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71867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单 位:新泰汶南二中姓 名:赵万春信息技术教育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浅论21 世纪,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图使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例如,美国自八十年代以来进行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印度经过多年努力,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得到

2、较快发展;欧盟、日本等国相继提出了发展信息技术的目标,以期在新世纪成为信息技术强国,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一、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 1984

3、年题词:“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及“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时代的发展使我们信息技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二、信息化与信息环境要求大力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首要条件是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即为教育改革长期所追求的个别化的、自主的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实施舞台,又使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目标以及

4、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目标能够在新的科技背景下得以实现,同时使学生获得在未来信息社会中的发展能力。教育是培养年青一代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事业。及时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起来,就能使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为此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1 世纪,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青少年学生越来越感受到对原有知识的不满和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渴望,教育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手段怎样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中的学校班级授课的方式

5、进行的。过去,一个人通过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在社会中生存、工作的需求。但现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以实现的。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三、现状与分析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都在大力加强信息技能的培育。其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的思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6、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利用网络教育等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合作研究在我们的许多学校得以很好地探索、实施,展开、深入。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为广大教师接受;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

7、能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与信息意识的水平,提高人的信息素养。但是,目前我们许多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停留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熟练技巧的层面上,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现象尤重。这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要求很不合拍。四、探索与对策怎样来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氛围是我们每个从教者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重视学校信息化氛围的营造在网络与资源建设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在学生活动中营造一个社会信息化环境和校园信息氛围,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而且使整个生活、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信息化环境的熏陶之下,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熏陶的前提条件。

8、2、处理好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网络模式是传递信息的立交桥,网络教育模式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该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更简约、更快捷地传递教育信息,将使现代化教育的社会化、远程化、素质化、数字化等特点更加突出。所以,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丰厚土壤。 3、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营造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指出,21 世纪的教育必将诞生一

9、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其基础与催化剂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出现,电脑、网络,使教育工作既可普及又可实现个别化,可以充分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并使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的个别化教育,从而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标准化、同步化的教育模式,也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教育工作的另一基础将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之上,未来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开发每个人的潜能,称之为开发脑矿。充分开发脑矿,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创造才能充分开发出来,已成为 21 世纪教育的最终目标。每个人的脑矿是不一样的,不能盲目开采,必须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长。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根本。4、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道德新

10、世纪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由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往往会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这是信息网络带给学生最大的危险。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地去疏导,不要一味的去强制压服、打击、讽刺。这是用好网络信息的保证。也是培养信息素养的需要。5、在信息教育的实施中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翻阅我们现在用到的一些信息技术教材,多是单纯对电脑技术的讲解,没有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引导和渗透。没有教材的规范和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文教育工作很难有明确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针对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逐渐完善信息技术教材,充实教材中的

11、人文内涵,使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得以体现。信息技术课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认识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彼此孤立的,信息技术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即科学技术的掌握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的,对于反社会、反人性的利用科学技术的行为要加以识别、摒弃。鼓励学生们通过网络走出校门,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为此我们备课时更要多下工夫,精心为学生选择提供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安全地在互联网里冲浪,领略到网络世界的美景,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青少年的人文修养。这是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进而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途径。 当然我们更需要明确的是: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教育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这一基本点。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反之,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视而不见,仍延用旧有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只能是在减少认知“文盲”的同时,增加新知识的“文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