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2954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 学年高二 9 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卷 ( 选择题,共36 分) 一、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3 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裸露 / 露宿叶脉 / 脉脉含情症结 / 对症下药 B镌刻 / 隽永氛围 / 恰如其分绿茵 / 封妻荫子 C隐藏 / 藏蓝枕藉 / 狼藉一片果蒂 / 结缔组织 D阐明 / 禅让淹没 / 湮没无闻老趼 / 胼手胝足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啰嗦多幕剧立杆见影卑躬屈膝B. 蛰居辩证法歪门斜道雍容华贵 C. 糟蹋杀风景婉转悠扬筚路蓝缕D.

2、璀璨荧光屏知书达礼暗度陈仓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 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发生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 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战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 猪、豹子 , 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 忘记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4. 下列

3、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 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 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在能源发展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加 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是解决能

4、源问题的突破口。B.我们要多读书,吸收各种信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别人优秀的思想方法, 这样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和思想境界。 C.近日,国家机关接连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遏制房 价过快上涨,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D.我们要对一切事物和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判断, 就必须学会总结经验。因为我们最 初的想法是不是正确,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我们需要现时代的“处世哲学” 一个有着五千年浩瀚文明的国家,未来的建设不只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在国际政治、文化语境中,还应有现

5、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以及 影响世界、感染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理念。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首先应当“具有国内感染力”,而理论的感染力、思想观念2 的感染力, 则在于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具有文化覆盖性,在于其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旨趣与价 值。所以, 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体现在国家行为、国民行为上, 则表现为人格形象、 国格形象,是一个国家、一个国民的处世哲学。 崛起的中国需要一种怎样的处世哲学,即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在和平、 发展、 合作这一现实的国际主题之上,还需要一种更高的哲学精神主题,这就是“超越与整合” 。只有超越历史和前人的视野,超越当下存在的问题,

6、同时又能够整合历史和前人的智 慧,创新时代的精神价值,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文化形象。超越即是复兴。 复兴不只是整体经济的强大,而是中国人新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起的中国处世哲学 的复兴,这就是全球视野、东方情怀、善待他人、和合共生。由于跨国经济流通和文化频繁交流互动,地球村已然不是一个概念,而成为活生生的 事实,各个国家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谁也不能完全孤立。 钱学森称此为 “世界社会形态” , 它将逐渐打破地区、国家的界限,日益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社会”应当成为今日 中国人了解和对待事物的新起点。我们倡导的“全球视野”,不仅富有东方文化底蕴,更将 天下、 世界、社会了

7、然于心,毫无阻碍地克服和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只有 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有能力进入整合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引发推动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全球视野离不开固有文化的精神支撑。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所谓东方情 怀或东方神韵, 即在于此。东方伦理道德与哲学精神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严、维护人的 尊严,将天、地、人并立于世。中国人的精神重建,首先就要复兴富有东方情怀的尊严,只 要这种神韵情怀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现在进行时,中国人的精神重建也就开始上 路了。东方神韵情怀的展现,需要内在心灵的安顿。在现时代, 中国人需要唤醒内在的灵商。 因为, 人类面对的一切危机,归根结底是文化

8、的危机、人性的危机和价值的危机。当代中国精神重建的核心命题,依然是华夏先贤们提出的良心、良知、良能,其原理或道德律就是“善 待他者”。 “善待”,就是公正、无私、真诚、平等、自主、无差别、无障碍地对待。今日中 国人,应当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善待他者的人格形象、国格形象、文化形象。 如果说“善待他者”还有目的,那么其终极目的就是和合共生。今天,人类的生产、 生活、生态已然走向“三大极限”,同时还面临着三大融合:经济生活领域里“增长的极限” 与全球融合,政治生活领域的“对抗的极限”与天下相安融合,文化生活领域的“施恶的极 限”与全民身心的安顿融合。因此, 人们应认识到保护地球、呵护生命、 尊重生态高

9、于一切, 认识到和合共生、和衷共济、和谐共享的价值高于一切。和合共生,真正体现出人类“敬畏 生命”的情怀和“他者高于一切”的哲学伦理原则。 实现不同文明与文化的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共生,就会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能源安全、外层空间、族群冲突、重大自然灾害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确定性增加等 重大挑战。和合共生是精神重建和文化再造的时代主题。(选自中国教育报2010 年 4 月 7 日,有删改) 6. 下列对“处世哲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一个国民的处世哲学,是具有国际感染力的理论观念,体现在国家行为、 国民行为上而表现出来的人格形象、国格形象。B.崛起的中国现时代需要

10、的处世哲学,就是形成一种怎样的文化形象。只有做到 “超越 与整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大国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文化形象。 C.复兴崛起的中国处世哲学,需要我们拥有全球视野、东方情怀、 善待他者与和合共生来复兴中国人新文化形象。 D.崛起的中国现时代需要的处世哲学,不仅富有东方文化的底蕴,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覆盖性,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旨趣与价值。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倡导的“全球视野”是要将“世界社会”作为今日中国人了解和对待新事物的起 点,将整个世界了然于胸,克服和超越狭隘民族主义和盲动主义心态。 B.东方情怀是指人要富有尊严而自信,富有尊严而包容。它是今日中国人

11、精神重建的核 心命题,直接关乎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成功与否。 C.由于面对的一切危机,归根到底是文化、人性和价值的危机,因此,今日中国人需唤3 醒内在的灵商,以“善待他者”为道德律来树立人格、国格、文化形象。 D.如果说“善待他人”还有目的,那么,“和合共生”是“善待他者”的终极目的,它 真正体现出人类“敬畏生命”的情怀和“他者高于一切”的哲学伦理原则。 8.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浩瀚文明的国家,复兴, 不是指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来求得整体经济的强大,而是指中国人文化形象的复兴,是崛起的中国的处世哲学的复兴。B.在作者看来, 中国人的

12、精神重建,首先就要复兴富有东方情怀的尊严。今日中国人只 有把这种情怀或神韵践行在当下的行为方式上,才能真正重建起中国人的精神。 C.今天人类即将面临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极限” 和经济、 政治、文化生活领域 “三大融合”,因此,人们应认识到保护地球、呵护生命、尊重生态高于一切,认识到和合共生、 和衷共济、和谐共享的价值高于一切。 D.和合共生是精神重建和文化再造的时代主题,因为实现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族群的共 生,就会共同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族群冲突、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 挑战。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陈大受,字占咸,湖

13、南祁阳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躬耕山 麓。同舍渔者夜出捕鱼,为候门,读书不辍。乾隆元年,授编修。二年,大考翰林诸臣,日 午,上御座以待。大受卷先奏,列第一,超擢侍读。四年,授安徽巡抚。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庐、凤、颍诸府时多盗,有司多讳匿,大受定限严缉,月获盗五十辈,得旨 褒美。淮南、北饥,发仓谷赈之。谷且尽,继以麦。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麦熟,禁造酒及大商囤积。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 福建安溪有旱稻名畲粟,不须溉灌, 前总督郝玉麟得其种,教民试艺有获。 因令有司多购, 分给各州县, 俾民因地种植。 事

14、闻, 上谕曰: “诸凡如此留心,甚慰朕怀。 ” 是年,常州、镇江、太仓三府州被水灾,发仓治赈。江南旧多借堰圩塘,或有久废者, 被水后尤多溃败,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大受出官粟借之,召民兴筑,计时而成。于江浦缮三合、永丰、北城诸圩,于句容复郭西塘黄堰,苏州、太仓疏刘家河,灌溉潴泄,诸工 毕举。七年秋,黄河决古沟、石林,高、宝、兴、泰、徐诸州县罹其患,大受驰视以闻。乃 命多具舟,候水至分载四出,舳舻数百里。十年,有旨蠲明年天下钱粮,大受疏请核准漕项科则,晓谕周知;汇核地丁耗羡,同漕项并完;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得旨嘉奖。常州俗好佛,家设静堂,自立名教。江宁、松江、太仓渐染其习。大受疏请饬有司

15、防禁,移佛入庙;堂内人田屋产,量为处置。 上谕曰:“此等事须实力,不可欲速。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大受清节推天下。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十六年,以病乞解任,未 几,卒,谥文肃。 (选自清史三零七)【注】潴():蓄积。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蠲() :免除。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视:治理B.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粜:卖粮食C.被水后尤多溃败被:遭受D.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饬:整理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谷且尽,继以麦若属皆且为所虏B. 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4 属予

16、作文以记之C. 乃命多具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 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于其身者,则耻师焉,惑矣11.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大受“做官为民”的一项是() 为候门,读书不辍 淮南、北饥,发仓谷赈之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 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 候水至分载四出 酌定业户减租分数 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大受年幼时沉着机敏,长大以后,家境贫寒,亲自在山脚下耕种。在等候为渔人 开门时仍不忘读书学习。B.陈大受在安徽巡抚任上,判决疑案,精明敏锐。当时庐、凤、颍各地多盗贼,他限定 期限严加缉拿,当月捕获盗贼五十人。C.常州、镇江、太仓一带遭受水灾,陈大受考察灾情,体恤民力,打开官仓赈济百姓, 并号召百姓修筑堤防,按时完工。 D.陈大受做官为民,饥荒时开仓赈济百姓,发生水患时,一边开仓放粮,一边号召百姓 兴修水利。一生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