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2628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对护 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保持护理学专业 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时效性、可操作性 原则,特制定20112015年护理专业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 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强实践能力的高素 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培 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本专业的整体

2、建设目标是:经过5年建设,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 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成集教学、实践、培 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和20个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打 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2;把本专业建设 成省级特色专业。(二)具体目标1、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程建设,5年内争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 品课程4-5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使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占专业主干课程 的10-20%。2、师资队伍:继续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加大 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争取5年内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专职

3、教师5-8名,将专兼职教 师比例调整至1:2;5年内培养学科带头人6人,后备学科带头人10人,骨干教师15 名,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3、教学条件: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室条件,使专业实验室面 积达2500 m2,设备总值达500万元,逐步建立一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护理技能中心。 加强校外实习基践建设,到2015年增加5家校外实践基地和4家社区服务中心。4、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力争5年内承担省部级科 研项目10-15项;厅局级科研立项20-30项;校级科研立项50项以上;获各级各类成 果奖20-30 项;发表 SCI、CSSCI、SSC

4、I 论文5-10篇;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学术论文1篇。5、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争取5年 内,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10部。三、建设任务与措施(一)确立特色鲜明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在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 上,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护理专业学生全 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在知识结构上,注重 “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人文科学与 护理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实践能力,尤 其是临床

5、技能要求,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在综合素质的 培养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发展潜力,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课程体系,丰富人文素质教 育,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 技能融合、技术与医德相长的新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知识、能力、 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 学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

6、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2、调整课程结构。进一步减少医学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比重,丰富人文课 程,开设学科前沿讲座与选修课,使教学内容更加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根据学生发 展的需要,注重护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或遗漏,将课程内 容有机整合,选择内、外科护理学作为试点,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编写讲义 大纲,进行课程整合;增加实践学时,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实践。通过课程 的有效整合,实现学科课程打基础、综合课程强能力、隐性课程育素质新课程设置 模式,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三)课程建设。在总结课

7、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建设省级 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5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及其产生的辐射作用,带动 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促进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分年度建设计划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万元) 2011年内科护理学5 2012年外科护理学5 2013年社区护理学护理学基础8 2014年急救护理学6 2015年护理管理内科护理学104、开展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双语教学。以儿科护理学为试 点,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 野,形成符合专业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四)进一步深化教

8、学改革以建构主义课程观和教学观为框架,继续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业评价 体系与方法的改革,形成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机制。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主 体,教师为指导”,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 学法、病例讨论法、PBL 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以学 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宗旨,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强调 用真实临床情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构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机制,以培 养学生临床护理胜任力。2、继

9、续深化考试改革,形成多元化考核方法。考试及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强 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摆脱以单一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注重形 成性考核,将平时成绩、单元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等以不同的权重计入最 终考核成绩,使课程、教学、考核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并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保证以能力为本位教育 的落实与实现。3、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的结合,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基础课的教学中, 加强与临床学科的有效融合,以临床问题或病例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部分专 业课程开设时间提前,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入学即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医院参 观、见习

10、,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树立职场理念和职业感觉。4、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搭建系统训练学生 专业技能的平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体现“素质与能力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模拟与实训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 结合”。(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 统观念,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专科护 理技能训练、综合护理技能训练平台,突出由简单重复向独立思考转化、由单纯模 拟向综合设计转化,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综合能力。(2

11、)建立实验室训练、岗前培训、技能大赛为一体的实训体系。将实训内容 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单元,根据不同操作设计相应场景,并导入与专业 技术相关的知识点,向学生提出临床易出现的棘手问题,锻炼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与 特殊情况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生产实习岗前培训机制,将生产实习岗前培训提前至 第六学期,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强化技能训练作为进入临床实习的必要条件; 建立“以赛促训”的激励机制,将实验课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岗前培训与技能竞赛 相结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3)实现理论课、实验课、临床见习、生产实习教学系统化。为进一步提高 学生实践能力,打造护理专业特色,对各

12、教学环节进行适当调整、完善与创新,注 重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各个环节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 系,系统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 服务的综合素质。(4)实施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专业技能考核,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 变能力、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训练学生的专业技 能,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护理人才。5、重视护患关系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护患关系的教育贯穿于教学育 人全过程,利用讲座、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能和态度,并 在专业课程开课前,要求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相关技能和与病人、医务人员建立良好 关系

13、,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交流技能。6、开办社区护理方向实验班。为拓宽学生发展空间,重视以社区为基础的初 级卫生保健,加大社区护理学科建设力度,创造条件争取开设社区护理学方向实验 班,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促进护理专业可持续发展。(五)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举措,通过教师进修 和引进人才、制度建设等措施,建设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年龄、学 历与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实现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1、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 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通过临床实践及出国培训等途径,使 之成为视野开阔,

14、在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够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护 理专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学科带头人。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5年内引进硕士及以上学 历教师5-8名。同时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到2015年,在 库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稳定在60名左右,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2。鼓励教师参 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能 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派专业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各 种专业学术会议,聘请国内外知名护理专家来校讲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创新教 师队伍的管理方式与运行机制,实行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轮训

15、制,保证专职教师定期 下临床参与实践,实现教师知识结构与临床护理发展的充分接轨;实行兼职教师以 教研室为单位定期理论培训制,为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支理 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分年度建设计划(专业教师)年 度规模高级 职 称人 数博 士硕 士学 科 带 头人后备学 科 带头人骨干教 师人数2011 年30247103582012 年352571148102013 年402781348102014 年4528815610152015 年503091761015(六)教学条件建设1、实验室建设:(1)加大护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以新临床技能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护

16、 理专业实验室投入,在完善护理学基础与社区护理学技能训练室各种设施设备基础 上,建设临床综合护理技能训练室(内、外、妇、儿)、康复护理技能训练室及形 体训练室等,设立标准化护士站、ICU、高仿真模拟病房、多功能一体化教室,并 配置高仿真模拟实训设备,使护理专业实验室面积达2500 m2,设备总值达500万元, 把护理实验室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技能中心。(2)构建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加强科学管理,使教学、考核、管理智能化。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建设中心网站,并以此为平台,以学生为本, 以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为目标,逐步构建具有护理特色的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硬件系统资源支持,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最终通过网络自由选择实 验项目、安排实验时间等功能,使实验教学管理更加灵活及人性化。()构建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院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要按照人才培养的需求,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 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实验室与临床零距离,搭建满足多层次学习 需要的实践教学训练平台,全方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