的银行是低息贷款。营业网点作为一个银行的最基层的根本,在我认为,理

2、想的银行就是能为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想,真正的为客户办处,让客户来到银行有种回家的感觉。我们始终在努力成为值得客户信赖、友好的银行,就像是熟识的街坊、门口的便利店或是手边的行囊。耐心尽职的老街坊,换零钱、换残旧破币,存取业务,它总是不厌其烦地打理复杂繁琐的事情,转眼就好。谁家有闲钱也愿意放在它那里,因为它较真;替人取款时,要同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大额交易的,还要与本人进行核实,最后再由这位老街坊对号认人,该是谁的钱,就由谁拿走,有这样的街坊,再舒心不过了;简便快捷的便利店。基层网点已不再仅仅是做些简单业务,例如个人贷款业务、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均能办理,为周边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网点有着严格

3、的规定,限时回应,限时办理,绝不误事,程度和对象公开,绝不含糊,正所谓“买方明白,卖方清楚,随来随买,随买随走”。就像客户的便利点,日子过起来的确方便许多;客户的贴身行囊,不管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个乡镇,哪个社区,都能看到充满的中行网点,就你是客户的贴身行囊,转汇存取,就在手机,一点都不费事。-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 值得收藏-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2在这个讲求诚信的时代,一些负面的新闻却在不断的削弱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感,而留给我们的思考则是如何让这份信赖持续下去。作为柜员,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做好每一笔业务。我们也害怕客户有所抱怨,比如在安全方面,存款被他人冒领,贷款被无端的扣划,个人信息

4、随意外泄,自助设备的安全隐患,网上交易的漏洞风险,理财产品的合同陷阱等问题频繁发生,客户心有余悸;客户抱怨在银行排队等候的时间过长,业务程度过于复杂,办事效率过于低下,虽然有的时候客户说话有些过分,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委屈,但静下心来想想,客户的抱怨也并非无理闹。正是因为客户在比较和抱怨中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希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他们放在心上,把他们的需求当作自己的事情去解决。长年的柜台经验让我明白,熟练的业务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作为一名柜员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为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替客户处理业务。可我们更想听到的是客户一句“谢谢”。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对我们服务的肯定,或许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想赢得客户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衷心的感谢,我们的路还有很长,而我们所要面对的困难也会很多,面对竞争的日益激烈,也要求我们每一个中行人从自身角度出方,从自身岗位做起,细节决定成败,而我们就是整个中行最关键的细节之处,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个人,而是中国银行,客户选择我们,并不是因为方便和习惯,而是因为我们的专业、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服务、我们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