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2055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学实验——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观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 江 海 洋 学 院海洋生物学实 验 报 告实 验 名 称 :常见浮游生物综合分类实验指 导 老 师 :赵盛龙专业 :生物技术班级 :A10 生技 1 学 生 姓 名 :张科嘉 35 实 验 日 期 :2012年3月15日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形态学知识,借用检索表分类工具,准确、快速鉴别生物种类,是生物学应用的最基本技能之一。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在复习、巩固已有海洋生物形态及内部结构理论知识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观察特征、分析特征、规范表达特征以及组织特征等能力,训练生物鉴定、分类技巧,提高海洋生物的认知及鉴别能力。实验材料: 常见软体动物、常见虾、蟹类节肢动物。器械及工具:常用解剖工具、放大镜

2、。实验结论:节肢动物:方额亚派种检索表1. (3)两触角直立 梭子蟹科2. (4)有游泳足 细点圆趾蟹3. (1)第一触角横卧,第二触角直立 方蟹科4. (2)无游泳足5. (6) 第三鄂足间有明显的斜方形空隙 天津厚蟹6. (5) 第三鄂足间无斜方形空隙 中华绒螯蟹【中文名】细点圆趾蟹【学名】 Ovalipes punctatus【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额亚派,梭子蟹科【形态特征】头胸甲呈卵圆形,表面隆起。额分4 齿,前侧缘5 齿,末齿不特别大,末对步足指节呈长圆形板状。第二触角基节能动。【生态习性】主要栖息在水深1065 米的泥质或沙质海底。【地理分

3、布】在我国福建至黄海南部等地广泛分布。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中文名】中华绒螯蟹【学名】 Eriocheir sinensis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额亚派,方蟹科【形态特征】 头胸甲略呈方形。螯足掌节密生绒毛。额平直, 具 4齿,额宽不超过头胸甲宽度的1/3 。第一触角横卧,第二触角直立,第3 颚足长节长度约等于宽度。【生态习性】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繁殖;每年67 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地理分布】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中华绒

4、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文名】天津厚蟹【学名】 Helice tridens tientsinensis【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派,方额亚派,方蟹科【形态特征】额区的宽度小于胸甲宽度的一半,额斜向下方,无锋锐的额后脊。头胸甲侧缘平直。第三颚足长节短宽。生活于河口的半咸水泥滩中,其眼下缘上有一列颗粒。螯足长节的内缘有一条角质的隆线,这一隆线在眼缘上摩擦起来,可以发出声响。【生态习性】 45 月间繁殖。穴居河口的泥滩或通海河流的泥岸上。天津厚蟹Helice tridens tientsinensis游泳亚目检索表1. (2)第二腹节的侧甲覆盖于

5、第一腹节侧甲后缘之上,第三颚足46 节, 第三步足不呈钳状 真虾派2. (1)第二腹节的侧甲不覆盖于第一腹节侧甲后缘之上,第三颚足7 节, 第三对步足呈钳状3.(4) 第三对步足不较第一对粗大,雄性第一腹肢具交接器,卵直接产于海水中 对虾派4.(3) 第三对步足中的1 个或 1 对较前两对特别强大,雄性第一腹肢不具交接器, 卵产出后抱于雌体的腹肢间 猬虾派【中文名】口虾蛄【学名】Oratosquilla oratoria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真虾总目,掠虾总目,虾蛄科【形态特征】体不被网状脊突起( 棱) ,第 57 胸节侧突分两瓣。腹部的纵棱不多于8 条。眼柄不膨大,角

6、膜比柄宽。捕肢的掌节呈栉状齿。【生态习性】成体平常穴居于海底泥沙砾的洞中,常摇动腹部的鳃肢,以广水的接触面而营呼吸。【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区和沿岸,一般在560m的水深都有发现,近年来已成为沿海主要经济甲壳类之一。口虾蛄 Oratosquilla oratoria对虾派对虾科检索表1. (4)头胸甲不具纵缝和横缝 管鞭属2. (3)腹节有较深的红色横带 中华管鞭虾3. (2)腹节没有较深的红色横带 高脊管鞭虾4. (1)头胸甲具纵缝和横缝 仿对虾属【中文名】中华管鞭虾【学名】 Solenocera crassicornis【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真虾总目,十足目,对

7、虾科【形态特征】体长28 88mm ,棕红色,上有淡紫色斑点,第1触角鞭、尾节、第16腹节的末缘及各腹肢的颜色较深。腹节有较深的红色横带。【生态习性】喜栖潜于沙泥底内,水流可通过第1触角鞭形成的管道,进入鳃腔,以进行呼吸。【地理分布】分布于东海、南海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中文名】高脊管鞭虾【学名】 Solenocera alticarinata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真虾总目,十足目,对虾科【形态特征】体长41 129mm ,体色橙红色。额角短、平直、下缘突出。头胸甲后脊显著突出,成薄片状,伸至头胸甲后缘,

8、末端处明显下弯。【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水深50100m的外海海域。【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和日本、东南亚、印度等。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中文名】哈氏仿对虾【学名】 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真虾总目,十足目,对虾科【形态特征】额角仅上缘具齿。头胸甲具纵缝和横缝,颈沟、肝沟明显。具触角刺、肝刺、无颊刺,胃上刺有或无。第l 、2步足无座节刺,第五步足具外肢。雄性交接器对称,末端两侧多具突起。【地理分布】分布于南北沿海,资源丰富。【渔业利用】为热带、亚热带近岸浅海区常见的中小型虾类,具有

9、较大的经济价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虾类。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真虾派长臂虾科检索表1.(2)额角发达,上缘基部平直,不具鸡冠状隆起 长臂虾属2.(1)额角细长,上缘基部具一鸡冠状隆起 白虾属【中文名】葛氏长臂虾【学名】 Palaemon gravieri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派,长臂虾科,长臂虾属【形态特征】额角发达,上缘基部平直,不具鸡冠状隆起。头胸甲具触角刺、鳃甲刺,不具肝刺,通常具鳃甲沟。大颚触须3 节。【生态习性】生活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洋中。【地理分布】分布于渤、黄、东海,是中国近海的地方性特有种。葛氏长臂虾Pa

10、laemon gravieri【中文名】脊尾白虾【学名】 Exopalaemon carinicauda【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派,长臂虾科,白虾属【形态特征】额角末端有附加齿,基部的鸡冠部短于末端的细尖部。第二步足的指节长,腕节短于指节。由于腹部的背面具有一条纵脊而得名。【生态习性】繁殖力强,繁殖季节长,从晚春开始抱卵,可一直延续到秋末。【渔业利用】由于生活力强,又易于饲养,是各地养虾池的重要副产品,也是港养的重要种类, 以渤海的产量最大,是我国近海的重要经济虾类。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软体动物头足类头足类检索表1.(2) 八

11、条腕 八腕目2.(1) 十条腕3.(8) 周鳍型 乌贼目4.(5) 内壳后端有骨针 针乌贼属5.(4) 内壳后端无骨针6.(7) 胴腹后端有腺孔 无针乌贼属7.(6) 胴腹后端无腺孔 后乌贼属8.(3) 端鳍型 枪形目9.(10) 羽状角质内壳 大王乌贼科10.(9) 针状角质内壳 ,. 柔鱼科图片参考比较:【中文名】长蛸【学名】 Octopus variabilis 【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 章鱼科 ) 【形态特征】头小,胴部近卵圆形。肉鳍多数退化,少数具耳状中鳍。腕长,8 条,腕吸盘2 行或 1行,无触腕,吸盘无柄及角质环,吸盘不特化成钩。内壳仅存痕迹,或完全退化。一般不具发光器。输卵管 1 个或一对。贝壳退化,体无鳍,腕长,彼此相似。腕间膜一般短小,腕吸盘2 行,少数单行或 3 行。右侧第3 腕茎化,末端呈匙状。鳃发育正常,具内外2 半叶。嗉囊通常发达,有墨囊。胴部呈长椭圆形,无肉鳍。皮肤表面光滑。两眼间无斑块,两眼前方无金色圈。腕长,且长度相差甚悬殊,其中第一对腕最长为第四腕的2 倍,为头胴部的6 倍。腕吸盘2 行。【生态习性】本种为沿岸底栖肉食性种类。冬季,低盐及水温下降时挖穴栖居。【地理分布】我国南北沿岸及苏联、朝鲜、印度洋、地中海、红海均有分布。【渔业利用】肉味鲜美,为大型经济鱼类的钓饵。【中文名】阿根廷滑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